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農民該不該退休?

用戶3708573182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農民該不該退休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現在已經21世紀,同為勞動者的其他職業可以退休,自然,

農民也應該可以退休!可實際情況卻完全不一樣,農民退休這個問題在現階段是很難成為現實的。原因如下:

雖然國家不斷加大在農村的扶持力度,例如新農合、養老金等政策!但是我們還得承認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仍舊非常大!而且現在種地的收益也不是很高,可能種了一輩子地,置辦完自己子女的事情之後,基本上算是身無分文了,如果真有退休,那麼在退休之後,沒有了經濟來源,只靠著微薄的退休金過活,恐怕很難!就算種地的收入不高,但比起退休金來說,也算過的去!除此之外,我們都知道那麼為我們國家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糧食!可是,我們在看現在的農村,大多數還在種地的都是老人,基本上沒有年輕人種地。這些老人很多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可一旦他們退休了,那麼將要面臨的就是大量土地荒廢,對我們的糧食安全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綜上,現在社會的農民應該退休,但是不可能退休。或許再過幾年,隨著農業的不斷髮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再那麼強大!國家對農村老人也有更多更好的保障政策的時候,農民一定會迎來退休的!到時候再也不會有養老難題了!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民到底該不該退休,爭論了好久都沒有結果,國家這些年來也確實對農村農民解決了不少問題,象社會養老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等,但是和市民的比較還是有差距的,儘管這些惠農政策的出臺,還是解決不了大多數農民的基本保障。
但是農民朋友們相信政府會徹底解決這些問題,農民退休也一定會實現的,政府不會洛下一個農民的。

這僅是我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意見,有不當之處提出批評,謝謝大家的關注。


XGC上善若水

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農民該不該退休?

按規定來說是應該退休的,可實際情況是農民到去世的那一天也退不了休。為什麼說應該退休呢?


一、從土地的屬性來看,農民是應該退休的。大家可能都會說農民擁有土地,可我們從承包關係來看,其實農民是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土地的,農村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是屬於村集體,而村集體又屬於國家,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只是一種承包的關係,也就是說:國家聘用農民種糧,但如何種糧收入如何,工資保障、保險等等就完全沒提了。這是不是就相當於一個企業請工人幹活卻不管工資?


二、耕地用途被限制、只能種糧不能用作其他工業生產,那就得保障農民的退休生活。國家將耕地交給農民管理,可又不準農民隨便開發利用,這樣就限制了農民利用耕地賺錢的途徑,既然有限制,就應該保障農民老了之後的生活,農民也該享受到退休的待遇保證。

當然農民的實際情況畢竟牽連太大了,有很多不完美之處也是理解的,如今農民也越來越富裕,國家也給予了很多的保障,

如醫療保險,60歲的農民住院看病基本不用花錢了;養老金髮放,滿60歲的農民可每月領取七、八十元一月的基礎養老金,雖然不多,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這種保障能力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農民也相當於退休了,大家說是不是?


海川一農人

農民的貢獻大體有二個方面:首先,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曾是以人海戰術做過修水庫、修電站、修公路......的事情,這一件件的事情說明了他們為國家工業、農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次是從責任田承包到戶至2000年間,農民每年都按“一乾二淨三飽滿四無蟲”的要求完成公糧、水利糧任務,這也是農民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一大體現。

農民的貢獻國家領導不曾忘記,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的國家政策開始向農村傾斜,從農民不用上交公糧到種田有補貼政策出現,再到新農合等等政策出臺,讓農民得到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處,真期待國家讓農民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那樣才是農民老人的退休待遇。


荔浦青山

對於現在的社會,進入21世紀了,農民該不該退休?我的觀點是,當然該退休。農民和城市工人,事業單位員工,國家工作人員(特指公務員),說到底都是勞動者,不管做什麼工作,大家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為了中華民族的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那,為什麼到老了,做不動了,國家就對農民這一群體沒有一個好的說法呢?誠然,現在的情況是有所好轉,但比起城市的企業員工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農民60歲之後一個月只能領一二百元的比比皆是,而且這也是需要一點前期投入的(最早個人投保4500元,後來漲到7500,現在要9000),這是最低檔的保險,有什麼辦法,誰上咱農民收入低沒有錢呢?當然了,我們可以說,城市工人單位員工自參加工作起就開始按照規定交納社保,累積到退休時,交納的費用也是很可觀的,所以才有退休後的相對高一些的退養金,反觀農民,他們是沒有這一筆的投入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也並不意味著農民60歲之後就該沒有收入,就該靠自己在能夠勞動時的積餘或者靠兒女去度過下半生。其實,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對農民這一塊的養老國家已經開始關注,重視,並有政策傾斜了(即農村社保),只不過這一群體太過龐大,國家目前的財力還有限,所以補貼傾斜的力度還不夠大,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財力的增加,農村政策的實施,農村會越來越好,農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農民的保障也會越來越完善。相信我們農民也會有退休一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潮汐206773136

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我認為農民應該退休。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農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保證了我國的糧食安全。就憑這一點,也應該讓農民退休,享受幸福晚年生活。同時,建國初期我國經濟力量基礎薄弱,底子薄。國家選擇農業支持工業發展。現在的80後應該還記得小時候家裡交公糧的事,家裡打下糧食把好的交給國家。而且種地還有農業稅,雖然錢不多,多年累積下來也不少。

其次,人老了之後幹農活很吃力。農業生產基本上都是體力活(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還相對較低),而且工作環境比較惡劣。人老了之後還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對老年人的身體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如果農民不退休,很可能就是活到老幹到老了。

最後,雖然國家實行了農村養老制度。但現有的養老金太少,不能滿足生活需求。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農村投入,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金,讓他們安度晚年。


首都農業人

對於現在社會來說,農民該不該退休?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年是廣大農民為了改變貧困生活環境,紛紛到城市打工,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貢獻給了城市,為城市繁榮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彪柄千秋的貢獻,他們冒寒霜,頂烈日,天當帳子,地當床,風餐露宿,建起了高樓大廈,造就了中國的無數富翁,他們所創造的社會財富足以為他們的在生之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現在五零後,六零後的農民工正在失去勞動能力,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責任,有義務為正在步入老年的農民工養老問題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同時國家也應統籌考慮農民工養老問題,特別是對違反國家勞動法,沒有為農民工交納養老保險金的民營企業進行全面調查,依法追繳應當交納的養老保險金,充實國家社保資金,解決老一輩農民工養老問題已迫在眉睫,這也是工業反哺農業的必然選擇,因為社會財富積累是靠千千萬萬勞動者流血流汗得來的,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尚善心安

我覺得農民應該辦退休。

幹農業也是在為國家做貢獻。農民和工人相比,貢獻的東西不一樣罷了。打個比喻;工人好比是一輛汽車,那農民就是汽油,誰也離不開誰。汽油離開了汽車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汽車離開了汽油,什麼也不是。就不能動了,也不能為人類做貢獻了。農民是給工人供應物質糧食。工人只有吃飽了才能工作,工人才能為國家制造產品。這樣看來,農民和工人是一個概念的。都是國家的主人,年輕時都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到老的時候,農民和工人一樣,都應該享受到退休待遇。 讓農村的老人也享受到國家的好政策,晚年過上幸福的生活。使他們的人生也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中原好小夥

回答悟空:上世紀奮鬥了半生的農民,現在都年老了。他們像懈了磨的老牛老馬是該殺掉還是退休養老???無人過問,同樣種地人和工人區別怎麼就這麼大呢??如果說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無嘗地平整土地,根治海河植樹造林給我們貧困的國家創造了更多價值!塞罕壩人從六十年代開荒植樹,現在樹木美他了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他們應該不應該當老了拿點養老金?我是過來人感覺對社會不虧欠什麼,只是苦了半生,而無有享受的結果。老人就像傻駱駝,只是默默的奉獻著……



民農歌者

退還退休是農民自己的事,但60以上的農民應發退休金的,以前農民要交公糧的,再之後交統籌,至於糧食補貼就是近幾年的事,中國原是農業大國,農民曾是國家的支柱,他們曾是國家發展的保正,現在國家富強了,他們老了,難到被抱大的孩子把養育他們的老人拋棄了嗎,當時的工人,教師等不是人人不原幹,那是神仙的位子,誰搶到了。按現在擁有的工薪分配,農民的退休金應是普通工人退休金的平均值,約2000左右較合理,不要忘了,農民永遠是國家的基石,不要國強一些就把基拋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