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在第三季《媽媽是超人》中,賈靜雯帶娃的一個小片段又圈粉了:

賈靜雯陪兩個女兒咘咘、波妞玩戴髮箍的時候,咘咘的音樂老師打來電話。因為這天是第一次上課,老師希望賈靜雯和咘咘一起準備一首自我介紹歌。

咘咘一開始就說“不要”,稍微配合點了,唱了幾句又喊著“拜拜”溜走了。

好不容易重新進入狀態,賈靜雯把歌詞寫在黑板上,轉頭照顧妹妹的間隙,歌詞又被咘咘全擦掉了。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賈靜雯:“你為什麼要擦掉黑板”。

咘咘:“因為你寫字很可怕。”

賈靜雯邊照顧波妞邊打趣:“……真的被你打敗了。”

後來繼續開始練歌,唱著唱著,咘咘突然把妹妹波妞推倒了。

賈靜雯第一時間把咘咘抱到懷裡:“你為什麼要把妹妹推倒?你累累了是不是……”(表情嚴肅,卻依然平靜)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咘咘的回答是:“因為我想抱妹妹,所以我把她推開。”

賈靜雯:“你想抱她,把她推開,這樣是對的嗎?”

咘咘:“不可以。”

賈靜雯:“那如果我想抱你,也這樣把你推開,你覺得是對的嗎?”賈靜雯做了推的動作,把咘咘放到地上。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賈靜雯:“你再一次抱妹妹要怎麼抱?你抱給媽媽看看。”

咘咘一把摟住了賈靜雯的脖子。

賈靜雯:“我知道了,你們都想要媽媽抱對不對。好,抱抱,兩個都抱抱。”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兩個小朋友都累了,賈靜雯給他們泡了奶,抱她們上床睡覺。

等兩個孩子情緒都穩定下來的時候,賈靜雯問咘咘:“你剛剛是不是有推波妞,那要不要跟波妞說個對不起?”

咘咘:“sorry~”

賈靜雯:“親波妞一下好不好。”

咘咘輕輕地親了波妞的臉蛋,賈靜雯溫柔地表揚了咘咘:“你是棒姐姐。”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看了賈靜雯這段平常的帶娃場景,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平和又有態度的媽媽。對咘咘擦掉歌詞,賈靜雯沒有生氣大吼,反而笑著打趣“被打敗了”。對咘咘推倒妹妹,賈靜雯先問“為什麼”,然後是態度堅定地引導咘咘應該怎麼做。全程沒有一句大喊大叫“不可以”。咘咘也在媽媽的引導中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

面對孩子的各種鬧騰,想要不吼不叫,真是一場修行。可是大喊大叫也根本沒用。就像賈靜雯在節目裡說的:“你越跟她吼她就越大聲,因為她害怕了。她越怕就會用一個失控的方式,去讓你知道我害怕。那媽媽就會崩潰。……大人一定要去沉住氣,過掉他們的鬧情緒。”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生活中,孩子有多少龜毛的事兒讓人抓狂。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扯開嗓子把“不可以”、“不行”這些詞語掛在嘴邊——孩子爬上書桌玩,“不可以”;想開下冰箱門,“不行”;飯前想拿餅乾,“不能吃”;不聽你的指令,“不乖”……

可是說了一萬遍“不可以”,孩子似乎總是聽不進。

其實吧,說“不”也可以像賈靜雯那樣,態度堅定但不那麼生硬。問問孩子為什麼,告訴孩子怎麼做,效果會更好。

很理解媽媽們帶娃的不容易,因為糕媽在養育年糕的過程中,也會突然覺得自己不會說話了。怕說了他也不聽,或是說錯了對他有不好的影響。所以也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尋找和寶寶溝通更有效的辦法。今天糕媽就把幾個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理一理,也許換個說法,孩子也不是很難搞嘛。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 “不準吃糖”VS“媽媽知道寶寶愛吃糖,但吃太多對牙齒不好,我們一起喝酸奶吧”

寶寶都愛吃零食,特別是那些不健康的。要怎樣勸說寶寶少吃糖果、餅乾這類零食呢?糕媽的辦法是:簡單解釋一下零食對身體的害處,然後給年糕提供一些健康的選擇,比如酸奶、水果、自制薯條等。

不要輕易承諾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零食,也不要把零食當作獎勵。堅定但熱情地向他“推銷”健康食品。這樣寶寶會想,反正也沒有糖吃,吃點酸奶也不錯。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 “不準亂扔食物” VS “食物是吃的,不是扔的”

寶寶喜歡玩食物,多半是因為他們並不餓。當他把飯菜丟到地上時,如果你的反應是生氣和斥責。那麼恭喜你,不僅沒有用,他還很可能會越玩越帶勁(因為他已經成功吸引了你的注意,並“控制”了你)。

你可以平靜地告訴他,“食物是吃的,不是扔的。如果你已經吃飽了,那媽媽就把餐具收走嘍。”要是寶寶繼續扔食物,那就說到做到,立即把餐具收走。幾次下來,寶寶就知道媽媽是認真的了。

● “不準打人” VS “我們用嘴說,不用手打人”

很多時候,寶寶打人只是無意識的行為,和你鬧著玩呢,或者和小朋友出現矛盾時(比如都想玩同一件玩具),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對寶寶大聲喝止“不準打人”,或者強迫他向對方道歉,這類簡單粗暴的做法通常都是無效的,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你要做的是,首先制止這種行為,然後平靜但堅定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好的行為,媽媽知道寶寶的玩具被搶走,讓你不開心了(說出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寶寶生氣的時候,可以用嘴說出來,但不要用手打人(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我們去和小朋友拉手和解吧,問他能不能把玩具還給我們,和我們一起玩。”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 “不要大喊大叫” VS “你這樣說話媽媽聽不明白,用平時的聲音好嗎?”

寶寶有時因為不擅表達,所以只能用喊叫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希望你能幫助他。如果你用更大的分貝讓他安靜,不僅會讓他沮喪和失望,還有可能讓他以後都不敢、不願意告訴你他的需求。

比較合適的做法是,用溫柔的語氣和正常的音量告訴寶寶,這樣說話媽媽不明白。然後鼓勵他用簡單的話告訴你他的需求或情緒,或者幫他說出他想說的。“寶寶是不是覺得無聊啦?”“是不是要媽媽幫你拿什麼呀?”教寶寶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溝通,要比讓他安靜更重要。

● “不要玩媽媽的手機” VS “寶貝,把手機給媽媽,你玩這個好嗎?”

當寶寶搶走你的手機(或其他東西)時,要說服他還給你是很難的。但如果拿一樣有意思的東西和他換,就會瞬間容易很多。要是手邊沒有什麼吸引他的東西呢?那就試試和他一起做些什麼。

年糕小時候也對手機感興趣過。這個能發出聲音和亮光的小黑盒,對他來說簡直太神奇了。每次年糕拿走手機,糕媽就會對他說,“寶貝,把手機還給媽媽吧,我們一起來讀繪本。”這時,小傢伙就會瀟灑地扔掉手機(沒錯,是用“扔”的),然後屁顛屁顛地到我這裡來。他不僅沒有覺得我搶走了他的東西,還很開心可以和媽媽一起玩呢,小孩子就是單純。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賈靜雯把女兒推到地上,這樣對孩子說“不”最有效

其實和寶寶說話沒有那麼難,你要做的就是多一句解釋(為什麼不行),多一句建議(可以做什麼);做他的盟友(我們一起做),而不是上帝(我不准你做)。

試試糕媽的法子,相信你也會體會到,“哇塞,能和寶寶講道理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