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用戶63955486472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非常有名,它是對三國態勢的一種假設。意思是說,如果郭嘉要是不英年早逝的話,曹操很可能就實現了統一,三國的局面就不會形成了,就沒有諸葛亮的表演舞臺了。

(郭嘉,影視配圖)

讓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是因為郭嘉在曹操實現北方統一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無人替代的作用。比如袁紹與曹操相爭時,大家都認為曹操會敗,很多曹操陣營的人甚至暗中和袁紹眉來眼去。而郭嘉卻做出了“公有十勝,紹有十敗”的著名論斷,大大地安撫了民心,為曹操打敗袁紹做了很好的輿論準備。比如當劉備來投奔曹操的時候,大家都勸曹操殺掉劉備,只有郭嘉勸曹操留下劉備這個競爭對手,以吸納人才。這一招果然有用,天下人才都雲集到曹操那裡。再比如後來劉備離開曹操,曹操準備與劉備作戰的時候,曹操擔心袁紹會在背後偷襲,郭嘉說不會,袁紹這個人有謀少斷,結果袁紹果然並沒有出手。又比如官渡之戰後,曹操想乘勝追擊,這時候郭嘉說袁紹兩個兒子有矛盾,不用打,他們都會自相殘殺,勸他抓進機會進攻劉表。果然袁紹的兩個兒子互相打起來,一死一逃。這時候,郭嘉又勸曹操先停止進攻劉表,先把袁紹的兒子袁尚幹掉,否則的話,他和胡人聯合起來,會尾大不掉,讓北方不穩。

正是在郭嘉的幫助下,曹操平定了北方。可這時候郭嘉去世了。

那麼,郭嘉如果活著,他能不能幫助曹操統一南方呢?我覺得就算他活著,難度也是很大的。為什麼呢?

(曹操,影視配圖)

一是曹操面對的對手不同。之前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面對的對手是袁紹、呂布、馬騰、北方少數民族等。這些人,無論個人眼光和能力都無法和曹操面對的南方對手劉備和孫權同日而語。曹操在打北方諸侯的時候,這些諸侯嚴格地說,都是一些混世魔王,比如曹操和劉備開戰的時候,最擔心的是袁紹從後面主動出擊打他。但袁紹偏偏不聽田豐的話,就是不出兵,這才給曹操以機會。然後袁紹的兩個兒子沒有趁曹操南下的機會,偷襲曹操的大後方,反而在一邊內訌,這再次給了曹操機會。可以說,郭嘉之所以成功,是他非常瞭解袁紹、袁紹兒子、呂布這些人的弱點,知道他們不會打仗,因此讓曹操打時間差,曹操因此打贏了。

可是當曹操面對劉備、孫權這樣的對手的時候,這兩個人身邊的周瑜、諸葛亮又都是會打仗的,郭嘉還能給曹操出什麼更好的主意呢?

我們可以特別注意一下,郭嘉當初建議曹操不殺劉備,但是後來他又建議曹操要限制劉備。究竟要怎麼限制,他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案。可見,郭嘉其實對劉備也是沒有更好辦法的。

(孫權畫像)

二是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並不是戰略的失敗,而是戰術的失敗。郭嘉是一個戰略大師,他給曹操出的主意,都是戰略主意。但是,當曹操打劉備和孫權的時候,卻並非是戰略錯誤。他該不該發動赤壁大戰。不戰,孫劉會坐大。尤其是劉備,肯定就直取益州了。因此,即便郭嘉活著,也肯定是主張曹操戰的。

曹操赤壁大戰失敗,是沒有水軍,不會水戰。是不耐南方的天氣,瘟疫等流行病爆發。是糧草不足,後勤保障跟不上。這些都是戰術問題,戰備問題,郭嘉應該也是沒辦法解決的。因為從來沒有他解決這種問題的歷史記載。

三是郭嘉如果活著,唯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分化瓦解孫劉的人才。當初能統一北方,郭嘉一直提醒曹操吸納人才。不殺劉備就是吸納人才的表現,也是曹操能夠獲得支持的表現。但是孫劉這邊的人才,能夠被曹操吸納過去嗎?當初孫策打江東的時候,拼的是武力,人心不附。但孫權做主以後,他就特別開明,特別禮賢下士。所以江東的人才都很願意跟著孫權幹。曹操打下來的時候,張昭等人建議投降,但他們從來沒有主動去投降的。

劉備更是一個會吸納人才的人,而且劉備有皇叔的身份,他的人才幾乎沒有去曹操那裡的。劉表的人才去了不少,但他們去了也沒用。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實在有些誇大其詞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郭嘉若生在當代,一定是最優秀的基金經理。本文將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郭嘉的用謀奇駿及其所謂厲害之處。也希望看完本文,大家會覺得經濟學並沒有多麼高深,是值得普通讀者去了解甚至是有趣的。

近年來隨著三國熱的興起,郭嘉被推到了更高的地位,被譽為郭嘉不病死,諸葛不敢出,(郭嘉逝世與諸葛亮出山的年份相同)。郭嘉為什麼會收穫如此巨大的聲望,如果單看《三國志》是很難解釋的。論官職,郭嘉一直都是司空府的屬官——軍師祭酒,十一年沒有變動過,而和他同時為謀士的人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升一次。

在荀彧、賈詡、程昱和荀攸這四個人中,因為荀彧出身士族,官居侍中,尚書令,屬於大漢帝國有數的高官,所以我們不把荀彧作為比較對象;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也屬於士族,後來當到了魏國的尚書令,故而也不予比較;而賈詡情況特殊,是和張繡一起在曹操就要跟袁紹死磕的時候投降過來的,所以賈詡上來就被曹操高官厚祿養了起來,封為九卿之一的持金吾,遙領冀州牧。記得漢光武帝劉秀年輕時候說過:“仕宦當為持金吾”,可見賈詡剛投奔曹操就已經達到了劉秀當年的人生目標了,所以也不用和賈詡比較。

那麼就將程昱的人生軌跡拿來比較一下:

在最初,程昱只是壽張縣的縣令,後來在征討呂布的過程中有功,升為東平國的國相,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迎來漢獻帝之後,以程昱為尚書,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過了六年,升振威將軍。後因為和李典運糧破敵有功,三年後升為奮威將軍,封安國亭侯。

而郭嘉卻做了十一年的軍師祭酒,除了臨死前封了一個侯爵之外,職位一直沒有變動過!

仔細研究郭嘉的行為,不難發現,郭嘉給曹操出主意的時候,往往都是其他謀士或者曹操本人不贊同,或者不大敢於做的時候。其中最驚險,也是對曹魏帝國之基業影響很大的,當屬平滅袁紹諸子之後的遠征烏桓。

當時曹操已經打完了官渡之戰 ,平定了河北,袁尚等袁軍餘部遠竄烏桓,曹軍大部分的將領和謀士都建議到此為止。因為烏桓偏僻,已經差不多到了現在的內蒙古赤峰市境內,對於建都河南許昌的曹操來說確實過於遙遠。尤其是如果主力遠征,劉表等中原諸侯趁虛偷襲了大本營,那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但是郭嘉力排眾議,堅持認為應該除惡務盡,否則養虎為患,曹操的後院將永無寧日。最終曹操也下定決心進行這次遠征。

從河北到內蒙,中間要經過荒涼的戈壁,郭嘉又建議兵貴神速,不如讓步兵殿後,曹操率領精銳騎兵,輕裝偷襲烏桓單于的王都——柳城。當日夜兼程,疲憊不堪的曹軍翻過白狼山的山頭,向下一看,卻看到了嚴陣以待、已經集合完畢的烏桓和袁軍餘部的大軍。

正當曹軍上下面面相覷的時候,張遼挺身而出,一馬當先率領先鋒部隊直衝單于中軍!戰鬥的過程史書上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但是可想而知,數萬大軍在漫天黃沙的戈壁中拼死相鬥的場面,是何等的慘烈悲壯!

幸而,烏桓的軍隊終究沒有曹軍精銳,還被曹軍佔了地勢上的便宜,此戰曹操大勝,胡漢降者二十萬 ,繳獲不計其數。烏桓族就此滅族,終魏之世,北疆寧靜 。

事後曹操想起這件事情,也後怕不已,回來以後就重賞了那些勸阻自己北伐的官員,說自己是“乘危以徼倖”,故而“不可以為常”。

通觀《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郭嘉所出的主意基本都是這樣“非主流”的路數。郭嘉其人也比較不羈,不治行檢,經常被怪老頭陳群給舉報,不過曹操一般都在中間和稀泥。

這種反主流意見的行為,在職業關注類的經濟學文獻裡叫做反抱團現象(Anti-herding),更多是用來形容金融公司裡職業操盤手們,有意與其他多數同行選擇不同的投資組合,或者賭同一只股票不同漲跌的行為。

這種行為的邏輯是,在迷宮的十字路口,當大多數人的意見是向左走的時候,普通人即便自己認為應該向右,最終也只能選擇向左,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力心知肚明,認為大多數人的意見更可能正確——這也是從眾心理的一個經濟學解釋。

但是,當一個判斷力足夠強的人出現時,會堅持自己的意見向右,如果最終向右走又恰恰是對的,那這個人必將獲得巨大的聲望。從事前的角度看,排除“憤青”的可能,只有棋高一著的人才會堅定地堅持著與其他人相反的意見,表現出一定的反抱團傾向,所以“力排眾議”本身,其實也是思維敏銳的體現。

(《三國機密》裡的郭嘉貌似是影視劇裡最帥的郭嘉)

而郭嘉的主意幾乎個個如此,聰明固然是聰明,但是用來處理日常庶務,就未免有些格格不入了。

曹操還是很有知人之明的,謀士中的穩健派,比如荀攸和程昱,曹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地方實務,或者進入中央系統做行政工作;而郭嘉這樣用謀奇峻,反抱團傾向過於明顯的人,就一直安排在自己身邊做首席軍事參議,可謂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而郭嘉也盡心盡力出謀劃策,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唯一可惜的是,郭嘉如果生在當代,那會是無數私募基金爭搶的基金經理,可惜早生了兩千年,在一個沒有股票、沒有期貨的年代,曹操再知人善任,又能如何?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這雖然有一些誇張成分,畢竟人死不能復生,三國也沒有郭嘉真正的,參與過對峙。但是,郭嘉確實洞察力極強,每次進言沒有不說中的,深受曹操器重。郭嘉厲害的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一,與曹操“一見鍾情”。

曹操心腹謀士荀彧推薦郭嘉的時候,曹操與郭嘉交談很久,像極了三顧茅廬時的諸葛亮和劉備隆中對。交談完,曹操讚歎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曹操則對,郭嘉則感嘆說:“真吾主也。”

二,郭嘉敢說真話,曹操深信不宜。

曹操這個人生性多疑,一般人甚至自己的心腹謀士都不太相信,但是他唯獨姓郭嘉。郭嘉也是一個敢於說話之人。每當曹操猶豫不決的時候,郭嘉總是站出來,給曹操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公元198年,曹操攻打呂布,半年無果,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郭嘉勸曹操急攻曹操,聽取郭嘉建議以後,果然擒殺呂布。


官渡之戰,曹操袁紹對峙,劉備一直在曹操後方騷擾。郭嘉對曹操說可以先打劉備。曹操煩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在郭嘉建議下,揮師攻打,果然抓住了劉備的妻子,擒拿了關羽。最後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還有公元207年,曹操攻打袁尚,袁尚如喪家之犬敗逃。所有的人都認為曹操沒有必要再勞師遠征的時候,郭嘉卻認為應該稱乘勝追擊。這樣一勞永逸,邊境安定。果然曹操擊敗了袁尚,安定了遼東邊境。


三,英年早逝,託孤成憾事

攻打遼東回來的路上,郭嘉病逝,曹操失聲痛哭,對荀彧說:“你們都和我差不多的年紀,只有奉孝是年輕的,等到天下大事安定的時候,我還想要將身後事託付給他,但是沒想到他在巔峰之年就夭折了,這是命運嗎?”曹操兵敗赤壁的時候,又感嘆道:“如果奉孝還在,我不會讓我落到這個地步。”因為曹操的跟隨的謀士徐庶不說話,荀攸跟沒跟還是個疑惑。賈詡,程昱在曹操赤壁之戰前是建議他先修養的,但是曹操不聽啊。他們沒有郭嘉的地位。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要了解郭嘉,先了解他的事蹟。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可見史書對其評價之高)

 三國爭雄,英雄輩出。對於各路英雄來說,擁有高明的謀士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諸葛亮一出山,劉備就時來運轉,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成功,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與之相反,曹操集團卻因為一個人的早逝而開始走下坡路,並最終導致曹操統一中國的理想沒能實現。毛澤東曾對此人大為讚賞,稱讚他“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他,就是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之一。曹操曾多次講過,自己百年之後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否則,他在歷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環絕對可與諸葛亮相媲美。

郭嘉早就探查出劉備必是雄主,但就因為曹操未聽郭嘉之言而放走了劉備。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並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197年,當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能團中的核心地位。198年9月,曹操採納郭嘉之謀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這時,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果然於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殺呂布。

  一般情況下,曹操對郭嘉是言聽計從的。但只有一次,他沒有聽從郭嘉的意見,結果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那就是在199年放走了劉備。劉備投靠曹操後眾人一開始都建議殺掉他,以絕後患。唯有郭嘉同曹操意見一致,認為劉備不能殺。郭嘉的本意是讓曹操對劉備實施軟禁。因為如果殺了劉備,必然給曹操帶來不好的影響,斷絕人才之路。雖然不能殺,但也絕不可以放。但曹操對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以致鑄成大錯。在曹劉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擔心曹操猜忌,便想伺機脫離曹操的控制。劉備假稱趁袁術潰敗,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這時,恰好郭嘉不在身邊,曹操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待郭嘉回來,得知此事後馬上說“ 備不可遺也”。曹操當時也後悔了,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來不及。果然,後來劉備踞有徐州,開始對抗曹操。

 

官渡之戰

200年,曹操大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曹操擔心劉備突然發難,在背後捅上一刀。正面的強敵已難於應付,曹軍還能不能分出兵馬迎擊劉備呢?郭嘉偏偏說“可以”,而且事不宜遲。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情況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就已被擊敗。也是在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之時,又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傳到曹營:江東豪傑孫策,準備發兵偷襲曹操位於許都的根據地。孫策驍勇善戰的名聲當時正在中原大地上檔檔作響,這位將門虎子藝高膽大,完全繼承了其父孫堅的好鬥氣質。此前,他以所向披靡之勢,在富饒的江東四面作戰,一舉莫定了雄厚的基業。與袁紹相持中已經處於劣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而一旦許都失守,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這是曹營中人心最為動亂的時期,不少人開始暗中向袁紹獻媚,準備為自己留條後路。當時,曹軍中與袁紹私下有書信往來者很多,官渡之戰後,在袁營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敵竹簡。在此緊急關頭郭嘉居然提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見解“明公曹操根本沒必要抽出兵力去保衛許都,因為孫策來不了。”郭嘉說“孫策剛剛吞併江東,所殺的都是英雄豪傑。而孫策本人又輕率疏於防備,雖然擁有百萬之眾,但和孤家寡人無異。我看他必然死於刺客之手。”後來孫策果然因三名刺客為主人報仇,中毒箭而亡。這或許是巧合,但確實為郭嘉的神機妙算添上了一筆。

郭嘉

  203年,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 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雖是長子,但袁紹更喜歡袁尚。袁紹一直為傳位給哪個而猶豫,以至於在撒手人寰之際才草草決定讓三子袁尚接位,長子袁譚對此一直心存不滿。如果我們攻打,他們一定會聯合抗擊,如果暫緩用兵,他們一定會爆發內訌。”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得既輕鬆又順利。


淘戰史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人”。郭嘉最開始在袁紹手下,後來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大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對於郭嘉有如下記載:

年少有識,袁氏難興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就很有見識,預見到東漢末年將天下大亂,便在自己弱冠之年,選擇了隱居,結交天下豪傑,不與世俗之人交往,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郭嘉的存在。



在二十一歲的時候,郭嘉去見“四世三公”的袁紹,他對袁紹身邊謀士郭圖和辛評說:“明智的人都能夠謹慎周全的衡量他的主人,凡事都有周全的謀劃,從而可以揚名於世。我看袁公只是想效仿周公禮賢下士,但是不懂得如何使用人才;喜歡思考很多方面,但是抓不住重點;喜歡謀劃事情,但是不能決斷;想要和這樣的人同心同德,挽救國家危難,成就霸業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說完之後,郭嘉就離開了袁紹,一直在家賦閒了六年之久。

明主能臣,相得益彰

建安元年,曹操的重要謀士戲志才去世,曹操便寫信給荀彧,讓他為自己推薦謀士,荀彧就把自己的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和郭嘉秉燭長談,討論完之後,曹操大喜說:“能幫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十分興奮的說:“直到今天,我才遇到自己真正的主人!”從此,郭嘉成為了曹操的軍師祭酒,為曹操出謀獻策,忠心輔佐明主成就霸業。

郭嘉善於利用人性的弱點,通過對於天下群雄的分析,準確的找到他們的弱點,為曹操實行精準打擊奠定了基礎,往往達到一擊必中的效果。

十勝十敗,立論有據

建安二年,曹操在宛城為張繡擊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曹操正擔心自己的實力,不足以與袁紹爭雄的時候。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郭嘉一連舉出了十個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有理有據,不僅振奮了曹軍士氣,同時也為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確立了自己在曹操的智囊團裡的核心地位。



不殺不放,操控有度

建安三年,劉備為呂布所破,投靠了曹操,程昱建議曹操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猶豫不決,便去問郭嘉的看法,郭嘉說:“您首創義兵,以有道伐無道,招攬天下英雄,切不可因為殺劉備一人,而寒了天下英雄之心,劉備末路時投靠您,你如果殺了他,就會揹負不義之名,危害您在四海之內的聲望,明公不能不查!” 曹操也很以為然,因此就不殺害劉備。


但是,郭嘉也認為劉備有大志,且關羽、張飛皆萬人敵,必然不會久居人下,因此建議曹操軟禁劉備,但是曹操也沒有采納郭嘉的建議,為了讓劉備歸附於自己,對劉備更加親近。

一鼓作氣,剿滅呂布

同年九月,曹操攻打盤踞徐州的呂布,曹軍先攻破了彭城,而後擊敗呂布,將他困在了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曹操打了大半年也不能攻克,便打算退兵回去。 這個時候郭嘉用項羽的例子,去勸諫曹操說:“有勇無謀的人,在氣竭力衰的時候,很快就會滅亡!”曹操於是加緊進攻,並決堤水淹下邳,擒殺了呂布,消滅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心腹之患,無謀之人

建安四年,劉備趁袁術北投袁紹,向曹操請令去截擊袁術。這個時候,恰逢郭嘉和程昱都不在曹操身邊,曹操便派劉備出征。郭嘉回來後,對曹操說:“放走劉備,會生出變數!”果然劉備奪取下邳後,便舉兵對抗曹操,曹操才悔恨自己不聽郭嘉之言。

建安五年,曹操為了避免自己以後和袁紹決戰時腹背受敵,決定先對付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 大家都擔心袁紹會趁機來犯,只有郭嘉說袁紹其人多謀無斷,不用擔心。現在劉備在徐州立足未穩,正是擊敗他,解除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曹操因而堅定了信心,一舉擊敗了劉備,還俘虜了關羽以及劉備的家眷。果不出郭嘉所料,劉備被擊敗的時候,袁紹還沒有任何反應。

無防不備,孫策授首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進入關鍵時刻時,傳來了孫策準備偷襲許都的消息。此時,曹操在與袁紹的對峙中處於劣勢,根本沒有辦法分兵對抗孫策,因此十分憂慮。 郭嘉說不用擔心,孫策這個人雖有百萬之眾,但是輕率不善於防備,必然為刺客所害。不久之後,就傳來了孫策尚未渡江,就被許貢門客刺殺的消息,和郭嘉所言完全一致。

退兵為餌,離間之謀

建安七年,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去世,曹操率軍進攻其子袁譚、袁尚,連戰連捷。諸將均表示要繼續進攻,徹底將其消滅。而在此時,郭嘉卻力排眾議出了一條奇謀,指出袁譚、袁尚貌合神離,如現在停止進攻,其必然發生內亂,為我所破。 曹操於是撤軍作出進攻荊州的樣子,果然不久之後,袁尚、袁譚互相攻伐,曹操立刻揮軍攻擊,結果一死一傷。

兵貴神速,借刀殺人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此時,諸將皆說劉備的荊州做大不可不防,建議放棄追擊以防劉備。而郭嘉卻說,劉備儘管勢頭很好,但是有劉表牽制,並沒有大的作為。袁尚、袁熙才是心腹大患,此時應該窮追猛打,不給其喘息之機,一舉消除北方的隱患,從而奠定明公北方霸主的地位。

兵貴神速,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精兵簡從,以最快的速度奇襲烏桓,一舉擊殺蹋頓,袁尚、袁熙投奔了遼東的公孫康。 曹操採納郭嘉的謀略,終於徹底平定北方,佔據黃河以北的全部地區。但在從柳城返回的途中,郭嘉染病不久去世。不過利用郭嘉臨終前的奇謀,曹操假借公孫康之手,除掉了袁尚和袁熙,徹底平定了北方。



郭嘉作為曹操的重要謀士,算無不中,謀無不應,因為年紀很輕,曹操曾一度想將自己身後之事託付給郭嘉,認為其是自己身後的託孤之臣,可惜郭嘉英年早逝,讓曹操不勝惋惜。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要回答此問題,我們先來了解郭嘉究竟是何人?

郭嘉,字奉孝,穎川人士,曹操帳下第一謀士,在曹操之前,他曾在袁紹軍中效力,但沒待多久,就發現袁紹此人難成大業,於是,遂然離開袁紹,後來經荀彧推薦,轉投曹操麾下。史書稱郭嘉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讀過三國史或看過三國影視劇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擁有一位出色的謀士,對各路英雄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例如諸葛亮於劉備,郭嘉於曹操。在諸葛亮沒有投靠劉備之前,劉備完全處於劣勢,在得到諸葛亮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一方諸侯。對於郭嘉也是,當郭嘉早逝後,曹操痛哭流涕,而當時曹操的第一反應就是:沒有奉孝君,何來孤以後的雄圖霸業。

那郭嘉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1、擁有超常眼光,可辨識未來。

郭嘉曾在好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為“天下英雄”。他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厚禮待之。但沒多久,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難成大業。於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幾年過後,荀彧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郭嘉比曹操小21歲,但對曹操的宏圖偉志似乎瞭如指掌。當曹操就天下形勢向郭嘉問計時,郭嘉一語道破要害,建議曹操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先消滅呂布。這樣不僅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曹袁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


而且郭嘉也曾有過對於謀士的一個評論:戰爭如同下棋,無法提前預知對手的戰略部署,而熟讀兵法只是入門,軍師的優劣在於臨場應變。曹操曾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於是,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事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2、神機妙算的能力

在郭嘉輔佐曹操這些年中,曹操對郭嘉是言聽計從。但唯有一次,他沒有聽從郭嘉的意見,結果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劉備投靠曹操後,眾人一開始都建議殺掉他,以絕後患。唯有郭嘉同曹操意見一致,認為劉備不能殺。郭嘉的本意是讓曹操對劉備實施軟禁。因為如果殺了劉備,必然給曹操帶來不好的影響,斷絕人才之路。雖然不能殺,但也絕不可以放。但曹操對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以致鑄成大錯。在曹劉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擔心曹操猜忌,便想伺機脫離曹操的控制。劉備假稱趁袁術潰敗,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這時,恰好郭嘉不在身邊,曹操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待郭嘉回來,得知此事後馬上說:“備不可遣也!”曹操當時也後悔了,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來不及。果然,後來劉備踞有徐州,開始對抗曹操。

3、官渡大戰

200 年,曹操大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曹操擔心劉備突然發難,背後受敵,曹操詢問郭嘉該當如何?郭嘉回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曹操聽取郭嘉的建議後,舉師東征,大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而袁紹大軍果然如郭嘉所料,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雖是長子,但袁紹更喜歡袁尚。袁紹一直為傳位給哪個而猶豫,以至於在撒手人寰之際才草草決定讓二子袁尚接位,長子袁譚對此一直心存不滿。如果我們攻打,他們一定會聯合抗擊,如果暫緩用兵,他們一定會爆發內訌。”果不其然,沒多久,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得既輕鬆又順利。

總結: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就這樣,一個曠世奇才如流星一般隕落了。當時,曹操痛哭失聲。這一年,是公元 207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兩位重量級謀臣郭嘉和諸葛亮擦肩而過,郭嘉撒手離去,諸葛亮卻正式出山。正是這一去一來,改寫了三國的歷史。郭嘉病逝後,曹操親自來到他的靈堂,悲痛不已。曹操更是表現出無限的哀傷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寒舍閱獨

郭嘉固然是曹操重要的謀士之一,至於說郭嘉不死就沒有三國,是不是有點誇大?還是有很大爭議的。

之所以人們常說郭嘉不死,就沒有三國,多是因為三國演義中曹操的赤壁之戰後的一場痛哭,赤壁之戰,曹操敗於孫劉聯軍之手,80萬大軍灰飛煙滅,又被周瑜等人窮追猛打,差點連老命都賠了,回到許都想起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帝王的夢想也就此破滅,不由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於是大哭,在她的哭喊中,卻只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郭嘉郭奉孝,朝朝哭喊著說,如果郭奉孝這個人在的話,不會讓我有這麼大損失的。

這應該是曹操認為,如果郭嘉在的話,應當可以識破周瑜的計謀,避免赤壁的慘敗,而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沒有失敗反倒勝利的話,那麼曹操基本上就可以一統天下了,因為這時候曹操的勢力就可以據有中國北方和南方,其他地方的勢力都不足以挑戰他,那麼他就沒有什麼顧慮了,所以他一統天下之日,就是他謀朝篡位,登基稱帝之時,所以赤壁之戰的失敗是最讓曹操後悔的一件事情,然而他卻認為,如果有郭嘉在的話,那麼他就不至於失敗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曹操說的話真能如此,那麼的確是這樣的,因為如果曹操赤壁之戰勝利的話,江東孫權首先被滅,劉備即便有諸葛亮相助,也難以撼動曹操的勢力,三國也就不再出現了。

不能否認郭嘉是一個出色的謀士,也許曹操比較瞭解他,但是歷史記載他對曹操勢力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卻並沒有那麼大,與袁紹交戰前,他曾經獻計獻策,但也只是增長了曹操的信心而已,曹操北征烏桓,郭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那卻是一步險棋,弄不好會把曹操的所有家當都賠上,曹操後來想起來都有些後怕,因為郭嘉助曹操北征烏桓的時候,實際上有好幾路諸侯都可以襲擊許昌,然後與烏桓等勢力前後夾擊,讓曹操一敗塗地,而且雖然郭嘉主張輕騎突進,以求打烏桓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匆忙趕到後,卻發現人家正列陣以待以逸待勞,幸虧當時曹軍的戰鬥力比較強才最終取得了勝利,所以曹操每次想起來都有點後怕,認為此舉純屬僥倖。



所以所謂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山,三國不出現,並沒有什麼歷史記載能證明,我們只能從曹操對郭嘉的偏愛和信任上去判斷。


科普頻道

諸葛亮的隆中對,未出茅廬便天下三分,你覺得是諸葛亮一人之功嗎?

是天下大勢,諸葛亮促成三足鼎立

那是順勢而為。

也正如三國殺裡的諸葛亮的那句話

知天易,逆天難。

諸葛亮近乎全才,精於內政,軍事方面更是把十倍於自己的魏國,當世名將司馬懿打的左支右絀。

順便兼職發明家和外交。

就這樣,最後也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上將星隕落。

郭嘉,不會帶兵,只會出謀劃策。

一個謀士,在三國這樣名臣大將多如狗的年代裡,想要逆轉乾坤,你覺得可能嗎?

郭嘉,歷史上並沒有令多少人因為他的早死而扼腕嘆息,反而如今各種吹郭嘉。

說到底,還是沾了《三國演義》的光,和早死的便宜,還有曹操的那句:

“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不能單獨列傳的郭嘉,不過是史書上的寥寥數筆罷了,周世宗比他厲害了多少,也沒見多少人為他扼腕嘆息,為什麼?

因為沒聽說過啊。

因為早死,所以在這個網文盛行的年代裡,他可以有大筆的空間可以去揮灑,當然宇宙戰神郭奉孝就這些作者筆下勾勒出來了。

在當今一言不合就屠城的曹操,成了英雄,而一生仁義的劉備卻成了虛偽君子。

可真是,好人九九八十一難方成佛,惡人立夏屠刀便是佛。

因此曹操的一句話,便讓郭嘉扶搖直上,南打大漢丞相諸葛村夫,北踹粉紅女孩司馬懿,可真是算無遺策郭奉孝。

厲害厲害!

最後,什麼叫英年早逝天妒英才?

霍去病這樣的,及冠之年便封狼居胥的一代軍神算的上。

火燒赤壁周郎名震天下的周公瑾算得上。

能接手漢武帝窮兵黷武的爛攤子,並把西漢王朝推向頂峰的漢昭帝劉弗陵算一個。

軍功赫赫的有為之君周世宗柴榮算一個。

郭嘉?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我們來看看郭嘉都有哪些厲害的事蹟!

郭嘉先是投奔的袁紹

郭嘉出身於潁川,最開始的時候,是袁紹那裡,到了那裡,跟袁紹相處了一段時間,郭嘉對辛評,郭圖說,袁紹想得太多卻不得要領,喜歡多慮卻沒有決斷,這樣的人很難一起稱霸天下呀,於是離開了袁紹,然後就在家賦閒了六年。

荀彧推薦給曹操

建安二年,曹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荀彧就推薦了郭嘉給曹操,兩個人聊了之後,曹操說,能幫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呀,郭嘉離開營帳之後,很開心的說曹操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呀(怪不得曹操會很喜歡郭嘉,這個捧人的水平確實很高)


之後,郭嘉就當上了曹操給他的軍師祭酒這一職務了,一直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出謀獻策。

郭嘉的十勝十敗。

曹操很擔心自己提不過袁紹,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之說,認為曹操必然會打敗袁紹的的。但很顯然郭嘉的十勝十敗與荀彧的四勝四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道他們私下有沒有討論過。

郭嘉建議曹操軟禁劉備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被呂布所打敗,跑過來投奔曹操,程昱向曹操建議要殺掉劉備,曹操就來問郭嘉的意見,郭嘉認為,劉備有好名聲,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投奔我們,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如果我們殺了他,那麼後面誰也不敢來投奔我們了。

曹操自己也不想殺劉備,所以就決定不殺劉備了,但郭嘉認為,劉備有關張這兩個萬人敵,又有民心,肯定不甘在人之下的,所以我建議把劉備給軟禁起來。但是曹操覺得軟禁劉備也不合適,所以沒有聽郭嘉的話。

郭嘉助曹操拿下呂布

曹操出兵攻打呂布,最後圍困於下邳城,呂布一直堅守不出,所以兩軍打了大半年,曹操打算放棄,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對曹操說,我們再加把勁,就能拿下呂布,果不其然,最後用水計淹了下邳城,抓獲了呂布。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劉備主動請求去打袁術,剛好程昱和郭嘉不在,曹操就同意了,等到了程昱和郭嘉回來了,一聽說這個事情,說,您放走劉備,肯定會出問題的,可惜,劉備已經拿下了下邳城,曹操就很後悔。

勸說曹操不管袁紹擊敗劉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打算先把徐州的劉備解決掉,但又擔心袁紹出兵來偷襲許都,郭嘉就跟曹操說,袁紹這個人優柔寡斷,肯定不會及時出兵的,到是劉備,我們趁他拿下徐州沒多久,趕緊擊敗他,打完了,再立馬回來,這個才是萬全之策,果然,曹操大敗劉備,袁紹都沒有反應過來。

預測孫策會被刺殺

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有一個消息傳來了,說孫策打算來偷襲許都,很多人就很擔心,就暗地裡跟袁紹偷偷來往。郭嘉這個時候,就跟曹操說,不用擔心,孫策在平定江東的時候,殺了很多江東豪傑,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孫策這個人又疏於防備,我認定孫策肯定會死於刺客之後。

果然,孫策還未渡江,就被許貢的刺客所刺殺(這個只能是巧合吧,或者刺客就是郭嘉派的,否則他只算出會有刺客,但哪裡可能知道是什麼時候呀)

建議假裝打劉表,讓袁譚袁尚內鬥

建安七年,袁紹病死,很多人建議曹操繼續北進,再接再厲,郭嘉認為,可以假裝打劉表,讓袁譚袁尚兩個人內鬥,果然,袁家兄弟內鬥厲害,曹操就乘機北上,各個擊破。袁譚戰死,袁尚逃跑了。

建議曹操北征烏桓,郭嘉中途病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很多人反對曹操打烏桓,郭嘉就力勸曹操要北上烏桓,這一戰打得極是艱難,無水,無糧,還迷路了,最後艱難的打贏了烏桓,而郭嘉也在此役中病死,曹操回來之後就大賞那些勸自己不要打烏桓的人。

我們看看郭嘉的整個事例,陳壽給郭嘉的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那就是在曹魏的謀士裡面排名第五。前面三個是荀彧荀攸賈詡,第四個是程昱。至於跟諸葛亮相比,就差得遠了!


歷史簡單說

我也認為如果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智謀不在諸葛亮之下。

郭嘉在大戰略上看的很遠,這點曹操集團中荀彧程煜都遠不及他,尤其是對如何處置逃往遼東的袁尚袁熙,郭嘉的建議可以說非常高明,不僅使曹軍免去了一場遠征,而且還沒和遼東結仇,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啊。

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如果郭嘉沒死,曹操決不會有赤壁之敗,雖然說當時曹操連戰連捷後已經自我膨脹的很厲害,但是因為有郭嘉在,曹操在赤壁就不會犯錯誤,黃蓋的詐降計郭嘉肯定能識破,同時曹操也不會有蔣幹盜書曹操也不會斬了懂水戰的蔡瑁張允,如果排除了這些不利因素,諸葛亮也無力迴天。

要不說有句古話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