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中高層主管都比較隨和,反而基層主管都比較嚴厲?

互動話題專欄

我們常說越是厲害的人,態度越是謙和;而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容易發脾氣。這在管理中也是這樣的吧。中高層主管覺得隨和才能更拉攏人心,況且他們也是從基層上來的,瞭解大家的不容易。

其次是因為中高層主管的權力比較大,而低層主管的權力比較小,即使低層主管想要幫助你,但是沒有權力。假如你的工作沒做好,低層主管放過你了,他的主管未必會放過他。所以,底層主管看起來比較嚴厲,這都是現實所迫。

最後,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態度。中高層主管不管你,他們好不容易見到基層員工幾次,自然是態度和藹。即使是發現你們工作上有失誤,也是告訴你的直接領導,讓他們來管教你們。所以,之前有個問答很火“下屬打碎了公司的玻璃,大領導安慰他,但是讓我給員工說要賠錢,我該怎麼辦?”高層管理人情賣了,但是難題留給了基層領導。

領導都是對自己直接管理的人員嚴厲,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員工才會聽自己的,做事才會有效率。還有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一個公司總要有人看著很好,有人很壞,不然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公司很冷血,沒有人情味。

其實基層主管也不一定都是嚴厲的,中高層主管也不一定都是對基層員工溫和的,這也要看人、看情況。比如說我的一個同學在物流公司上班,他的主管就對他很好。另一個同學在銷售部門上班,他的主管對他也很好。

綜上所述,在職場中,多數中高層領導對員工比較溫和,可能是因為他不是直接管理你的,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什麼失誤被他發現了,不是很大問題的,他會告訴你的直接領導,讓他來處理。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這是職場上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存在即合理,既然普遍存在,那就相當合理。合理之處在哪裡,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拆分成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麼說直接領導很嚴厲是合理的?其二,為什麼說高層領導比較隨和也是合理的?下面就分開進行簡要討論。

1、為什麼說直接領導很嚴厲是合理的?因為這是工作需要。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基層主管及其所帶領的團隊,一般都處於商業競爭的第一線,註定的作風就是奮力拼殺,如果平時不嚴格要求,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在競爭中失敗,被對手團滅。就像戰爭影片中的情景那樣,戰場裡前線上的班長、排長,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時,他們對士兵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甚至殘酷的,但從來沒人說他們做得不對。

部隊裡流行一種說法,“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越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平時的訓練越是嚴格。放到職場上也是一樣,越是能力強大的團隊,平時的管理越是嚴格。基層主管對員工嚴格要求,其實是在鞭促員工成長,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嚴要求,基本上很難達到高標準。

另外,普通員工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對公司的願景、價值觀、使命感等虛頭巴腦的東西看得不是那麼重,倒是對實實在在的獎勵和懲罰比較重視,這也使得基層主管在管理方式上偏向於簡單粗暴。業績突出的,就獎勵;業績不行的,就懲罰。這樣的風格,當然就會給人很嚴厲的感覺。

2、為什麼說高層領導比較隨和也是合理的?因為距離產生美。

在職場上,“越級管理”從來都不受待見。一名普通員工,越級向上彙報,是很不妥的;同樣的,高層領導,越過基層主管直接管理員工,也是不妥的。一個人能走到高管的位置,對這類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定認識的,因此不是危急時刻,高層領導是不會越級管理員工的,他們對員工一般來說都是客客氣氣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高層領導不嚴厲。以前我看過一個例子,說某企業高管,在早上上班的時候都會守在公司大門口,向每一位員工問好,即使是遲到的員工,也是滿臉笑容,甚至主動詢問“今天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事才導致遲到”。可是,回過頭就把遲到員工的直接領導叫到辦公室,一頓痛斥,嚴厲懲罰。

可見,高層領導也是很嚴厲的,只是他們只會對自己的直接下屬嚴厲,不會對下屬的下屬嚴厲。在高管的理解裡,管理基層員工,是基層主管的事情,自己越級管理是不對的,有可能把小問題複雜化,不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

3、無論何時,切記一點,在職場上,自我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明白了上述的邏輯,就不要因為直接領導對你嚴厲而去怨恨,嚴厲的領導是你成長路上的助推器。也不要因為高層領導對你客客氣氣而驕傲懈怠,他們對基層員工都是很客氣的,並不是對你青睞有加。只有當你的能力越來越強,做出的業績越來越好時,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


陳向東

那不過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罷了。

我認識一個國企的副總,他對普通員工非常和善,去車間檢查工作的時候,好像跟每個員工都很熟,見了誰都是熱熱乎乎的,臉上永遠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發現了問題,也不會當場指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所以,底層員工都說他是一個好領導。可是,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對手下的中幹管的挺狠的,開會的時候經常把中幹罵的狗血噴頭!與在普通基層員工面前對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我在國企和私企工作多年,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與段長/線長、班長打交道。不容否認,很多基層管理者作風粗暴,對員工挺狠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國企的時候,有一次車間出點事故,我們按文件要求考核車間300元。其實,這點錢不多,幾個責任者分攤一下,每人也就是幾十元!沒想到,有一個員工來辦公室找我,希望能法外開恩!後來一瞭解,我大吃一驚!我總共考核300元,可是段長考核每個人2000元!那時,生產線員工每月工資才1700元左右,也就是說,人家的工資都不夠扣的!太TMD狠了!

為什麼高層對員工隨和,而基層主管都比較嚴厲呢?

一,高層為什麼對員工隨和?

首先,高層領導跟普通員工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且身份差距巨大,領導沒必要跟一個普通員工一般見識。

然後,高層領導都懂得為官之道,基層員工的管理是基層管理者的事,自己只要管好手下的中層幹部就好了,這是組織原則問題。

其次,大領導都知道,直屬中層幹部,怎麼罵都沒事,因為他們考慮自己的官帽。而基層員工不太好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搞得自己下不來臺。

二,基層主管為什麼對員工比較嚴厲?

首先,需要立威。基層員工不好管,如果不嚴厲一點,隊伍不好帶!

然後,很多基層主管都是從生產線操作工成長起來,有的文化素質不高,不懂得什麼管理。

其次,做人膚淺,當個小官就忘乎所以,正所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管理那點事

這是個職場存在的普遍問題,我認為其原因主要是:

一,中高層主管他的立威對象是下層分管,沒必要在職工面前顯山露水的,況且他們與底層職工見面機會也是少得可憐,而且當他到下層來調研或是考察時,下層管理為自已在領導面前有個好影響,所到之處,早已準備得妥妥貼貼,一派祥和,生機勃勃的氣象了;在這樣一個喜氣洋溢的氣氛裡,誰又還會是愁眉苦臉,而不是和諧可親呢。
二,中上層領導,既便是底層職工有什麼不悅之事反映到自已面前來,自已也不是他們的直接領導者,既便反影問題使自已確實惱怒,或是覺得就是無理取鬧,這種得罪大多數人的事,也沒必要自己拋頭露面,下面不是還有分管嗎?在說這種事情想管也只要把分管叫來訓斥就夠了,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敷衍了事。

三,基層主管面對是龐大的職工群,文化與素質參差不齊,要整合他們只以和善是往往不夠的,為了整體利益,有些事還真的得來個殺雞敬猴,以敬效憂。

四,基層主管本身素質也不會高到那去,處理問題容易喜怒於色。他一方面要迎合上層領導,一方面又要維護好自已的即得利益;又要壓制下層職工的一些反叛心裡。在這樣一個夾縫裡求生存,註定他做人就必須要有兩面性,在職工面前表現的是嚴厲,甚至是很不通情達理;而在上層領導面前又是那樣的畢恭畢敬。五,其實,這一切的表象都是權力終結者們的用人之道,人們眼裡所看到的嚴厲與隨和都只是職場中的一個假象而已。


度言秀119671231

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工作環境作用

中高層的主管由於有更大的權力在手,往往能夠做到不怒自威,即他本人的權威只需要一個頭銜就能讓屬下服從,而基層主管由於每天面對的都是基層員工,根據“給英雄刷馬桶的傭人覺得英雄也是凡人”這一原理,基層員工往往覺得基層主管沒什麼了不起,管理困難的情況下,基層主管必須用嚴厲來彌補管理效果。

同時,中高層主管要解決的戰略謀劃問題,基層主管是接觸不到的,基層接觸的是最具體的問題,其中的複雜程度往往難以想象,長期在這樣處理複雜事物的第一線,再好的脾氣都有可能會被磨得暴躁。

二、個人品性使然

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麼其實題目中有因果倒置的嫌疑——你可以理解為,正是因為一些主管的品性脾氣不是很好、能力不是很突出,所以才一直留在了基層無法得到提拔。而無法得到提拔又進一步加劇了他們脾氣越來越壞,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三、企業形象要求

相比基層主管來說,中高層的主管牽扯到企業的形象問題概率較高,在電視媒體上露面更多,如果跟基層主管一樣嚴厲難免會敗壞團隊形象,不利於營造良好的輿論口碑。

最後,充分理解你的領導,將重心放在做事上,不論他嚴厲與否,用自己的成績去說話,讓他心服口服才是上策。

名片:牆笑裂
搓衣板上練劈叉的職場探索者,外逗慧中,讓小牆教你做職場上打不死的小強。

牆笑裂

這是一個工作目標管理、期望管理、patronize心理的問題。

1)工作目標管理

基層主管的對下屬的要求來自於他上級對他的期望,但上級的期望是什麼是很難量化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只能去猜,這種情況下,只有對下屬狠一點再能保證不令上級失望,比如其實他上級只要70分,但他猜不到,就只能要求自己下屬做到90分。

而中高層主管清楚知道目標和及格線是什麼,他們有大的容忍空間,所以對基層員工會更加包容。

2)期望管理

中高層主管已經身處高位,看問題會開闊很多,他們知道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樣的事,對基層員工自然期望比較低,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自然會溫和很多,單基層主管,他所接觸的只有基層員工這個層面,基層員工的好與壞都看在眼裡,所以會去比較誰做得不好,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3)patronize心理

英文中有個詞叫patronize,很多詞典都翻譯成“傲慢”,但其實是不對的。看柯林斯詞典就解釋得很好:

If someone patronizes you, they speak or behave toward you in a way that seems friendly, but that shows that they think they are superior to you in some way.

中文的意思是,表面上他看上去客客氣氣,實際上是因為他覺得他“高你一等”刻意展示出來的一種高素質的表現。

最低級別暴發戶總是想要通過炫富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

高級別的展現優越感是展現自己的高素質,比如待人和藹、有愛心、做慈善。

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高級別的人展現出來這些特徵是想要展現自己的優越感,比如所比爾蓋茨,他做慈善就完全是因為錢多到花不出去了。

但確實存在很多人,實際上就是覺得自己比你高一等而展現高素質,比如很多老外來中國,實際骨子裡壓根都看不起中國人,但還是要通過高素質來維持他老外的優越感。

比如我很多中國人去越南、非洲等國旅遊,感覺自己一下子從一個發達國家來到了第三世界,為了展示自己和當地人野蠻人不同,自己是來自高等國家的文明人,高素質還是要展現一下的,比如不闖紅燈,不隨地吐痰,和別人說話總是面帶微笑。

這些老闆也是這樣一副心態,我可是做到了總監和副總的地位了,我比你們都要高級很多,當然我就不能和你們一樣見識了。


史蒂芬的專欄

中國古語“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造成這種管理模式有三層因素:

其一:大政府、大公司、大單位、大企業、大集團,往往都是分層管理。一個董事長見一個員工工作不上心、操作不規範、上班打瞌睡、工作不合理,他一般不會直接去訓斥員工,這一方面有中層或基層領導在管,即使出錯也是中層或基層領導有錯。比如上班打瞌睡,看似是嚴重錯誤,但是如果這個員工連續幾天加班的話,也情有可原,掌握情況的是這個員工的直接上司。如果董事長貿然批評或勃然大怒,都會讓董事長的威信直線下降。所以聰明的董事長一般都會找主管了解情況,即使批評、懲治或辭退,也不能輕易由董事長作決定。

其二:基層領導管的往往是具體工作,從公司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來說,一個部門出錯,部門主管往往難辭其咎。可是基層領導權力有限,有些員工鼻眼通天,根本不把基層領導放在眼裡。基層領導往往有來自上層的壓力和下層員工的窩囊氣,出問題時基層領導往往又首當其衝。所以基層領導難幹是不爭的事實,以致有“寧做雞頭,不做牛尾”的官場箴言。所以基層領導往往十分難纏。

其三:下棋有一個最基本的招式叫“丟卒保車”。可是如果有基層領導和員工鬧矛盾而需要董事長出面解決時,董事長往往會“丟車保卒”。這在董事長看來,員工一般不會與頂頭上司鬧僵,一旦鬧僵,員工也是處於弱勢。這種情況下,董事長也會通過解決矛盾深入瞭解基層領導和員工間的問題,所以他們一般批評領導,袒護員工。一方面在廣大員工面前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讓基層領導囂張的性格有所收斂。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在政治管理模式中,如果出現群體性事件,上層領導不問對錯,一般都會選擇向基層領導施壓,以平息民憤為目的。這種情況下對錯根本不是主要癥結了。

難纏的基層領導往往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一個基層領導如果天時地利人和佔全了,再加上超強的工作能力,往往職務地位會同步上升。一旦升為高層,就會順風順水。所以基層領導是職務晉升的瓶頸。一個公司裡的管理模式一般有三至四層,現代管理模式強調扁平化模式,只設兩層管理層。但是政府部門就有所謂的九級十八崗。比如縣級相對於地級而論就是基層領導,相對於鄉村級就是頂層領導了。


沙洲孤鴻24331826

因為基層主管需要樹立威嚴,否則難以管理下屬!

高層親和主要是樹立親民形象,保持在基層員工中偉大形象。

如果基層主管不樹立威嚴,和員工打成一片,員工就會和你嘻嘻哈哈,你說的話就沒人聽,你的處罰也都不當回事,所以你也就失去了權力,我們看到越是隨和的基層主管,也是有強勢的員工和他對著幹,讓他的管理很困難。

如果高層主管,你本身和基層員工離得就遠,所謂天高皇帝遠,如果這個時候你不保持隨和態度,只會讓大家更加遠離你,你就是去了下面基礎,往往這樣的領導也很容易被架空。你隨和大家就認為你是個好領導,你嚴厲大家都會認為你是個暴君。


職場升遷術

答: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

1、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就是這個道理,官階越往上,往往越隨和,官階越小,往往越難相處。這是每個職場中的通病。既然是病,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如何在病態的現實中立足呢?

往大一點說,從企業角度來分析,往往是國有企業的領導比私人企業的領導更平易近人,私人企業是大企業比小作坊更平易近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修養。因為大企業的領導見多識廣,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所以,一般的小員工職員範了什麼錯誤,在他眼裡就是正常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不是違法亂紀,影響嚴重的事情,都覺得沒什麼。比如有些小矛盾,大企業的領導基本沒有任何感覺,即使鬧到最大的領導那兒去了,面對著員工和小主管的當面對質狀態,大領導也會呵呵一笑,不置評否,因為在他的眼中,這些都是小事,都算不上什麼大事,要是非要爭個誰對誰非,大領導心理也有數,兩個都有問題,都不對,正常情況下,心理是偏向弱勢一方即員工這邊的,因為在大領導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職員,小主管拿的錢多,待遇高些,小員工待遇低些,有牴觸和不平衡心理,是正常的。當然,不正常的領導除外,那種奸詐的企業領導除外。所以,像小矛盾鬧到大領導那兒去,大領導基本的採取方式是,不要再鬧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後不要這樣子,有事好商量,還會安慰最底層的員工,順便把小主管也批一翻,此事基本作罷。所以,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一種越是大領導越是好說話的印象。

2、為什麼國有企業的領導比私人企業的領導更隨和呢,主要是企業文化決定的,一般地,國有企業的文化是黨文化,是正統文化,他們的精神和覺悟相對的比私人企業的唯利是力的老闆要高得多。他們長期在職場中,看透了很多東西,官再大,大不過黨,所以,他們沒有必要什麼都上綱上線,再說,他們勾心鬥角,而心計的要爭鬥的也不是什麼基層員工的一些工作上的小事情,他們沒有心思來爭論和打壓基層員工,因為他們的心思不在這兒,所以工作的雞毛算皮的小事,即使鬧到他們那個層級去了,也覺得無所謂,都是小事情,也不會譴責員工,所以,會讓員工感覺到很隨和。

3、權利問題。越是小主管,越把權利看得重,生怕別人沒給他面子,所以處處都要體現自己是管理者。大領導因為要管的事很多,而且都是方向性的東西,所以,他們幾乎都不把員工的問題當作是問題,他們要作的決定是決策層的問題,所以,在遇到員工的問題上,他們基本不作判斷和譴責,有事情講清楚就可以了。因為這些影響不了大局,影響了不方向性的東西,而作為小主管,這些東西都是他的主管的東西,哪一樣沒做好就是自己工作沒做好,所以格外上心。


塵都迷路人

在一個企業裡,總需要有人唱黑臉有人唱紅臉,才能讓員工在感到輕鬆愉快、受尊重的同時防止自我膨脹,繼續踏實努力地工作,為公司創造效益。答主認為,中高層主管和基層主管所站的角度不一樣,才導致對待基層員工的態度不一樣。

管理範圍不同:

一個分工明確的公司應該是這樣的,每一個上級只管理自己的下級,每一個下級只對自己的上一級負責,只接受上一級分配。

普通基層員工見到中高層領導的時間通常比較短,而且不會收到中高層的直接領導。通俗地說,你會隨隨便便對不熟的人表現出嚴厲的一面嗎?當然比較客氣,所以顯得隨和。

而基層主管是基層員工的直接上級,他們的責任就是保證基層員工的工作質量能夠達標,工作要求他們必須嚴厲。況且,幾乎每個工作日都能互相見面,既然大家很熟,那麼你有什麼做得不好的,作為主管都會直接指出,也就自然而然給人一種嚴厲感。


分工不同:

中高層領導所做的是成果管理。結合答主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的“結果導向思維”來看,中高層所要考慮的問題是企業應該“做什麼”,即制定戰略目標。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其著作《成果管理》中提到,高層的工作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1、分析“企業的現實”(瞭解企業)
2、把握機會和需要(確定方向)
3、建立有目的的績效機制(戰略制定)

其實中高層是目標的制定者,在職場的金字塔上,他們屬於塔尖的部分,負責總體策略的制定,並不關心工作如何具體落實到基層員工手上。所以在一般員工看來,他們顯得比較隨和。

再看基層主管,他們所做的是行為管理。行為管理通常是將總目標和策略分解為部門、團隊、個人的分項目標。行為管理將目標落實為具體工作任務,將具體工作任務落實到部門、團隊和個人。基層主管是中高層所制定目標的總實行者,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這些具體工作任務的完成質量,所以對直接完成工作任務的基層員工比較嚴厲。

所面對的壓力不同:

前面說過,一家企業的中高層領導,通常都是處於職場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每天面對的壓力是企業如何在市場中與其他企業競爭?企業的今日和未來如何往什麼方向發展?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對基層員工展現自己嚴厲的一面。

基層主管就不同了,上頭下達的指標必須完成,而指標的完成必須依靠基層員工的努力工作。基層主管處於一種夾心餅乾的狀態,他們的嚴厲,也是一種努力工作的形式而已。能夠微笑的時候,誰願意板著臉呢?

以上種種不同,造成了中高層領導和基層主管對普通員工的態度不同,大家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