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江南春信梅先赋,休道春迟。

映竹开时。姑射仙人雪作肌。

青楼且莫吹羌管,留劝金卮。

折取高枝。香满名园蝶未知。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昨日立春,万物复苏,农事开始,恰巧又逢第二十三届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不待开遍漫山遍野,一年一次的赏梅之事便开始了。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是遗留了江南的风雅和秦淮女子的才貌,金陵多梅花,街边庭院,总能偶见一株,更别谈那成片成片如烟似云的了。

明孝陵梅花山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誉,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花木区,栽培了大片梅花,后来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多,如今的梅花山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4万余株梅树。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目前梅花开放状态

梅花山梅园以品种奇特著称,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南京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中国梅文化中心,已连续作为“南京国际梅花节”主会场。

今年梅花山的早花品种正在逐步进入始花期,目前开放的品种主要有江梅品种群的单瓣早白,朱砂品种群的粉红朱砂,宫粉品种群的南京早红,黄香品种群的南京复黄香等,主要分布在梅花山南坡、明孝陵4号门内以及梅花艺术中心等处。

古林公园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古林公园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据史载,古林寺最早称观音庵,为梁代高僧宝志创建。

南北朝时,古林公园一带广植海棠与梅花,风景秀丽。每当早春,梅花盛开,娇蕾多姿,花香四溢。有安徽仕人鲍元,来此赏花,因鲍母小名梅,故见梅而拜,并捐资建“拜梅庵”一座,以缅怀慈母情谊。从此,古林梅花名噪一时,赏梅者络绎不绝。惜此庵早毁。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梅花岭位于公园东边山岭脊部,濒临虎踞北路。岭上栽有百余株苍劲挺拔的高大雪松,数百株各类春梅。沿岭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腊梅。腊月隆冬,组成一幅自然松、竹、梅岁寒三友画卷,堪称一绝佳景。岭巅建有晴云亭,面积30平方米,仿古典园林钢筋砼结构,两边建有石座,供游客休息。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每到梅花节,南京古林公园就会举办“梅展”。 该公园通过引种栽培,有小绿萼、桃红朱砂、残雪、大羽、佐桥红等60个优良 品种,近3000株梅花对外展出,该公园还在大门假山中设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览,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艺术盆桶百余盆,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到梅花艺术的深刻内涵。

雨花台梅岗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东晋梅岗,又称梅岭岗,东晋初期,胡人压境,都城南迁,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屯营于此。为了纪念梅赜将军的高风亮节,后人在岗上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到明清时,这里已形成梅海,与钟山脚下的梅林成为南京东郊、南郊两大赏梅胜地。

为重振梅岭雄风,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此复建梅岗,由“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曲廊”四部分组成,曲折幽深的长廊与周边的千树梅花相映成趣,成为南京市的重要赏梅之地。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雨花台梅岗位于雨花阁后山坡,曲径通幽,深藏于树林中。这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山岗背后,还曾是东晋名相谢安墓的所在地。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雪映山眉紫,烟消树顶圆”。如今的雨花台梅岗隐没在葱郁山岭之中,成了幽香僻静的赏梅之地。风霜雪雨之后的雨花台,古韵犹存,英姿焕发,笑迎八方游客。“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了理想和信念而赴汤蹈火的精神,正如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跳动不息的火炬,永远指引和激励着后来者前行的步伐。

江南春信梅先赋 择期看尽金陵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