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作为全国首个跨江、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开发区,10多年来的南北融合、跨越发展,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联检大楼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7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恳谈会”上,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共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达63亿元。

恳谈会同期,园区还举行了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光汉科技、双江能源两个项目正式开工,光汉科技项目总投资9900万美元,建成后可年产40万只基站天线,预计年销售收入10亿元;双江能源项目总投资5.5亿元,年生产变压器油10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8亿元。

此外,大明金属科技项目和东方能源润滑油仓储项目两个项目竣工,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120亿元和20亿元。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无中生有创造“飞地经济”新模式

滔滔长江,划出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理概念,苏南富庶,而苏中、苏北相对落后。隶属于泰州市的靖江位于苏中,而一江之隔的江阴隶属无锡市,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如何消除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江苏寻求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发展的路径。

15年前的8月29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正式揭牌。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意识到长江岸线的巨大优势,率先吹响了“沿江开发”的号角,并将此作为新世纪头20年的主导战略,长江北岸的苏中各市因长江岸线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江苏省提出“跨江联动”战略,希望以此缓解苏南、苏中、苏北严重的经济失衡局面。“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位于靖江市南侧,地处长江下游,北倚苏中平原,南濒浩瀚长江,处在国家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T”字型的交汇点,是浦东开发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拥有11.1公里的对外开放岸线,首期启动区面积达8.6平方公里。

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审,明确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自获批至今的10多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人大力弘扬“敢于争先、勇于领先、矢志率先”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征、时代特色、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10多年来的南北融合、跨越发展,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作为全国首个跨江、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开发区,园区在管理上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联动效应上实现新提升。在无锡、泰州、江阴、靖江的发展大局中,园区寻找新定位,探索新机制,展现新作为,积极争当区域互补的先导区、跨江融合的实验区、南北联动的示范区,不断推进跨江联动开发事业迈上新台阶。

在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江阴、靖江两市追求跨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一举动,开全国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在江苏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据了解,江阴市政府在园区设立了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和港口事务局,负责园区的投资、建设、管理和招商等工作。靖江市政府在园区成立了办事处,负责园区范围内的社会事务和开发建设的协调工作。园区还成立了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中心由招商部门牵头,将规划、建设、环保、国土、税务、工商、港口、消防等多个部门的服务优势进行优化整合,努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联动效率,提升开发建设水平,园区不断探索和创新联动开发管理体制。在“投资、管理以江阴为主,土地、劳动力和环境配套以靖江为主”的联动运作模式下,基本形成“多头进入、一头管理”的管理框架,并实现了投融资模式从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开始向财政、社会、市场、信贷共同支撑的多元化模式转变,实现了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统筹安排和适度分离。

政策扶持、机制创新是推进园区共建的重要保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成立后,两地两级政府大力创新政府管理、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行政管理和资源配置权限,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园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园区一级财政,加大税收返还,规费除了省级以上的费用一律不收,留给园区滚动发展。园区还形成收益共享机制,对园区共建方有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允许其享受合理的利益分成。在资源分配上全力以赴,凡是政府能够调控的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先给园区。

联动开发,推动南北融合发展业绩骄人

园区成立以来,江阴、靖江两地的跨江融合、联动开发,突出先导性、支柱性,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和强带动力。

江阴、靖江的经济融合不仅体现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的发展成就上,15年来,在联动开发的带动下,江阴、靖江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全面融合,大量的苏南企业到靖江投资发展并取得了成功。

据了解,这种融合范围甚至扩大到了无锡、泰州两个大市。靖江经济开发区的华菱锡钢、安泰动力、无锡电缆等主要建设项目均来自于无锡和江阴,扬子木业项目来自于张家港,泰兴市的重大项目鑫福船厂也是江阴的新扬子造船投资建设的,江阴企业的投资步伐甚至已经扩展到了如皋、兴化等苏中腹地。实践证明,自2003年从政府层面启动的联动开发体现了极强的生命力,现在已经演变成市场经济的自觉行为,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在联动开发中得到了快速融合。

15年来,园区成功打造出中国民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和“特色冶金—机电—汽车零部件—特色车辆”、“特色冶金—钢结构—船舶修造”两条产业链,船舶、汽车零部件、特色冶金、机械装备、重钢结构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和央企项目集聚的态势基本形成,打造了“五个国内第一”:最大的集装箱船、最高建筑的钢结构、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线缆、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桥钢箱梁、最高强度的系泊链。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江苏中泰桥梁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靖江两市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基地的联动开发,为加快南北产业转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苏南资本的带动下,靖江大招商、大投入、大发展的格局开始呈现,经济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靖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2亿元,是2003年的9.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9亿元,是2003年的13.9倍。靖江市连续多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泰州市名列第一,全国百强县(市)排名跃居第36位,成为苏中经济发展的典范。

近年来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主动对接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总布局,积极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战略,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并行、内外开放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在改革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在新一轮跨江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下,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扭住产业发展这个龙头,紧抓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主线,促进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产业布局从零散向集聚转变,形成以船舶及配件、高精钢构、冶金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和港口物流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致力构建“一龙头+一链条+一基地+一品牌”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临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现代物流基地。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江苏东方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经济发展稳中有好。预计全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75亿元,增长20%;工商开票销售360亿元,增长28%;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3亿元,增长25.9%;固定资产投资16.76亿元,增长10.9%,其中工业投入9.6亿元,增长15.2%,服务业投入7.16亿元,增长5.6%;限上零售额4.6亿元,增长10.1%;到账外资5000万美元,增长491%;港口货物吞吐量1764.5万吨,增长12%。园区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健的发展态势。

截至到目前,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已累计引进超亿美元(超10亿元人民币)项目17个,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达7.96亿美元,批准设立各类企业684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20.15亿元。目前,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累计“三个一批”项目23个,总投资约113亿元。其中,园区共有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15.7亿元,拟建项目10个,总投资57.3亿元,重点意向项目10个,总投资40亿元。

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园区的一项重要职责。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园区牢固确立“联动为民、开发惠民、发展利民,为靖江人民做事、为江阴人民争光”的工作理念,把园区百姓的福祉作为联动开发的根本动力。园区在加快开发建设的同时注重民生的改善,先后投资1.5亿元建设了园区水利枢纽工程,幼儿园、小学、中学,垃圾中转站、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民生改善工程。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滨江小学园区分校效果图

在社会保障上,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加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园区企业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和通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有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园区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着力为优抚、困难、特殊三大群体做好服务,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为使社区建设扎实开展,园区还在社区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同时推进党建微格化管理,各类矛盾纠纷大多化解在基层。

瞄准新机遇加速融合谋求更好发展,向千亿级园区迈进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过高速发展,也经历过低位徘徊。在2013年园区联动开发满十年之后,相关政策的停止、两地政府的犹豫和观望,也对其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是在沿江大开发背景下于2003年成立的,之后成为南北联动开发的一个典范在全省复制,陆续启动了44个南北共建园区。

作为全国首个跨江跨区域联动开发的园区,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在很多领域实现突破:行政区划、考核体制、现行的部门管理体制等等,这种新型的跨区域的竞合关系,形成了耀眼的示范效应。

靖江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靖江从2003年开始的十年间财政收入增长了14.8倍,工业园功不可没。而对于开发强度逼近40%的江阴而言,联动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靖江园区经济指标在江阴、靖江两市的占比最高峰分别达到7%和20%。

扬子江船厂跨过长江,沿着3公里岸线建设了新扬子造船,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转型提升,年缴税收曾高达16亿元。在几年间,靖江园区打造出造船、冶金新材料、重钢结构等产业集聚区,并成为中国造船基地和重钢产业基地。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2017年4月26日和11月23日,江阴、靖江两市高层史无前例地召开了两次联席会议,直面有关园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标志着两市对园区的发展有了超前的重视,两地联动已形成了常态、高效、协同机制。

两地联席会议的恢复,则源于当地敏锐地捕捉到了“扬子江城市群”战略的发展机遇。2016年,省党代会提出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园区相关负责人说,跨江通道建设之后,必将加快沿江八市融合,江阴-靖江园区应该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域。

在两地联席会议上再度确立了“合作共建”的共识。两市商定,联动开发协调委员会每半年举行一次例会,一年两次。运作机制上,园区年度新增融资计划执行两市各半承担的原则。而行政机构的职级一事,也首次被正视。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园区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全省45个南北合作园区中,只此一家没有实行副处级建制,远不适应当前开发建设的需求。为此,两市将共同向上争取协调,尽快解决行政职级问题。在会上,首次将园区“同样享受江阴、靖江市委出台的相关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激励政策”这一点,正式写入了两市联席会议纪要。

园区发展的核心字眼,也由原先的“联动”变为“融合”。两市达成共识:要引导江阴、靖江产业的协同配套集群发展。园区相关人士表示,在目前造船、钢结构等龙头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势必要进一步打通两边的资源,集聚配套企业,建链、补链、强链,打造区域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园区有国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完全可以探索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江苏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先行军。

长江边的不寻常试验:一个跨区域合作典范的这15年

园区CBD效果图

在联动开发协调机制重启后,更广意义上的融合也开始布局。园区在人员的融合上,将形成双向挂职长效机制,科级干部层面的由江阴、靖江两地协商安排。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上议事日程。困扰江阴多年的黄田港、韭菜港搬迁问题,年内将圆满解决;规划中的过江隧道、常泰高速和盐泰锡宜城际轨道交通特别是江阴靖江公铁两用过江通道等将加快建设,两市还将携手共同推进两地车辆优惠来往江阴大桥一事。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抓住了沿江大开发的第一次机遇,取得了今天的骄人成绩。面对时代浪潮,园区还将紧紧抓住沿江大融合的第二次机遇,全力以赴打造全省跨江融合发展的先导区、试验区、示范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