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银行向中国空运大量现钞后,又一国央行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元一直充当通用货币的角色,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沧海桑田,当生产方式和贸易形势发生颠覆,美元信用又不断下降的时候,改变现有美元化环境可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俄银行向中国空运大量现钞后,又一国央行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

在俄罗斯等石油国因为石油交易结算的便利和利润而率先开展去美元化行动后,多个非产油国也在各自的贸易领域尝试新的货币形式。比如,我们提到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在区域间提出本币交易计划;比如, 欧洲多国陆续纳入人民币为外汇储备,增加货币储备的形式等。

事实上,无论石油国还是非石油国,还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去美元化而又有利于贸易流通的有效方法,这就是不同经济体之间签订货币互换协议。BWC中文网观察团队注意到,近期一些就有一些国家纷纷与中国签订或计划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介以使经济贸易益惠。

俄银行向中国空运大量现钞后,又一国央行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

图片来源BITCREARCSHI

我们以巴基斯坦为例,路透社5月24日报道,中国央行表示,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续签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3,510亿巴基斯坦卢比。中国央行网站新闻稿称,此举旨在便利双边贸易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该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在此之前,为了促进商业联系并减少在双边贸易中使用美元的必要性,中国与尼日利亚达成价值24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分析认为,尼日利亚在2014年油价暴跌以后,至今依然陷入美元荒困境中,为摆脱美元困境,尼日利亚或也在致力于去石油美元化的方法,尽管该国去年出口到中国的原油和天然气排名靠后,但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或为尼日利亚增加了向中国出口能源的机会。

俄银行向中国空运大量现钞后,又一国央行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

图片来源americannewsx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初,中国与泰国续签了中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保持为700亿元人民币。另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3日报道称,中日两国计划尽早重启金融危机等紧急情况时互换本国货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其实,早在去年六月,博社就报道,中国当时已经与超过30个国家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合计最高金额达到3.3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900亿美元)。分析认为,今天,多国货币与人民币开展货币互换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大。

事实上,相比于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俄罗斯由于近年商贸往来的不断加大以及区位特点,在创造了无美元化石油交易环境后,俄罗斯更是尝试了向中国空运现钞的货币模式。据中新网在今年1月报道称,哈尔滨银行携手俄罗斯亚太银行,首次实现中俄两国金融机构间卢布现钞空运至中国非边境口岸城市的跨境调入—跨越欧亚大陆,哈尔滨银行从俄罗斯亚太银行调运1000万元卢布现钞空运至哈银行的金库中。

俄银行向中国空运大量现钞后,又一国央行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

图片来源aliexpress

尽管这一金额相对于高位增长,且今年中俄贸易预计有望达到或超过1000亿美元的金额来讲,是沧海一粟,但有分析却认为,这或是世界经济去美元化的一剂猛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