2018年三四線房子要不要買?

懂你Key

不管在什麼時候買房都是實實在在存在需求,所以在什麼時候都有人會買房的,但是在更多的人看來買房還是要選擇時機的,那麼2018年是三四線城市買房的好時機嗎?

在筆者看來,2018年其實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買房,主要是因為短期內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根據國務院的計劃,在2018年-2020年之間還要完成1500萬套的棚改拆遷,而棚改拆遷一直都支撐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最主要動力,換句話說就是未來的3年裡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另外,就算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出現下跌,但是隻要你能買到那些核心地段的房子,那麼就完全不用擔心房價會大幅度下跌這個問題。當然如果你是買來住的話,那就更加不要考慮這麼多問題。


樓盤網


首先,我先講一下我的判斷標準,套用黑天鵝理論,上漲,快速上漲,快速持續上漲。


第一種情況:這個城市的房價是黑天鵝,買!經濟方面,本身城市的經濟基礎是好的,GDP比較高,生活水平不差,並且有上升空間。產業方面,有穩定的產業基礎,能夠支撐它的經濟發展,最好有實體經濟,咱不說杭州這樣的互聯網城市,畢竟三四線嘛。人口方面,必須要有人口的增長,無論是人口引進,還是人口保留,總數必須是增長的狀況,才可以下手。地域方面,最好是大城市,一二線城市的周邊被輻射的交通便利的城市,不僅有人口外溢,而且發展也會比較迅速。


第二種情況,這個城市的房價是灰犀牛,不買!

具體情況與第一種情況相反。


這裡要重點提一句,第一種情況是有一點滿足便可以下手,第二種情況是均不滿足才不下手。這個邏輯關係我就不細說了,歡迎評論區探討。


斜槓小俠客

這個問題重點,無疑在2018年和三四線城市這個關鍵詞上。2018年由於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挺多外地投資客都會往三四線城市跑。但這個三四線城市可不是指哪個城市都行。只有一部分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潛力是值得肯定和投資的,就是周邊有大城市輻射,享受到大城市的紅利外溢,這類三四線城市在大城市的輻射之下,未來的發展肯定有前景。再來,如果這個城市還有足夠的人口,那麼這個城市的未來發展一定不會差。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倒不應該問2018三四線城市要不要買?而是,2018年三四線城市應該買哪裡!只要找準了有發展潛力的三四線城市,還是可以放心買的!


取名字真的讓我很頭疼

1. 剛需自助

2. 投資

投資的話不建議買,今年房貸利率上調,銀行貸款收緊,嚴查消費貸買房,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國家都說房子是拿來住的,這些信號都表明現在投資房產容易變成接盤俠,如果有閒錢可以做些其它的投資理財。

國家出手干預的事情,肯定是會達到目的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不建議投資房產。


飄在深圳的塵埃

2018年又是房子的一個熱議年,大家很多人似乎都在觀望,因為十九大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話題讓大家覺得房價可能會得到控制,甚至是降到白菜價!

這個是不可能的!畢竟房子的成本價大家都是知道的,地皮價格擺在那裡,修建成本擺在那裡,還有售房成本呢?沒有一樣是便宜的!

至於三線四小城市的房價可能都在去年都有了一定的翻滾吧!不過你說的單位太廣了三四線城市很多的,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但是有一點大家是可以關注的,那就是國家政策,就像我的家鄉,以前的房價才兩千左右,就是因為在那裡規劃了一個高鐵站,並且會向市區修一條快速通道,可能二十多分鐘就可以到市區,就在去年一下子翻了一倍,漲到了四千多,作為一個小縣城來說確實有點高了,這樣的小縣城可能六線城市都不到吧?居然房子都這個價錢了!

其實對於剛需者買房來說,還是看你城市的目前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如果目前還沒有什麼新的政策或者城市規劃發展的話,還是儘快入手吧!畢竟房價目前來說降得可能性不大,頂多就趨於平穩,並緩慢上升,就算沒有國家政策,那不是還有物價在上漲嗎?物價上漲了,房價怎麼可能降呢?

尤其是要用來自住的購房者來說更是要買房趁早啊!你就想著買了就可以少租幾年房了,租房還不是得花錢啊?而且住在自己房子裡,還不用擔心房東漲價,租房子的人都知道隨時房東都可能漲價,還可能讓你搬走,那樣太沒安全感了!

別人的意見都只是建議,重點還是要自己拿主意,畢竟這是一件大事情,不是買棵大白菜,但是你就想著千金難買心頭好,只要買到你心儀的房子,早點有一個自己家,多好,以後就會有一個自己歸宿了,所以說成家立業的成家不是說結婚,而是有一個自己的家!心安才能更好的生活!


芭漁島

關於三四線城市買房,等待升值這個話題,是我跟同事經常聊起的話題,最終的結論,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投資的方向。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這個是國家政策的方向,2018年以來,聽到的越來越多的是限購,限購就導致想投資的人找不到好項目,在房地產火熱的一二線城市找不到投資的路,資金逃離到不限購的城市就是很好的去處。看看目前全國唯一領漲的大連,就是資金流向的典範,大連沒有限購,在全國一二線限購的聲音中,大連是吸引資金的好去處,三四線城市也一樣,在不限購的聲音中,有潛力的城市同樣是熱餑餑。



二、一線二線城市不多,中國人口基數大,只靠一二線城市吸收資金和人力資源,這是非常容易飽和的,看看如今的北上廣深,發展極為迅速。拿北京為例,四環之內幾乎沒有可以發展的房地產地段,說明了什麼,這就是飽和,所以五環外急速發展,最終導致五環外住人,五環內發展經濟,導致交通擁堵,紛紛出現逃離北上廣的言論,這就是一種趨勢,逃離之後去哪裡?二線城市,這才有了武漢、西安等地的崛起,再飽和了呢?自然就是三四線城市了,而且相對於一二線城市的生活成本及經商成本,三四線城市的成本更低,不是每個企業都是世界500強,沒有那麼雄厚的資金支撐,因此三四線城市誘惑力更大,資金紛紛注入,吸引來了資金,自然人就會來,有人就有住房需求,所以是個投資的好去處。



三、一二線城市的成本高,導致人口和資金外流,那人口上流,會流到哪裡呢?有人會說肯定去一二線城市淘金啊,對,但淘金成功的有多少?有幾個王寶強?大部分人口還是接受不了一線城市的消費,退而求其次,比在農村條件好,但又不會差別巨大,選擇三四線城市的人越來越多。

所以,觀察員認為,三四線城市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向。


觀察員說事兒

近10~15年以來,房地產以及房屋本身的巨大升值,使得房地產行業及房產投資成為了熱門話題。題主的問題很有針對性,三個關鍵詞“房子”、“2018年”、“三四線城市”,分別限定了目標、時間和地點三個範圍,那麼我們就從三個方面入手逐一分析:

先看“房產”這個主題詞,政府最近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不是弄來炒的的”的說法,從而定位了房子的“居住”屬性,而不是投資的金融屬性,儘管近十年來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實現了十年十倍的增幅。從這個角度看,自住性的剛需還可以考慮買去,投資性的房產購置就不推薦了。



再說“2018年”這個主題詞,為什麼一定強調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主要是在2017年,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來保障居住屬性的全面迴歸,例如第二套及以上購房的利率提升,“租購同權”政策的提出及配套政策的落實,房屋統計及全國聯網等措施的推進,以及後續可期待的其他政策舉措。可以說,2018年有可能是房地產調整的元年。

最後談談“三四線城市”這個關鍵詞。三四線城市具備的特點是,經濟水平發展一般,人口基本維持持平或流出,本地居民房產擁有率水平高,大量房產為投資客或外出務工人員回鄉購置。這些特點決定了,三四線城市房產“自住剛性需求不高”,人口水平不足以支撐房產業高速擴張,房產變現週期長,投資性房產多容易受金融信貸政策影響。


從以上三個關鍵詞的分析,建議有自主性需求的朋友,可以結合本地區新建方便庫存率水平考慮是當期買入還是暫緩買入;如果是投資性的朋友,在三四線城市就不要考慮買入了。


2018年的胖胖

房子絕對不是理想的投資保值財產,首先房子具有磨損折舊的特點,時間久了房子老化存在安全隱患不便於居住,也就不值錢了。其次如果遇到地震洪水等天災,房子毀壞的損失也是自己承擔。再次萬一發生戰事,你的房子可能被摧毀,或者需要撤離轉移什麼的,你的房子也只能放棄。最後土地使用權只有70年,即便到期自動續期,誰知道70年後政策會怎樣,是不是續期會增加很多條件都不好說。如果不符合條件不能續期,那你屬於無權佔用土地,是可以被強拆的,頂多補償你一些房子材料錢。所以不管房價多少絕對不要把房子作為投資理財品來買。房子只具備最基本的居住屬性,不過現在房子的價格已經遠遠超越了他的真實價值,所以如果有地方住就沒必要跟風炒房,而如果沒地方住的可以先租房,一定要等到房子迴歸本質價格的時候再買。。只要大家都沒人買,哪怕房價漲到天上,也有他重重摔慘的一天。如果你透支下半生財富貸款去買,那你只能和房價一起摔慘,是沒有人同情你的。。


道法自然6868

看一個城市的房子,首先看人口是不是淨流入,其次城鎮化是不是還有比較大提升空間,三是房產庫存的去化水平高不高。

中長期看,我們國家人口逐步倒金字塔型社會結構,全球資產高企和政府進入縮表加息週期的灰犀牛,2018年,2019年,還是建議現金為王。


只道尋常啊

根據我這麼長時間瞭解中國房產的情況,國家要進一步加速實現城鎮化,那麼勢必會出現人口會聚集到一個城市,大部分都會選擇一二線城市,所以一二線的房價不會跌太多,會緩慢上升,再說說三四線情況,主要還是根據國家政策來定,挑一些有潛力三四線城市,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用買房來投資的話,建議不要,有違背國家政策,買了也不太容易回本,只能保值,剛需的話,就不用考慮太多,選擇周邊配套設施好的樓盤,進行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