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湖北的宗教胜地向有“东禅西道”之说,即所谓的“问道武当,求佛黄梅”之言,其中“禅”说的是黄梅禅宗文化;“道”说的是武当山道教文化。

黄梅是中国禅宗文化发源地,禅宗文化也由此滥觞,甚至有“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在黄梅,诞生了“农禅并重”、“顿悟”等理论,倡导和确立了“东山法门”,从而奠定了黄梅由印度禅演化为中国禅的重要地位。中国佛教六个祖庭,黄梅有两个:四祖寺、五祖寺;佛教六位祖师,四位在黄梅,除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在这里继承衣钵,三祖(僧璨)也在黄梅修行过。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东汉之际传入湖北,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鄂州译经、襄阳奠基、玉泉立宗、荆州弘扬、禅起蕲黄”的弘法途径。

最早记载佛教在湖北的是:三国吴黄武三年(224年)印度梵僧维难带着《法句经》来武昌(今鄂州市)传译经文和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印度僧人竺法自洛阳到江陵(今荆州)宣讲佛教。及至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著名高僧道安法师应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襄阳人)之请带领400名弟子南下襄阳讲经传法,并确立戒规,立寺建塔,倡导以释为姓,对佛教中国化作出了贡献。隋开皇十三年(593年)著名高僧智顗来当阳,创建玉泉寺,提倡“五时八教”和“一心三观”天台宗教义。唐武德七年(624年)著名高僧道信(四祖),在黄梅创建正觉禅寺(即今四祖寺),并倡导“定居传法”、“农禅并重”,成为禅宗的奠基人。后道信将衣钵传给了弟子弘忍(五祖),弘忍倡导和确立了“东山法门”,完成了佛教禅宗中国化的进程。后经弘忍弟子慧能(六祖,与师兄神秀有“南能北秀”之称)弘法,使中国禅宗更加成熟和兴盛,之后慧能南宗逐渐发展成为五家七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宗、沩仰宗。宋时由临济宗中又分出黄龙和杨歧二派),一时间出现了“天下无寺不禅”的局面,而最终慧能南宗淹没了弘忍门下包括神秀北宗在内的其它各支,占据中国禅宗的正统地位,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说白了,正是有了黄梅禅宗,才有了中国佛教。

今黄梅有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妙乐寺等寺庙群。黄梅规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禅都”。

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老祖寺位于黄梅苦竹乡紫云山(海拔1135米)莲花峰下。古名紫云山寺。据史料记载,老祖寺乃东晋太和年间,由印度来华高僧千岁宝掌禅师开山创建。因其年高岁长,人皆称之老祖,尊其所创伽蓝为老祖寺。2009年重建。老祖寺周围群峰耸立,云雾缭绕,有“紫云佛国”之美誉。有莲花桥、讲经台、菩萨洞、紫云霁雪、龙溪潭等景点。

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大河镇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海拔599.8米)下,距县城15千米。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又名双峰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年)为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是中国禅宗丛林之始,被尊为“第一座禅宗祖庭”。占地110多亩,与东山五祖寺相隔20千米。有三塔(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两桥(灵润桥、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等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五祖寺位于黄梅五祖镇东山,距县城12千米。又名东山寺,因建于东山(又名冯茂山)之故,亦称东山禅寺,简称东禅寺。唐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敕建五祖祖师寺院,并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亦称五祖寺。宋景德中(1004-1007年),真宗改赐寺额为真慧禅寺。英宗于治平年间(1064--1067年)御书“天下祖庭”,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改赐寺额曰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始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毁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是五祖弘忍大师的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传承衣钵之地,以及“南顿北渐”禅学系统发源地。该寺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麻城殿、真身殿等,有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飞虹桥、大满禅师塔、讲经台、授法洞、舍身崖、棋盘石、莲花洞、白莲池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五祖寺规划建设大型佛教文化广场、国际禅修中心、禅宗菩提古镇、景观大道等,占地总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

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妙乐寺位于黄梅小池镇妙乐村(原吕咀村)。因系当地人妙乐法师筹资兴建,故名。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的四合院。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纵列排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东西两侧的配殿呈东西对应,主要有: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卧佛殿,观音堂与地藏殿,斋堂与讲经堂,客堂与祖师殿。由其建筑规模之恢宏,被誉为“南国第一寺”。

蕲黄禅宗甲天下 佛家大事问黄梅

江心寺位于黄梅蔡山镇蔡山(海拔58.8米),距县城西南35千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夜宿江心寺》而得名。据《黄梅县志》记载:蔡山寺在邑西南江畔,古名江心寺。山石镌刻李白夜宿江心寺诗句。今江南徙,寺名犹仍。其旧寺有龙王三尊,一木为之。有支遁手植梅一株,尚存。亦邑之名胜也。”系唐贞观八年(634年)尉迟恭修建。山石镌刻有李白“夜宿江心寺”诗句,并有晋朝高僧支遁手植梅一株,世称“晋梅”。因其一年两次开花,故又称“二度梅”。

知识链接

所谓东山法门,是从弘忍所住的冯茂山得名的,东山又名冯茂山。此山在黄梅县东12里,道信寂后,弘忍便迁到了此山,继续弘法,所传之法“法妙人尊”,因此博得了“东山法门”的称号。然其实东山法门是包括道信和弘忍两代禅师在内的,因弘忍的禅法是对道信禅法的发扬光大。东山法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禅宗正式确立。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传入中国是在南朝末年,520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航海东来”,在少林寺的一个山洞里面壁,从而成为禅宗的开山祖师。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再加上临济门下分出的黄龙、杨歧两派,合称五宗七派(或称五家七派),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因早期不立文字,或称为佛心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