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广两地竞相增开国际航线,专家称不会影响香港机场

最近,爱好旅游的深圳陈女士去柬埔寨金边市玩了一趟。她没有如以前一样辗转去其他城市的机场,而是直接从深圳机场出发。

目前,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线较少,不过今年5月,将有3条国际新航线开通。同时,广州机场今年也计划新开5条欧美航线。

广东航空业内研究人士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深广两地竞相增开国际航线,满足的是未来客流增量的需求,对香港机场的国际客流不会造成影响,反而可能会增加其客流量。

深广加开国际航线

今年5月,深圳机场将有3条国际新航线开通,其中有2条是飞往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洲际航线。而今年一季度,深圳机场已经新开了3条洲际航线。这意味着,到今年5月底,深圳机场国际(不含地区)客运通航城市预计将突破40个。

国际航线网络的完善直接带动了深圳机场国际客流的快速增长。深圳机场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144.79万人次,同比增长26.4%。其中,纯国际旅客量达12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2.4%,国际业务已经成为带动深圳机场主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无独有偶,国际航线颇为丰富的广州白云机场也计划今年新开几条国际航线,其中新开5条到欧美的航线。

今年1月,广州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白云机场客流6500万,国际客流1600万;而深圳机场的客流为4500万,国际客流300多万。

邱嘉臣说,目前广州到亚洲的航线已经比较完备,除了东北亚可以再加密之外,东南亚和西亚都已经差不多了,另外到非洲和大洋洲的航线也比较多,弱一点的就是欧美航线。今年除了计划要开通以色列特拉维夫航线之外,另外再争取开5条到欧美的航线。

深广两地竞相增开国际航线,专家称不会影响香港机场

惠州或可作深圳第二机场

近年来深圳机场持续快速发展,航线网络日益完善,客货运输持续增长,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民航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过,尽管深圳机场的国际旅客、货邮运输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其国际航线网络体系不够发达,国际中转率较低。

此前,深圳航空人士也在多个场合呼吁,明确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定位,并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基础,共同打造广深港澳珠机场群。

“深圳现有的国际航线太少了,与其国际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机场和海港同时开始建设,海港已经从零起步成为了全球集装箱的枢纽港。为什么机场没有发展好呢?因为忽略了国际航线的发展。深圳应该进一步加大国际航线的覆盖力度,以适应深圳在大湾区创新引领的地位。”王国文称。

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联合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建设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并明确将深圳机场定位为全国重点培育的10个国际枢纽机场之一,并要求推进广州、深圳等地机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

随着深圳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际交往越来越多,王国文认为,深圳只有两条跑道的机场已经不足以支撑国际化城市的需求,应该在增开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加速开通第二机场。他建议,把相邻城市惠州的机场作为深圳的第二机场来发展,这样在带动惠州发展的同时又能满足深圳的需要。

不会减少香港机场客流量

王国文认为,深圳和广州竞相增开国际航线,会增强大湾区对全球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大湾区在高端化发展、国际化程度以及人口聚集上均会越来越强。而航空的需求是随着GDP水平的增长呈现加快的态势,届时国际客运和货运的追求会远远高于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开通的速度。

他认为,深圳和广州竞相开通国际航线,对香港机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深广机场满足的是增量需求。”

香港机场现已投入运营的两条跑道已趋于饱和状态,一号客运大楼设计的标准是处理4500万旅客,目前已达到7300万。

不过,香港机场也正在建设第三跑道。香港机场方面此前对媒体表示,未来旅客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目前在建的一号客运大楼扩建项目预计2020年落成使用,而等到2024年第三跑道系统竣工后,每年可接待1亿人次旅客。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也认为,融合、合作、发展是主流。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机场的客流量和广州、深圳的客流量都会增加,将会呈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目前,珠三角机场群包括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惠州、佛山等7个民用机场,机场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在机场数量和规模上,珠三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现有机场无论是在自身建设还是在机场群乃至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上,仍需向世界级机场群看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