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華態度表裡不一,期待美國把制裁歐洲的大棒打向中國

歐洲對華態度表裡不一,期待美國把制裁歐洲的大棒打向中國

姜 鋒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4日、25日訪華,這把當前深受“推特外交”影響的國際社會聚焦到中德和中歐關係上來。從近來與歐洲和德國相關人士的交流中,筆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德中歐關係呈現出“實踐”和“感覺”二元並存的狀態。一個顯著特點是,輿論和意見人士主導的“感覺”落後於雙方各領域交流豐富的“實踐”。

在實踐中,中國分別是歐盟第二大和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巨量貿易規模不僅意味著貨物服務商品交換的經濟現象,也標誌著雙邊社會各領域特別是民眾的廣泛參與和接受,是生活方式的交融。德國經濟界整體上看好中國,認為中國市場提供的機會多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諸如氣候問題、自由貿易和伊朗核計劃等議題上,雙方是現存國際秩序的有力參與者、促進者與密切合作者。

感覺層面卻與上述實際分裂。一些智庫學者和媒體人士執著於“批判視角”,怎麼看中國都不符合他們給定的政治範式和制度標準。他們掌握著輿論和資政觀點供給,使一些政界人士對中國的“制度威脅”惴惴不安。前不久,德國聯邦議會議長就宣稱:西方民主制度受到威脅,不能接受中國製度“獲勝”。此類言論讓人覺得冷戰的幽靈還在歐洲徘徊。

一神論的基督教是德國和歐盟絕大多數國家的主導宗教,這深刻塑造了歐洲的文化傳統。黑格爾的“絕對理念”則進一步從哲學和邏輯上框定德國的思維模式,在其關於世界和人的觀念中,始終有個至高無上的絕對存在、絕對標準,萬物萬事遵此外化。這樣的教義和學說歷史地形成了佈道驅動和居高臨下的視角,這也刻印在國際關係中“西方價值”為尊的思想和行為上。與此不同,中國沒有一神論傳統,近現代以來,各種世界宗教和學說紛至沓來,在這塊土地上交匯融合。現今中國在國際關係中強調各國各民族應遵循適合各自情況的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不輸出制度模式,不對他國制度指手畫腳。同樣是主張國際關係的多邊主義,中國話語中的多邊主義沒有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內核。

常有德國客人在中國邊防接受檢查時或看到某些場面時會聯想到原東德的場景,感覺不適。問之,在其他國家受檢,比如美國的檢查更加嚴格煩瑣,是否也聯想到東德,答曰,沒有。曾有德國政界高層人士訪華作演講時拐彎抹角地把中國和東德做比較。冷戰對思維模式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當然,不是所有德國訪華人士都如此感受,前不久訪華的德國僱主協會聯邦聯合會主席就表示:拿中國和東德相比的人,根本就沒真正看到中國的發展。單單從歐洲冷戰背景定義的意識形態角度,不可能解釋中國改革開放激發出的巨大活力,取得的巨大發展,解釋不了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的巨大貢獻。

中德關係的“家底”厚實,尤其是豐富的經貿關係構築了堅固的壓艙石,但中德和中歐關係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還需要夯實戰略信任基礎,在撲朔迷離的國際關係中自覺積累相互信任,併為動盪的世界注入穩定;需要充分意識到雙邊關係在實踐和感覺層面上局部出現的背向發展現象,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從側重推動經濟關係的傳統做法上,投放足夠精力去“管理感覺”,避免有意無意的意見和輿論拖後腿,更多促進廣義上的人文交流。

默克爾總理此行不僅是為解決眼前迫切的經貿議題,更能著眼未來,從戰略高度認識中德互動對德國和歐洲的戰略意義,排除國際關係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前不久人們注意到,德國和歐盟一些政府或政界人士摩肩接踵地到華盛頓遊說,不僅期待美國把制裁歐洲的大棒打向中國,更期盼著與美國聯手持久對付“制度對手”中國。一位歐洲議會資深議員就認為此舉缺乏智慧,“美國更可能和中國做成生意,因為中國是位有說法,有手段,有確定性的夥伴”,“歐盟有說法,沒手段”。當前現實說明,只有歐洲的個別政治人士才有興趣在國際關係中搞意識形態“說法”和選邊站隊。希望深受冷戰之苦的歐洲能夠儘快從冷戰夢魘中清醒過來。如此,中德中歐關係將克服結構性信任障礙,未來的道路會更加平坦。對中國而言,一個在對華關係中脫離了意識形態灰色的歐洲,會在文化、社會、自然和經濟上呈現出更加豐富的色彩,將是更成熟的夥伴。▲(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