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文科生越來越少?

577149781

現在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對於理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靈活的學科,在現在大多數的父母眼裡只有腦子笨,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才會學文科(不過在我的眼裡還是很佩服文科生的,她們絕對不是別人說的那種人)。



至於現在文科生的減少我大概總結了幾個觀點:

  1. 被父母的意見所左右,不能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學的科目。
  2. 自己本身的記憶力很強,對於文科的掌握能力比理科強,比較感性,喜歡政治、歷史這些背誦的科目。

  3. 在報考大學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據我所知大學裡理科能選的專業比起文科來說要多的多,而且有些專業已經明確規定不招文科生,就是說如果你選了理科的話,報大學的時候不僅可以報理科專業,文科專業也有很多的選擇。
  4. 現在很多學校是很重視理科的(比如我的高中),這就造成了輕視文科的情況,很多學生認為會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選擇了學校教得更好的學科。




我總結大概的就是這些,不知道大家覺得還有什麼導致文科生五越來越少的原因呢?

油條學姐

不請自來,我對題主提的問題也很有感悟,先說一個略感悲傷的故事。

現實生活中,文科生相對理科生來說,確有很多劣勢:

1、就業崗位比理科生少的多。

2、工作晉升空間少

一些文科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但是工作後發現,受專業限制,文職類的工作晉升空間有限,畢業多年,還是在最基層的崗位,想轉管理崗也是難上加難,文職類工作通常一個單位就那麼幾個人,少的可能就一個,你要是升上去了,單位必須得花錢重新招聘填你這個坑,時間久了,夢想也被磨滅了,最終習慣了得過且過的日子。

3、待遇不高

待遇不高的原因第一部分是受工作晉升空間影響,現在很多單位的薪酬都是跟崗位掛鉤的,崗位上不去,薪酬當然也上不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科生能接觸到的兼職也很少,創造額外收入的機會也不多。


飛翔的土木人

確切的說,是文科生男越來越少。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社會需求和價值不是太大。現在社會更直接高效,相對而言理科生比較吃香一些,而對文科生比較冷淡,特別是對文科男更是寧缺毋濫。比如社會招聘工程師,技術工很多,而對文員較少,而且限制性別女,男的一邊佔。



3.單一的文科生男就業前景堪憂。單一的文科生無法適應現在社會,比如一個文案文科生可能文筆好點但是拖沓,加之不懂營銷或者美圖的一些技巧,顯得很生澀,乾巴巴的。不要說讀者不會喜歡,自己也覺得枯燥,根本不會有曝光。一種技能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趣味需要和視覺感,因此文科男必須轉型多技能綜合性人才。


4.文科生本來有“文人相輕”的臭毛病。都是文科生,何必互相嘲弄,其實嘲弄的是自己。選擇文科生,尤其是男生,總覺得很自卑,很沒臉面,覺得自己沒有用處,沒有出息。加之各個專業的排擠,文人相輕,使文科生男更加墮落。


寒門小子

題主所說的現在文科生越來越少,不是普遍現象吧,這要看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強校還是弱校,我覺得在城市或生源素質較好的學校,更多的學生更願意選擇理科,造成文科生越來越少。而在農村生源質量較差的學校,

學文科的比例比以前有增多的趨勢。

我生活在一個農村縣城,八十年代中期讀的高中,當時我們學校文理分科後,理科生與文科生的比例大約是3:1,而現在我們縣城的高中文理分科後,理科生與文科生的比例大致相當,有的年份文科生人數竟然超出了理科生。我考慮原因是,以前本地學生基本不外流,高中的生源整體素質較好,而近幾年由於種種原因,好多成績優秀的初中學生選擇了去外地所謂的教育強校讀高中,導致本地高中生源質量嚴重下降。



對於這個現象,我曾經在本地學生中進行過初步的調查,大部分文科生反映自己的數理化知識在初中時就掉隊了,久而久之就對之失去了興趣,比如好多學生的物理成績最多就是二三十分,而文科的政史地學科只要記一些重要知識點,還能湊合學下去。所以到了高中,因為理科底子差,就被迫選擇了文科。他們也知道學理比學文就業面更寬,理工科高校錄取率更高,但只能如此了,否則跟不上班。我們知道,要想學好理化,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一般要比學政史地付出得多,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當今一部分孩子從小缺乏吃苦耐勞精神,不願鑽研理化,而由於溺愛,家長處處依著孩子,缺少對孩子的正確引導,聽之任之。

而每到高考季,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們知道理科院校和專業的招生計劃多,錄取量大,多數理科生得以順利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和專業,而文史類院校的招生計劃比例卻遠遠低於理工科院校,專業的選擇也有限,使得更多的文科生不能考取理想的院校和專業,實在令人可惜。

其實,我國目前走的是科技強國之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純文科人才的需求相對較少,所以還是建議更多的生源較差的地區的高中學子能正視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文理科,並儘可能選擇理科,儘早克服畏難心理,家長要適度引導,從初中開始努力學好數理化知識,最終成為國家急需的科技人才,助力實現中國夢


中原流風遺韻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哪裡是現在流行的話?你問問現在七十歲以上的大學生,他們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順口溜?民間還有一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理科文科都一樣!不學無術者,學文學理都害怕!

我們不妨來看看校友富豪榜: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6名的人民大學以文科為主,比好多傳統工科為主的學校出的富豪還多。同時我們也可看出,全國名牌大學,出的富豪比例較大,它們多半是有文有有理的綜合性大學居多,你可以到富豪中查一查,裡面文科人數也不少,況且每年大學畢業生中,文科人數比例也不大。你學文也好,學理也罷,到一個不理想的學校混日子,無論學文理,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試問清華、北大的文科比不上一般大學的理科嗎?三類普高中,學理科的也不少,他們都是人才嗎?省重點高中文科重點班,學文的都是笨蛋嗎?

只要學習差,學理也害怕。學文成績好,錢途也不差。學業有成者,工作頂呱呱。無論學文理,不能做學渣!


亭亭玉立104648451

現在很多高中學校內,文科生明顯少於理科生,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1.文科生錄取的高校少,很多高校只錄取理科生,使得文科生高考後不好報考。

2.文科生錄取的專業也一般,大部分文科專業不如理科專業。

3.文科生大學畢業後,就業面比理科生窄。很多企業只招收理科技術人才。

如此一來,很多家長就不敢讓孩子學文,讓孩子學理,將來學些技術,好就業。


改林5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