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故事:山里的千年蜈蚣精,秀才借药救民惩戒贪官

杨青云在客栈楼阁上,瞧着窗外大雨滂沱,心中暗暗叫苦。眼下距科举考试只剩三日,而这大雨不绝、道路险阻,如何在三日内赶到呢?倘若错失良机,又要耗费三年光阴。(背景选自清朝,科举三年制)

晌午时分雨停了,杨青云当即收拾细软赶路,日子拘谨,为了省些脚程只好另辟捷径去走山路!

山路虽近,但小路泥泞难走又无处寄宿,杨青云尽管后悔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天色渐暗,杨青云寻了个山洞,难得洞里有点干柴草能生火取暖。夜半时分,杨青云昏昏欲睡,瞧见洞里进来个红衣老者。

杨青云大惊“你是人是鬼?”

“莫慌,老朽真身是蜈蚣精,在此山修炼多年,时常庇佑周边村民,因此这山得名千足岭。如今见后生路过,我特来相求一事。”

青云答到“我一介弱书生如何帮你,再者我将赴京赶考,耽搁不得。”

“赶考何急?我自送你上京。只是我修道九百九十年不曾升仙反造天劫,必定是功德不足。我的真身埋在岭东一丈土下,土上有颗二百岁老树沾了我的灵气,树木枝叶治百病,你可制药施民,为我积功养德,切记不可收取百姓分毫,我定保你功名利禄所享不尽。”

徐三故事:山里的千年蜈蚣精,秀才借药救民惩戒贪官

次日,杨青云梦中惊醒,发觉自己躺在路边,四周皆是熙攘闹市。

杨青云随口问个路人“此处是哪里啊?”

路人道“京城啊,瞧你样子也是读书人,来赶考的吧。”

杨青云楠楠道“天下有这等奇事?”

数日后,考试结果将出,数位考官商议后都决定立杨青云为状元,众官纷纷尽早拉拢杨青云,拉拢最急的便是同乡的县官老爷王泰和。

杨青云得状元后归乡,县官王泰和亲自接风拉拢。之后数月里,杨青云屡次回到千足岭上在老树上采摘树枝叶,添些药草制成丸状,这些药丸赠给百姓后果真能医百病,药到自病除,杨青云只说这是祖传秘方,不可外露。

县官王泰和见这药丸有利可图,屡次劝杨青云高价卖药,可屡次被拒,杨青云依旧不取分文。

贪心作祟,王泰和暗中遣人跟踪王青云,发现了千足岭老树能治病的事。

徐三故事:山里的千年蜈蚣精,秀才借药救民惩戒贪官

此事被王府门上风水师得知后感觉甚奇,便亲自去了趟千足岭看那颗老树,回来之后连忙告知王泰和:“老爷,那是百年难见的风水妙地!集尽山川灵脉地气,若老爷截些指甲头发连同贴身衣物埋于此处,二十年内定平步青云!”(种生根)

食禄者贪权忘命,王泰和一心拿下此处风水宝地,便差几十人马去千足岭,打算将老树直接挖了卖钱,将自己生根种于此处。

杨青云得知此事后急忙去阻拦,那风水宝地已经被这千年蜈蚣精先占为主了,哪敢强夺?可惜王泰和动作太快,已来不及了。

几日后王泰和人马到蜈蚣岭西,径直将这二百岁老树连根挖倒,树倒时众人隐隐听见空中有老叟哀鸣声,继续朝下挖了一丈,竟然挖出一条七尺大蜈蚣来,已经死去多年了。

徐三故事:山里的千年蜈蚣精,秀才借药救民惩戒贪官


王泰和以为不详之兆,下令将蜈蚣尸体挖开焚烧,随后将头发连同衣物埋于此处。

当日夜里,千足岭出了怪事,蛇虫鸟兽各个不安,山周的村民以为是山神降罪,纷纷祭拜。

当晚夜里,王泰和房中进来一老者,大声斥骂“无知歹人!你烧我肉身毁我修行,你说我怎解心头之恨?”

房中妖风四起,王泰和吓得失神,自知这老者是妖孽幻化。

“我不杀你,你却自寻死路,我且看你如何遭天谴!”说罢,老者消散。

之后十余年里王泰和果真平步青云,升至为六部尚书,官居高位,手握重权,凭借贪污受贿的本事也没少捞金。

某年,王泰和几个孙子全部夭折,三个儿子也先后死于非命。王泰和成了孤家寡人,却又身患中风,苟延残喘了几年便痛死了。

原来那风水先生指点的法子叫“种生根”,可以借阴气催旺运势,不过自身会克杀六亲,折寿催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