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1、账上躺着巨额现金却不分红,为何?

在4月底的时候,格力发布了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营收1482亿,同比增长37%,净利润224.02亿,同比增长45%,创出历史新高。

但随后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今年不分红,据悉这是格力电器11年来首次宣布不分红。

从数据来看,除了1997年和2006年之外,格力上市21年几乎年年分红,共分红19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400亿元

此次格力宣布不分红一事被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热议,股民也一片哗然。不分红,格力电器省下的钱用来干什么?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截至2017年年末,格力货币现金总额达996.1亿元

2、董小姐要造芯片,有没有决心?

董明珠表示,格力要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芯片。

对于投入资金研发芯片,格力遭到了部分质疑,董明珠对此回应:“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当我们能够掌握芯片,而且我们能把高端芯片如果能拿下来的那一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服务全球了。”

以格力的财力,公司投得起区区几百亿。那么,董小姐“500亿造芯片”的背后,是人傻钱多啥都想干?还是为了博眼球,甚至有公司内部政治考虑?其实,格力很可能是真的想造芯片。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这也解释了,格力去年赚了200多亿,公司账上有上千亿,却11年首次未分红;芯片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一砸就是几百亿,多储备点现金,成功概率就更大一些。

3、格力空调,真的必须自己造芯片吗?

目前在我国的空调市场,格力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变频空调的领导者,如今的空调要求智能控制和感知环境,对芯片要求越来越高。

而格力此前一直用着第三方芯片,也购买了高通等公司的专利,却缺乏自有芯片技术。一直强调“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并不甘心,基于自主变频技术打造的G10变频空调的变频控制芯片由格力团队研制,但却是由美国的一家半导体公司代工生产

中兴的事件刚过,教训确实告诉我们如果芯片等核心计划掌握在国外,一旦合作不愉快,很可能很被动,格力想要掌握核心技术在情理之中。

格力“核心科技”的背后,涉及芯片中最重要的当属ADC。ADC也就是模数混合。在工业领域,很多输入信号多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往往用与之对应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进行模拟,因而这些都属于模拟系统。

通过ADC模数转换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充当物理世界与计算控制的沟通桥梁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ADC控制芯片正变得愈发重要,它几乎应用于所有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5G、短距离互联通讯、新能源的电源控制、电动车的马达控制、机器人最关键的伺服控制、变频器控制...可以说没有ADC在内的工控芯片,中国制造2025就实现不了

在这个领域,我国几乎为零。虽有中科院微电子所、上海贝岭等宣称小批量量产,但耐操性上跟国际巨头比差距悬殊,市场供应基本掌握在亚诺德、德州仪器等美、日本公司手中。据媒体声称,超高速ADC/DAC也位列美国对中兴的制裁名单之上。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企业们便吃过ADC的大苦头。2010年,四万亿大放水后,市场需求大爆发,由于ADC芯片供应只掌握在美日少数企业手里,它们远远没预料到需求的爆发,ADC芯片出现全球性缺货,甚至价格上涨10倍也仍然没货。一些价格上百万的风能电机设备,就因为缺这个芯片而无法出货,据说格力甚至要把仓库中的废品空调电路板上的芯片焊下来使用

以如今格力的体量和对空调行业的理解,再加上“中兴事件”的切肤之痛,格力想要将芯片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诉求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4、要做芯片的,不只是格力

前不久,围绕中兴芯片事件,引起了全民关注芯片研发的热潮,给国内其他科技厂商敲响了警钟:

一颗芯片就能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

也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制造在核心领域短板。现在看来要“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对于空调芯片是铁了心要做成了,阿里巴巴更是宣布收购中天微,成中兴芯片事件后,首家大张旗鼓投入芯片研发的公司。

4.1、目前国内芯片比较有声望且量产的首先想到的是华为的麒麟芯片,麒麟芯片正是当初“有备无患”的战略部署下开展起来的,回头来看,会觉得任正非确实看得挺远的,而且确实做成了

但是至于华为花了多少钱来做芯片研发,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直到去年光研发投入,华为就花了近千亿人民币,在全球都能排进前20,这么高的研发费用是绝无仅有的。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4.2、 马云及其阿里巴巴则采取的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也宣布要投入千亿在达摩学院搞研发,其中芯片肯定是一个方向,而且阿里巴巴还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大量芯片公司,阿里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中天微等多家家芯片公司,其中寒武纪为华为麒麟970处理器提供了NPU。可以说,马云马下了国内大半个芯片企业。

可见,即便是阿里,投入的费用也不少,很可能也超了500亿。

4.3、 芯片的研发除了钱到位,人才到位也很重要。毕竟芯片的人才是稀缺的,阿里巴巴和华为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公认的,确实不错。但格力就未必了,芯片的高端人才不一定会愿意去,对董明珠来说,说服董事会和股东们支持投资只是一个难点,能够“笼络”更多的研发人才的挑战更大。

5、董明珠做芯片,是一时心血来潮?

前段时间流行一个段子:“

一堆上市公司说要做芯片,股价都涨了,因为投资者都知道他们不会真做芯片,只不过是炒概念。然而格力一说要做芯片,投资者都怕了,因为他们知道,董明珠说到做到,当她说要做芯片时,就是真要做了。”

早在2016年,格力就成立了微电子部门打造自有芯片,不过格力做的芯片,不是给手机这类通用电子使用的CPU,而是专门给空调使用的芯片。据了解,董明珠当时的构想是:格力空调本身跟芯片有关系,现在我们要把空调和芯片捏成一个未来的世界,让消费者体验智能环境。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据悉,格力微电子部门隶属于格力通信技术研究院,这是董明直属领导的研发单位,团队成员全部来自于业内知名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与海外著名大学、 世界知名 IP 设计公司等有着长期的研发合作关系

目前,微电子部门立足于格力千亿家用电器市场,着重智能家居,物联网,处理器及高级安全 SoC 的芯片研发,全速推进格力多元化布局。目前,微电子部门的研发团队也已配齐,拥有数字前端、数字后端、模拟设计、版图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功率器件设计等覆盖整个芯片设计所有环节的完整研发团队。

显然,格力有备而来。事实上,早在2016年年报中,格力就首次披露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董明珠也曾在2016年4月份对外界透露,“(格力)正在研究芯片,还要做新能源。”2017年2月董明珠做客人民直播时再次提到,格力正在研究芯片,而且很快就要出来了。

6、做芯片,500亿够不够?

我不需要国家给我拿钱,我就自己投入,我一定要把芯片研究成功,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我投入芯片研究并没有影响我企业的发展,我投入芯片并没有影响我的利润,我反过来要问,如果今天我做了1500亿,我的利润只有5%,你怨我吗?我有七十几个亿的利润,我现在做了15%,我拿10%出来搞研发,难道不可以吗?如果我没有这个利润,你能怪我吗?在家电行业,我的最高利润也就7%,我(格力电器)15%,我就跟人家一样,那我就拿个7%,我拿出100多亿做研发,没有什么不可以。”

随后董明珠又对芯片研发的投入成本和远景进行了展望:“我今年投入100亿,明年投入100亿,三年投入300亿,甚至三年以后投入500亿,我没理由做不成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500亿研发投入够吗?

500亿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不过从董明珠的意思是会一直追加投资进入,而且做的是高端的芯片,这个的难度就非常高了,因为低端的芯片是比较容易做的,比如像小米的澎湃S1处理器很快就可以研发出来,但是高端的芯片就没有那么容易做了,澎湃S2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华为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才把麒麟970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而且重要是就是华为的麒麟系列到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自主知识产权,不过国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中兴事件对于技术的投入还是让人欣慰的,况且格力一直都是宣传掌控核心技术,有了自家的技术打底,在研发上面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

董明珠说的500亿,在几乎所有行业都是一笔巨款,但在存储芯片领域,完全只是个零头;2017年英特尔研发费用131亿美金,高通研发费用60多亿美元,格力再有钱,在巨头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7、董明珠,狂人还是救世主?

当年海信在中国彩电行业率先开发出“信芯”,引发国内一片国内外震惊,因为信芯的横空出世,提高了中国彩电行业技术自主程度,减轻甚至彻底摆脱对外依赖,中国彩电业也实现了弯道超车。

现在格力也一样,作为空调行业霸主,如果能够掌握制冷制热领域的功能芯片,不仅能为格力自己的空调配套,还能造福整个行业!

因此,格力要做芯片,最该颤抖的是国外那些目前掌控了芯片,尤其是家用电器芯片的企业,他们将迎来一个强劲竞争对手!

目前格力一年就要进口5亿美元芯片,整个行业进口多少?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整个中国芯片业,每年进口超过2000亿美金,已经取代石油,成为国内最大进口品种,对外依赖度极其高。

格力宣布做芯片,对格力来说,每年花一笔钱,哪怕是每年100亿,也是值得的;即使不成功,对格力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格力参与战局,对国外芯片厂商则是一个巨大战略威慑!

毕竟,格力是芯片消费大企业,有巨大的需求,而智能电器芯片,技术上并不构成垄断,格力有叫价的权利。格力自己干,起码在自家产品实现部分替代进口;其它厂家迫于压力,也会主动来和格力合作,等于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现在国内媒体,一说到芯片就是高通、英伟达、英特尔...短期想追赶这些巨头,谈何容易?还不如脚踏实地,先把机械、电器等领域专业功能芯片做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假以时日,中国芯强大将成为必然!

相比搞手机,这次格力搞芯片成功概率要大得多,因为手机是消费终端产品,消费者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芯片是面向企业的,在标准化方面会更有优势;况且格力自己也需要大量芯片,算得上是产业链延伸战略。

吸取中兴事件教训 董明珠要500亿自己做芯片 究竟胜算几何?

可以说,董明珠不是一个资本家,她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家,资本家只为利益而为,而民族企业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感!

所以,多一些像董明珠、曹德旺、任正非这样的实干家,是全中国企业之幸,这才是真正为社会造福。

中兴事件后全国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造不出芯片,不是因为钱,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社会太浮躁了,人人只想赚快钱,炒房,搞一夜暴富,没人愿意静下来心来做事!

这几年随着房价暴涨,更加人心惶惶,中国的高科技人才,多数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一套房动辄几百万,孩子教育也无着落,生活都不体面,谁还有心情搞研发?

但格力不一样,就在前两天,董明珠直接表态,“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这并非是开空头支票,珠海政府已承诺,给格力一万套住房的土地!但是也有条件,以当时董明珠的话说:

“大家要知道,我们凭什么给,如果我们还是一个落后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我们给得起吗?给不起,所以最振奋人心的是什么?只要你想干,就给你一片天地,只要你想干,就给你机会。”

毕竟,如果一个人才不能安居,孩子教育不能解决,他肯定静不下心来研究...格力现在能给员工这个待遇,人才问题基本不是问题了,只要公司肯投入,方向对...在珠海这种二线城市,格力做芯片,尤其是智能电器类芯片,反而会更有优势。

中国需要董明珠这样的企业家,中国需要能培养出更多董明珠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