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小镇原名“富土”,经江南才子的拆分成了“同里”,

没了张扬骄傲,多了水乡的韵味绵长。

含蓄的名字、温婉的人家、柔美的时光,

在低吟,在浅唱,在向你讲述一个冬日里的温柔乡。

作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同里始建于宋,时至今日已有千年的历史。古镇内河流纵横交错网状分布,家家户户临水通船,由于历史上这里少遭灾祸,镇上的旧时建筑保存完好,整个古镇保持着古朴错落的精致结构,每一步景都似一幅水墨画。

同里如清晨的轻烟,若隐若现,久远故事,欲说还休。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曲折幽深穿心弄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诗人戴望舒为江南狭窄阴暗的巷子镀上了丁香色的忧愁,增添了属于爱情的浪漫。多少人循着诗人的脚步在阴雨绵绵的江南小巷中,撑一把油纸伞徘徊,让自己走进诗人的画中,只为和心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一次擦肩的邂逅。

幽深逼仄,狭长神秘,是穿心弄给人的第一印象。站在弄口向里张望,谜一样幽远的巷子瞬间击中你的身心,让你不自觉的打个寒战,心也缓缓地静了下来。独自一人迈着轻缓的步子走进这只有一人宽的江南雨巷,就像掉进了另一个世界。

静坐茶馆观百态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同里有不少的茶馆,选一个有历史记忆的老茶馆,把自己融入这宁静水乡的灯火阑珊。

坐落于同里史上前八景之一的“南市晓烟”景致之中的南园茶社,堪称“江南第一茶楼”。关于茶楼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可供客官听一听。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南园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馆”,建于清末(1898年),据传一对捕鱼的夫妇,结婚多年不得子,就隔三差五地跑本地一庙“罗千墩”(罗星洲)烧香,并承诺得子后就造茶馆施恩于众人。也许真应了“心诚则灵”一说,不久那对夫妇就喜得贵子,为求得孩子的平安,虔诚的捕鱼夫妇,竭尽全部钱财,在当时古镇最闹猛的南埭,建造起了一幢两楼两底的茶馆,座落在同里鱼行街南头,四开间门面,全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门面是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并以孩子“福安”的名字,称茶馆为“福安茶馆”。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一场烟雨半日闲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遇上江南梅雨季节,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算得上是一大幸事。在同里这样的地方,玩乐必须配上雨水才会更加完美。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雨季,计划一场烟雨同里之行,让旅行更加美好。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雨季的同里格外静谧,可以挑选一家有格调的书店,伴着轻音乐时而看着窗外的雨发呆,时而翻一翻手中的书,仿佛文字都有了灵动的韵味。也可以去逛逛老街,或是走桥穿巷,撑着雨伞,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让躁动的心瞬间变得宁静,时间也像定格了。

如果是绵绵细雨,一定要去坐一坐手摇木船。“小桥流水乌篷船”,细雨绵绵,轻柔地落在脸上、船上、水面上,整个心都被这样的雨水融化。

遇见小镇|同里 人家尽枕河 冬日温柔乡

江南的湖泊与湿地,鲜活了这一方水土。

古木葱茏的明清建筑,见证了这里的似水流年。

恬淡悠然的同里人,还似当年一般守着这里的岁月静好。

同里——以自然之名留存千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