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从“梗着脖子拒不认错”到“低头道歉”,一个洗稿起家的自媒体180度转变的前前后后,你怎么看?

事件回顾:

5月24日媒体报道,腾讯topic基金 (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科技自媒体“差评”。

原文对“差评”的点评可谓是犀利无比:

对腾讯的行为更是一语中的:

一时间,自媒体蜂拥而上开始批评腾讯和“差评”,绝大多数的观点都是支持“三表龙门阵”,认为:谁都可以投“差评”,唯独腾讯不能投!

一边是腾讯的专业稳重,应对得体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但情急之中难免也有疏漏,有情绪,有苍白的辩解。比如第2条,不管topic基金占股有多小,对外人来说,只要是腾讯的团队,投资“差评”都属于腾讯公司的行为,无关乎大小。

第3条中提及的“违规处理立场”虽然态度上过得去,但本质跟第1条相似,是一个标准或定义的问题,怎么才算是洗稿?没有规定,也很难判断。怎么才算是违规?洗稿是否已经就是违规?

可见,公关之难,而要做到滴水不漏基本就是奢望。言多必有失,说的越多暴露的越多,上策就是少说为佳。

这一点,腾讯老大马化腾可以说是深谙此道,5月24日他在朋友圈的回应堪称无可挑剔了。既认可了topic基金是腾讯的一个业务部门,也指出了问题。言外之意,接下来要做好“尽责调查”,然后给出一个答复。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从之前的“腾讯没有梦想”到此次“腾讯没有价值观”,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走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对腾讯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而从价值观上说事更直接更落地。正如“三表龙门阵”在文章所说,有没有梦想,是关乎“梦想的定义权”,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如果说“腾讯没有价值观”则是直击腾讯要害,可谓一打一个准。

被捏住了软肋的腾讯能否真的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就此放下,撤回对“差评”的投资呢?

显然,腾讯的尽调有了结果。“差评”从开始死扛,拒不承认抄袭、洗稿,到最后还是低了头道歉认错,不过确实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台阶”——不懂传统媒体的规矩。

一边是“差评”从死扛到低头道歉的180度转变

在腾讯尽调的期间,出于好奇笔者重新关注了“差评”,看了下他们的自我辩解,可谓是义愤填膺,委屈无数,连发6条推文激辩。期间还把与知名科技自媒体人霍炬打官司的判决结果也晾了出来,以证清白。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当然笔者是不会只看一面之词的,还要看看投诉者的心声。Pingwest的一篇文章《差评君、陈杨辉和千千万万的抄袭号们,请捡起你们的羞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过几处“抄袭点”,“差评”到底是不是抄袭者,笔者心里有了七七八八。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差评”道歉,“先洗稿后洗白”腾讯会撤吗?

从截图来看,“差评”直接复制采纳的字数并不符合“抄袭”的标准,如果全文复制内容的比例也不超过15%,也不符合“抄袭”标准。但从道德来看,无可否认的是“差评”确实是“抄袭”了。实际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摘取,恐怕只有“差评”自己最为清楚了。

实际上,从“差评”道歉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其承认了“洗稿”,但却可以挽回不少分数,如果能够一直这样走下去,是金子就会发光,不是腾讯也会是别人投资。

于读者而言,什么才是自媒体风格?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口语化就是自媒体,有人认为不拘一格就是自媒体,还有人认为逻辑不讲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是自媒体.......笔者认为自媒体是“规矩保守,观点独特,风格自由”。

但于腾讯而言,只要不想与“抄袭”产生关联,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不投资“差评“,因为“差评洗稿”起家这一事实永远无法改变,只要腾讯投资,就意味着认可了自媒体“先洗稿后洗白”的路径。

据独角鲸科技消息,2018年5月4日,麻瓜科技工商资料已经变更,深圳市腾讯创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创业)已经成为麻瓜科技的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不详,但在12个股东中排位较为靠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