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面前內向,熟人面前外向,是什麼心理?

官破曉

這是內向心理一種很正常的表現。對於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通過熟人社交無法確定。

內向的人往往只是欠缺社交技巧,或者反感社交對於身邊十分熟悉的人, 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他們的表現都大體相同。


1.性格理論解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外向與內向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分別體現出了不同的精力來源。內向的人享受孤獨,喜愛獨處,僻靜安逸的環境能讓他們從骨子裡感到舒適,如同給自己充電一樣。而外向的人精力來源在於社交,他們享受與他人侃侃而談,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表現的越來越興奮。


2.外向的定義

在陌生人面前表現靦腆內向,而在熟人面前十分自在大方,這種表現是典型的內向

對外向的人來說,不論怎樣的對象都無法改變自己外向的基本性格,而內向的人在熟人面前侃侃而談只是因為這是必要的,他們心裡並不喜歡說這麼多。外向的定義是願意參加社交、同時喜歡社交活動。

3.熟人面前外向,陌生人面前內向的詮釋

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生活中,一部分人適應了這種生活節奏,使自己變成了外向主義者。

而無法適應的人大多比較內向。在陌生的場景,遇上陌生的人能非常自然的交流的人,才屬於外向。反之,則屬於內向。


綜上所述,得出結論,

與熟人正常的交流無法判斷出一個人是否外向。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奶爸

我是林珊,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靈成長輔導師,註冊OH卡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星級諮詢師,“童心理”講師


在遠古時代,人類身處在原始的原野上或森林裡,四處充滿著危機,長久的演變,讓人們學會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根深蒂固地烙印在了大腦的邊緣系統上,甚至成為人類的反射動作。

也就是在陌生的環境中,人會處於高度警覺的狀態,保持安靜和警惕,仔細觀察,從外表來看,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內向。這時,他其實正經歷著複雜的心理過程,用各個高敏度的感覺器官探測周遭所有的資訊,大腦迅速地分析這些信息背後的涵義,除非他覺得安全,否則他會持續觀察和分析,繼續保持他的內向狀態。

而當他處於熟悉的環境中時,因為他已經充分掌握了此環境中的大部分資訊,於是就有了安全感,就能比較放鬆自在地行事,展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向的樣子:活潑、反應靈敏等。

日益複雜的社會結構形成另外一種危機四伏的生活叢林。當遇到陌生人,人的生物本能重新啟動了生物警戒系統,複雜的心理過程比以往更加複雜,要考慮的更多,不僅僅是“留下”還是“逃跑”,還有社會階層的問題,個人喜好的問題,能否爭取到同個陣營的問題等,擔心陌生人單以他的臨場反應給予不全面的評價。這些種種因素就會讓人在陌生人面前顯得內向的樣子。

在熟人面前,由於他已十分了解熟人的反應,可迅速應對他人的反應,他就能自由地表現自我,比較容易呈現無拘無束的狀態。

孔子云:“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由狀態,不再想象計較別人怎麼看自己,自己需要怎麼表現給別人看,不受名利的約束,卻又不會違背規矩,這時身處何處無不自然。


林珊

一位熱愛生活,親切溫暖的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靈成長輔導師,註冊OH卡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星級諮詢師,“童心理”講師

諮詢領域:婚戀情感、情緒困擾、親子關係、社交職場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如果你隨便找個人,問他“你認為自己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70%的人會回答內向。

而回答內向的人當中,有50%的人就屬於“陌生人面前內向,熟人面前外向”這一情況。

這種情況的人原因如下:

1、家庭環境的影響

父母是老實人,平時與人交往不主動、不熱情,但實際上卻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這一類的父母不是很外向,但是很樂觀,對生活很知足,不勉強別人。但人際交往能力一般,不擅長跟人套近乎,更不擅長拉關係走後門。

在這類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是樂觀開朗的,但人際交往模式來自於父母,並非內向,而是待人接物本就如此。

2、不自信

這類人並非都是底層人士,有些甚至很優秀。但再優秀的人,也不可能樣樣都很好,總歸會有某些地方比不上別人。而那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對此卻無法容忍,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優秀。當面對陌生人時,既怕對方一眼看穿自己,瞭解到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之處,又怕自己行動不小心露出馬腳,縮手縮腳放不開。而在熟人面前,每個熟人都瞭解他的狀況,他也知道哪些人比自己強,因此不會拘謹。

當然也確實有一些自卑者,他們或者家庭貧困,覺得自己跟別人不是同一層面;或者出自單親家庭,覺得被人看不起;或者學習、工作、外形沒有一樣拿得出手;或者曾經有心理陰影;或者成長過程中遇到過心理創傷;他們自感自己是底層人士,沒辦法與人正常交流。

但是他們的熟人群體要麼就是親戚家人,要麼就是同事朋友,往往跟他是同一階層的人。在這些人中他沒有自卑感,自然就不會拘束。

3、悶騷型性格

有一類人 ,聰明幽默,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外表高冷,看似不好交往,其實很悶騷,且智商較高。這類人也是陌生人面前高冷,熟人面前悶騷。


心理諮詢師沁心

在生活中其實不乏這樣的人:我們會發現他在陌生人面前顯得很內向,很退縮,幾乎不說話,就像是有社交恐懼症似的。但是如果他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時,卻又很逗比,開朗外向,話特別多。跟前面的情形判若兩人。

如果說要問他可能是什麼心理,那麼其實他並沒有在假裝。這種鮮明的反差,只是和他們對關係的安全感有關,也和社交的一般規律有關係。

當人們和熟人朋友在一起時,心理上會比較有安全感,情緒自然會比較放鬆,當一個人處於放鬆狀態時,思維也會比較發達,就會表現得妙語連珠,幽默好玩了。跟比較熟的朋友在一起,對方知道他的“底”,沒有必要保持某種好形象,也是讓他放鬆的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跟陌生人在一起就不同了。

當大家彼此不熟悉的時候,會覺得有必要根據社交的一般原則,維持一種禮貌,大家沒有那麼熟悉的時候,就顯得過於隨意,好像也不太尊重對方。此時人們就會顯得很沉默。此外,如果是跟不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不瞭解對方的喜好、習慣、禁忌時,有時候也會不確定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對方互動,既然不確定,那索性就不要主動做什麼反應好了。那些在陌生人面前顯得很內向的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心理活動。

還有些人在陌生人那裡的內向,其實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人。由於他們太善良了,不懂得拒絕別人,而這種性格又經常讓他們自己感覺不舒服,那麼幹脆就不要隨便讓人靠近自己,出於保護自己的原則,他們可能會用看似內向的性格,“拒絕”別人,讓別人不要輕易走近他。這樣他就可以免於很多麻煩。



心理師肖雪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什麼是內向,什麼是外向,以及兩者的關係。

內向

心理學上是指氣質中指向性的一種,人的言語、思維和情感常指向於內者為內向,表明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佔優勢。

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為: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非摯友)。傾向於做事有計劃,瞻前顧後,不憑一時衝動。日常生活有規律,嚴謹。遵循倫理觀念。做事可靠。很少進攻行為,多少有些悲觀。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睡眠不好。具體表現與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生活環境諸因素有關。屬於中醫'氣虛 '體質。

外向

外向一指指好活動、好交往,活潑而開朗的性格特徵。

外向性格的人常將自己的想法不加考慮地說出來--即思維外向,這類人心直口快、活潑開朗,善於交際、感情外露、待人熱情、誠懇,且與人交往時隨和、不拘小節,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由於比較率直,因此這類人缺乏自我分析與自我批評的精神。外向的人能夠在聚會上頻繁切換話題左右逢源,好像什麼都知道,但是內向的人卻總是欲言又止。其實外向的人習慣的是在說的時候思考,而內向的人必須思考好後再說,僅此而已。內向的人做任何事會經過深思熟慮而外向的人則是做了再說。就因為這樣的基因差異造就了內向與外向。所謂內向的優勢在於其慢的一面,能夠把事情考慮清楚、考慮周全,所謂三思而後行。內向的人更能夠抵禦誘惑、耐住寂寞、而能將更多精力用於內心的思索,而過多的社交會使其喪失精力。截然不同的是外向的人必須從外部刺激中補充精力,不停的趕場子、不斷的求新求異。

兩者聯繫

內向與外向是性格的一個維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內向和外向是一個連續體,內向和外向處在這個連續體的兩端。在實際生活中,這個連續體的兩側我們都會用到。就象有的網友問:"為什麼我有時候開朗愛說話,而有時候卻不喜歡說話呢?"其實這就是在一個場合用了偏這一側的東西,另一種場合用了偏另一側的東西。我們會有一種天生的傾向於這一側或是那一側的偏好。如果我們更傾向於外向的一側那我們就是外向的人,傾向於內向一側就是內向的人。有人偏外向一側的多些,那麼他的外向性就明顯些;有人偏內向的多些,那麼他的內向性就明顯些。同樣,也會有人正好處在這個連續體的中間,也就是他的偏向各佔50%。並不是說內向的人在所有時間所有場合都內向,在某些時間和某些場合他同樣可以表現的外向,只是大多數時間和場合表現的內向罷了。再打個比方,其實內向和外向就像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在生活中我們的左手和右手都是必須用到的,只不過我們更習慣於用哪隻手罷了。

被文化描述的個性其實人的社會性格,而非人內心本質的心理性格。要讓偏內向的人喜歡自己,就要思考我們的文化定義給內向人帶來的觀念困境。如果社會把內向與外向等同起來看,並給不同性格的人相同的笑臉,那麼內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存在的方式。強迫內向的人按照文化導向的外向模式去生活可能產生很大的不適應。

兩者優缺點

經常遇到內向的人為自己的個性煩惱,其實這樣的人應該感謝上帝讓他獲得如此重要的個性傾向。仔細想想,沒有內在肯定和自我認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續的力量去發展朝外的進取與奮鬥,一個只關注外界從不自省內心的人也不可能獲得成功。(鄭州康馨心理諮詢中心)我們的文化對個性的描述一直存在著一種無意識的割裂,以為這兩種個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其一。其實這可能是人類二律背反得出的最荒誕的偏見。內向的力量是樹根與樹幹,外向的力量是枝葉、花蕾與果實。這兩種心理力量恰好是並存相依的。

文化習慣把外向的人想象為樂觀、開朗、熱情、自信、進取,把內向者聯想為保守、壓抑、退縮、不安、膽怯、不合群。差不多會識字的人都會說外向是社會歡迎的,內向卻不那麼好。當然,內向的人很自我,內省,另類,不按常規出牌,自然難得文化的喜歡。外向的人不堅持己見,從眾,隨同,喜歡分享,依賴規則,服從環境,追求社會認同,自然容易成為文化價值導向下的可愛一族,可惜的是,在人類史上多不勝數的偉人中,外向的人是屈指可數的,這或許就是從眾,隨同的代價。

心理學認為,正像中國俗話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說的那樣,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的分類方法有多種,目前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所贊同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個人的心理活動傾向性進行劃分的。有些人心理活動明顯表露在外,既傾向於外部世界,這些人被稱為性格外向者;有些人的心理活動很隱藏、含蓄,即傾向於內部世界,這些人被稱為性格內向者。在人群中,極端的外向型性格和極端的內向型性格很少見,大部分人屬於中間類型即性格兼有部分外向型和部分內向型的特點,或者屬於偏外向型或偏內向型性格。

希望我的表述能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需要可以繼續與我們康馨心理聯繫。


康馨心理諮詢

這不是什麼心理。是性格問題。我看八字斷性格經常遇見這問題。一般情況是總體內向,溫順柔和,生人少語,熟人話多,有內執內暴,表面可接受聽從別人建議,但處理問題時還是我行我素,有自己的主張,但不輕易表露出來,對外人一切都好,能忍能讓,但對自己的至親家人則忍耐度太差,輕易不發火,發火如瘋魔。這類人一般自我約束過重,交往中寧肯自己吃點虧也不想被別人說自己的不是。甚者,寧可自己悶著受累,也不願開口麻煩求助別人。這類型大有人在。只要能克服以上幾個弱點,往往日後都會有一番成就可為。


緣心居

有小夥伴曾經給我們留言,描述了跟題主一樣的困惑:

“曾經我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外向的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發現自己不願意和社交場合中遇到的人主動聊天。後來我想了想,我很擔心會遇到那種尬聊的場景,兩個剛認識的人面面相覷;或者一群人聊得特開心,然後你一加入立馬冷場……想想都無法承受那種暴擊。 ”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很可能你也是個很容易感到“尷尬”的人。

傳說中的“尷尬症”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呢?它是由什麼引起的?來看一看你是不是也有以下這些尷尬?


陌生人面前的“尷尬感”從何而來?

尷尬,與內疚、羞恥等類似,都是人的一種情感。當體驗到尷尬時,人們會明顯的感覺到不適、覺得自己笨拙,通常也會有臉紅、出汗、坐立難安、結巴等生理與行為上的反應(Stolorow, 2013)。

學者Buss(1980)與Lewis(1991)認為,當人們感到“自己被評價”或“自己被暴露在外”時,尷尬感會產生。

你有過以下的“尷尬局面”嗎——


1. 因感到被別人評價而尷尬

例如:

● 在公開場合得到讚揚或批評

● 看見向自己迎面走來的人正在準備開口與自己交談,可自己張口就叫錯對方的名字

● 出門之後,發現自己的衣服上有一塊汙漬/襪子上有破洞……

● 在眾目睽睽之下,突然跌倒/嚎啕大哭……

● 自己的另一半在公開場合下,做出了一些令人尷尬的舉動

……

都是“感到被評估”時的尷尬感。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會根據一些社會準則、行為規範,以及社會文化中對於每個角色身份的定位,對其他人的言談舉止做出一些積極或消極的評價(Cupach & Metts, 1992)。當我們聽到這些評價的時候,我們會把它們內化,進而形成了想象中的觀眾。

心理學家說,我們經常會把想象中的觀眾(也被稱作是“超我”)對我們的評價,認為是現實世界裡身邊人的眼光。也就是說,當我們與他人擦肩而過時,認為別人對我們產生的看法,其實只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想象。

儘管我們總覺得是他人在評價自己——“你這麼做,別人一定會覺得你很愚蠢”,但實際上,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在評判自己(畢竟,別人並沒有那麼在意你)。

除了因為自己“被評價”而尷尬,也會因為“那些和我們有關係的人被評價了”而感到尷尬。例如孩子為父母的一些行為感到尷尬、父母為孩子的一些行為感到尷尬、情人之間為對方的行為感到尷尬——這是因為你覺得他們和你的自我身份有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形有時也會使得我們對他人的積極評價的時候:當他人讚揚我們時,如果我們的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揚時,也會感到尷尬。

在和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可能經常遇到對方的“商業尬捧”或是直白的評判,比如“你很棒”、“你這樣做不太合適”等各種各樣的不可預測的評價,這些都會讓人產生尷尬的感覺,而與對方的不熟悉加大了這種“不可預測”性,所以我們更容易在陌生人面前感到慌張。


2. 因自我暴露而感到尷尬

身體的暴露,如走光;情感的暴露,如被要求在公開場合表達情感;私有物品的暴露,如同事忽然來到不整潔的家中;都屬於自我暴露帶來的尷尬。

心理學家提出,尷尬是一種自我防禦,當人們不希望暴露自我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反應。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特別想要展示的那些東西不被“想象中的觀眾”所接受時,原本的表達的衝動就會被壓抑,進而產生尷尬感。當想象中的觀眾評價我們自己時,我們會感到尷尬,當有關暴露自己的願望被自己想象中的觀眾壓抑時,也會感到尷尬。

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犯尷尬病,這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因為父母最早肯定或否定我們的行為,我們因而漸漸形成了關於道德的感受。那些太過嚴苛的父母,則會讓我們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想象中的觀眾”的注視也就變得更加容易影響我們。

所以,那些被嚴苛的父母養育大的孩子,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很容易感到被評價/被針對/被挑剔等,而且負面感受居多,所以在和陌生人交往時會容易尷尬。

3. 因他人的尷尬而尷尬——共情尷尬

如果他人正處於一些在我們看來是“尷尬”的情境之中,或者當我們知道了他人的隱私、且這些隱私在我們看來是令人尷尬的,此時,我們就會“感同身受”對方的尷尬。因而,這種尷尬又被稱為“共情尷尬”,即我們會尷尬到他人所感受到的尷尬。不過,很有可能這種共情是一種偽共情。因為,這只是我們基於自己的標準斷定的尷尬,對方自己未必覺得尷尬。

看到別人的朋友圈,聽見朗誦腔,看到別人在公開場合出醜或恩愛,而感到尷尬,都屬於這一類。 題主可能覺得跟陌生人說話,對方容易尷尬,所以此時自己也會開始尷尬。


4. 尷尬只是為了掩飾我內心更可怕的感情

不僅如此,尷尬,還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具有自我防禦意義的“超級情感”(super affect)(Landauer, 1938)。超級情感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內心體驗到其它一些更令自己感到恐懼的情緒時,如低自尊感、羞恥或內疚,尷尬會作為一種防禦性的替代情緒出現(我們用尷尬這種情感代替了更可怕的感情)。幫助我們向自己和他人掩飾、壓抑那些令我們感到恐懼的情緒。


說到底,題主可能是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犯了這幾種類型的“尷尬症”,因為過於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過於容易共情,都可能是引發這樣的情況。而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卻不需要那麼多拘束,對彼此的交流模式也更加熟悉,不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感,也就不容易產生尷尬的感覺,進而更加放得開了。

怎麼樣,你也是這種人前“尷尬症”嗎?歡迎來評論區交流你的想法~


知我心理學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學過心理學,我正在創業,我善於不將就的看問題。

在陌生人面前內向,熟人面前外向,這種心理在不同人身上表現的是不同的,個人看法有幾種可能,一是缺乏安全感、二是自卑不自信、三是屬於慢熱型性格、四是故意型

缺乏安全感

對於陌生人的環境來說,沒有安全感,人的一些基本機能會自主封閉,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刺激或者傷害。之後因為時間的積累和相處,缺乏安全感的潛意思逐步被淡化,這個時候就會打開自己的心扉,逐步拉進跟對方的距離。

這種現象一般是在某個成長環境中,因為一次陌生環境的遭遇,給心理帶來了壓力。舉個例子,有一些小朋友跟陌生人不願意說話甚至害怕相處,但時間久了以後,就很放得開,這就是這種潛意思心理在起作用。具體背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心理就需要去深度分析和查找,如果能夠把原因挖掘出來,那麼就有可能有針對性解決這個問題。這種也屬於潛意思範疇。

自卑不自信

這種情況下,心理本身就是自卑和不自信的,因為不自信,所以面對陌生環境或者陌生人,就不願意太明顯暴露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害怕因為自己的語言或行為造成相處過程中的自己的不理位置。這種心理就造成行為上的閉塞。當在相處過程中,逐步發現對方其實跟自己差不多的時候,自信心就逐步得到確認,就能夠喚醒比較好的溝通和相處的狀態。當在相處過程中,逐步發現對方確實比自己厲害的時候,也就擺正自己的位置,表現出來不一定外向,但至少不會尷尬。這種問題也屬於潛意思,要找到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慢熱型性格

這種性格是綜合型的。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比較慢的進入狀態,換醒良好的社交、溝通狀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為什麼會這樣?其實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自卑不自信,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還有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本身的情緒問題,所以這種性格是一種主觀、綜合型的性格,他有自己的速度、模式和原則,不受外界人的影響,到了一定時候,他能夠放下所有的情緒、顧慮,敞開胸膛擁抱所有人。這種人骨子裡是外向的,只是需要一個預熱和啟動的過程。所以這種性格是顯性的,但背後有其潛意思的作用。

故意型

就是在與人交往中戒備心比較重,他是主觀有意識的去表現內向,通過這個過程去認真觀察和了解這個人是否存在交往的風險,已經對方的水平和處事方式。前面三種都屬於潛意思指導型,而這一種就是顯意識主觀型。這種不是性格,是一種行為方式,也是顯性的

以上是我對這種行為的看法,但其實對於每個人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孤立的,很可能是幾種摻和在一起的,這種心理和行為並不是屬於絕對不好的範疇,有其優點,但也有其缺點,如果你有這種行為,首先不要拒絕和厭惡自己,放下顧慮並接受自己的特定狀況,這樣你會更加輕鬆,同時也能夠比較好的進入狀態。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雖然讀過心理學,但我的觀點也是從我的角度片面的分析,我需要你的指導和不同的意見,因為這些都是我學習的源泉,留言區裡來討論吧!


不將就的張小果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都有這種“陌生人面前很沉默,熟人面前很鬧騰”的表現。這其實主要是和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安全感有關的一種心理狀態。我們大家都知道,熟人之間多數是知根知底,相互之間有一定了解的。所以,在熟人面前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做什麼,不能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因為心中有底所以無所顧忌而很放鬆,不會去擔心自己說錯話做錯事。自然而然表現得很活躍很外向了。

反之,對於陌生人我們很難在短期內瞭解對方的喜怒哀懼,就會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得體影響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為了維護自身的形象與尊嚴不受到影響,我們情願讓別人覺得我們內向不愛交際,或者是社交恐懼。通過這種保持正常的社交距離的方式,我們可以很好的維護自己在社交場合的形象,從而達到保護自己心裡安全感的目的!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一些性格比較懦弱膽小而又特別善良的人,他們一般來說是不太會應付某種陌生環境中的出現的陌生情況。因此,由於對陌生人習性與喜怒的難測與未知感到無法駕馭,為了避免因自己應付不當帶來的麻煩而主動示以冷淡,希望藉此來回避可能出現的人際衝突。從自我心理學角度來解釋這一象現,可以說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防禦模式。

總之,當一個人這樣做時他唯一的目的一定是為了保護自身不受傷害。這就是心理學術語“心理防禦機制”!

希望我的回覆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


暖心理

一般來說,外向的人不管在熟人面前,還是陌生人面前都能侃侃而談,這種性格的人一般比較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因此在熟人面前侃侃而談自不用說,而且在陌生人面前也能口若懸河。在生活中,這類人被稱作“人來瘋”、“自來熟”;在工作中,這類人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不怯場,工作相對會出色。

而與上述這類外向的人相對的,就是內向性格的人。當然,內向的人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管在熟人還是陌生人面前都不能放開交談,這類人性格中含有些許自卑在其中;另一種就是在熟人面前很自如,在陌生人面前放不開,不主動交流,不怎麼說話,顯得內向。這類人通常比內向性格的第一種要好一些,不自卑,但缺乏自信,在陌生人面前難以徹底的表現自己。

故在陌生人面前內向,熟人面前外向的人其本質是內向性格,但是有不自信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