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一隻小龍蝦也能撬起一連串特色產業、打造一個“產、城、人、文”相融合的特色小鎮。你聽說過沒有?這並不是傳說。在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擁有水域面積96萬畝的江蘇省“百庫之縣”——盱眙,總部位於浙江省的金誠集團正將成熟的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經驗帶到江蘇大地,為這裡的特色小鎮建設帶來浙江和浙企的成熟模式。

5月18日,第十八屆中國·盱眙(金誠)國際龍蝦節開幕前夕,作為開篇重頭大戲的盱眙龍蝦開捕儀式在盱眙明祖陵鎮種咀圩(金誠集團蝦稻共生示範園區)啟動,蝦稻共生模式、充滿“智慧”的養殖方式讓前來參加開捕儀式的人們眼前一亮。

“在總面積達1.5萬畝的金誠集團蝦稻共生示範園區中,1萬畝的蝦稻共生高標準示範區已吸引一批常年養蝦的專業蝦人入駐。另外,在5000畝的精品蝦稻共生示範區,除了蝦稻養殖區,金誠集團還將打造休閒觀光體驗區、溼地淨化區等生態旅遊、觀光勝地。”日前,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向中國建設報表示。

未來,在一產養殖、二產加工的基礎上,盱眙龍蝦特色小鎮將建立包括小鎮客廳、技術研發中心、職業技術教育、龍蝦交易市場、龍蝦衍生文化產地、品牌餐飲等第三產業,承載龍蝦小鎮遊覽區、科創產業園區、冷鏈物流中心和龍蝦交易市場4大功能板塊。

目前,盱眙龍蝦特色小鎮建設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後,預計集聚企業300家、新增就業崗位15000個、年接待遊客80萬~100萬人次,成為公司依託一二三產聯動的全產業鏈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領域的又一標杆型項目。

一隻小龍蝦串起一二三產聯動

盱眙縣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為大運河的四大都市之一,與杭州、浙江都有著不解之緣。這裡水質環境得天獨厚,造就了盱眙龍蝦的獨特品質。目前,盱眙龍蝦養殖面積達52萬畝,其中“蝦稻共生”面積34萬畝,年交易量超10萬噸,加盟店超1500家,產業規模超70億元。據統計,全縣已有近10萬人在龍蝦產業鏈上“淘金”,每8個盱眙人中就有1人從事龍蝦產業。

在品牌價值上,盱眙龍蝦已登頂水產品品牌第一名,名列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第22名。基於已經具備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2017年5月23日,江蘇省首批特色小鎮、省級PPP項目——盱眙龍蝦小鎮正式奠基開工。金誠集團擬投資60億元,以文化、酒店、教育、醫療、金融等產業資源為優勢,正式在盱眙圍繞龍蝦開啟“PPP+產業化+金融化”的特色小鎮建設與運營嘗試。

“盱眙龍蝦小鎮佔地面積1778畝,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集龍蝦產業發展、文化藝術交流、休閒體驗和旅遊度假為一體,實現‘產、城、人、文’相融合。”韋傑表示。

金誠集團將依託盱眙龍蝦小鎮建立全國性的交易市場,以此來把控全國龍蝦的整體產量和質量,實現質量標準的統一。同時,依託在文化領域的深厚積累,金誠集團將努力讓小龍蝦迴歸文化、打造龍蝦文化新IP。

為打造符合當地資源稟賦的盱眙龍蝦產業聚集地,金誠集團這次採取了一二三產聯動的新模式。在具體實踐層面,以金誠集團的萬畝蝦稻示範田作為標杆,從養殖的源頭開始佈局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從投放水草、蝦苗到最終龍蝦的捕撈和生產都做到可追蹤化。

同時,圍繞“以人為核心”,為最大程度保護蝦農們的利益,金誠集團還將以盱眙龍蝦小鎮內的交易市場作為核心載體,打造盱眙活體小龍蝦線上線下交易平臺,探索發展電子盤和實盤相結合的交易系統,甚至有望發展期貨交易,使小龍蝦的交易市場形成盱眙龍蝦品牌的價格聯盟。

“通過一二三產聯動模式,打造江蘇省盱眙龍蝦產業聚集地,為小龍蝦找一個‘家’。”韋傑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金誠集團將打造趨於龍蝦全產業鏈的產業生態。除此之外,按照規劃,金誠集團還將整合周邊資源,以“龍蝦”為核心產業,打造從養殖、採購、加工、包裝、倉儲及物流、品牌推廣到終端消費的龍蝦全產業鏈,讓遊客體驗和了解最正宗的盱眙小龍蝦。

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盱眙龍蝦小鎮將帶來產業升級效應

2017年5月初,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公佈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在首批25個特色小鎮名單中,盱眙龍蝦小鎮是淮安市惟一一個省級特色小鎮。這背後是盱眙對當地龍蝦產業的再度審視,即:盱眙龍蝦如何在富民利民的基礎上持續提升效益?小龍蝦產業未來究竟該如何藉助特色小鎮建設東風邁上新臺階?

相較於全國,盱眙的產業發展失衡現象更為突出。第三產業產值比例過高,比重超50%。第一、第二產業所佔比例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儘管第一產業發展較為成熟,但經濟效益仍有提升空間。如今,盱眙龍蝦產業已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轉型得好,產業規模就能由百億元走向千億元升級之路;轉型不好,就可能會止步不前。

在此關口,金誠集團的到來為盱眙小龍蝦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鮮力量,不僅為當地提供了清晰的一二三產聯動的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盱眙龍蝦特色小鎮的建設還將給盱眙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質”的變化。盱眙縣人民政府官網顯示,盱眙龍蝦特色小鎮建設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後預計集聚企業300家、新增就業崗位15000個、年接待遊客80萬~100萬人次。

通過運用全產業鏈模式,盱眙龍蝦小鎮的建設不僅給小龍蝦產業升級提供新方向,更成為當地旅遊產業發展的強力推手。由此引申的龍蝦文化也是金誠集團和盱眙縣政府接下來重點推進的項目。去年6月的第十七屆中國·盱眙(金誠)國際龍蝦節,從大型群眾文體表演暨開幕式到登高望遠大型文藝晚會、再到萬人龍蝦宴……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節目,讓遊客在消費娛樂的同時感受到這個有著2200餘年文化的古城獨具的歷史氣息和民俗風味。

據統計,去年,第十七屆中國·盱眙(金誠)國際龍蝦節開幕式當天,來盱眙的外地遊客共計153619人,較平時增長36.85%,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0.14%。這是盱眙龍蝦節實現“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辦”的轉型升級。

在全域旅遊熱潮和金誠集團的鼎力協助下,盱眙有著自己的目標和期待:龍蝦產業遍佈全國各地。到2020年,創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全縣接待遊客突破15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135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旅遊業成為支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性特色產業。

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PPP助力盱眙龍蝦小鎮可持續發展

自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發佈以來,特色小鎮建設便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發展同質化、持續能力不強等問題。對此,金誠集團通過採用PPP等政企合作模式妥善解決了這些現實問題,為盱眙龍蝦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找到了出口。

“特色小鎮建設如單純依靠政府會出現效率低下、財政壓力大等問題,全部依靠市場又會產生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PPP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特色小鎮建設上,企業和政府應該是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既需要市場的力量,也需要政府的監督管理,這樣才能既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又能為特色小鎮建設本身提供資金保證。”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Freeman經濟學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稻葵分析表示。

去年,盱眙龍蝦小鎮在首批江蘇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上榜上有名。盱眙盱城街道把創建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專門成立盱城街道“特色小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特色小鎮”規劃設計、項目融資、資產運作、設施建設等工作,並於2017年5月5日與金誠集團就盱眙龍蝦小鎮和第十七屆中國·盱眙(金誠)國際龍蝦節合作成功簽約。

金誠集團在特色小鎮建設與運營方面豐富的經驗以及成熟的PPP模式,是盱眙選擇與其合作的重要原因。截至目前,金誠集團在全國10個省份佈局多個特色小鎮項目。每個特色小鎮都有獨具特色的核心產業作為發展基礎,同時提供豐富的配套產業。

“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是人、是產業。我們針對每一個特色小鎮的規劃、投資都是實實在在的,都是在推進過程中既考慮整體的商業發展又考慮城鎮化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產業化的發展。”韋傑表示。

除了PPP模式外,金誠集團一直致力打造“PPP+產業化+金融化”融合的小鎮投資模式,建設、運營全生命鏈小鎮,並通過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的互聯發展,不斷擴大特色小鎮網絡的輻射範圍與影響力。其中,PPP項目主要採取政企合作成立合營公司的方式運營;產業化則體現為金誠特色小鎮量身定製核心產業,配套金誠文化、教育、酒店、醫療健康等產業。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肖金成表示,特色小鎮一定要依託特色產業,要堅持先有產業後有小鎮。立足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特色小鎮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營造宜居宜業環境,才能真正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眾獲得感。

同樣,在長期從事特色小鎮建設實踐的韋傑看來,以人和產業為核心的特色小鎮建設涵蓋了人們對醫療、健康、教育、旅遊、便利的現代生活服務業、綠色環保等綜合型需求,從根本上說是要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實現這個目標,離不開PPP這種創新模式的助力、離不開各種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發展,更離不開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厚積薄發。為此,金誠特色小鎮一直堅持以金融為抓手、以產業為核心,打造“人、產業、城市”三位一體、高度融合發展的全生態城市系統。

有了對特色小鎮內涵的科學認識以及對特色小鎮核心本質的深刻理解,作為一家綜合性現代城市發展集團,金誠集團在韋傑的帶領下,正在積極探索區別於其他企業的特色小鎮發展全新模式。未來,依託盱眙龍蝦小鎮等項目建設運營經驗,金誠特色小鎮將進一步圍繞新型城鎮化核心思路,讓一產、二產、三產和整個社會更好地融合並實現良性循環,使整個特色小鎮成為滿足人們對未來美好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巨大實戰平臺。

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研究札記:

三產並進協同合作的特色小鎮模式值得關注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探索和沉澱,當下我國特色小鎮的建設已經進入反思和自我修正階段,備受追捧的特色小鎮熱需要做適度的冷思考。

自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文提出我國到2020年要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小鎮開始,特色小鎮就顯示出了光彩奪目的氣質,甚至被廣泛認為是繼房地產之後拉動經濟整體轉型升級的巨大引擎。短短兩年時間,特色小鎮建設迅速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產業經濟領域大大小小的企業都競相參與其中。

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體現出社會各界對特色小鎮的高度重視。但是,一些地方借特色小鎮變相做地方債,還有部分房地產企業假借特色小鎮為名行房地產投資之實,都違背了特色小鎮的本質。在一些地方,特色小鎮建設房地產化現象嚴重,政府地方債、缺乏產業核心特色等不良苗頭陸續出現。歸根到底,是這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將特色小鎮當成新一輪盲目“造城”運動,與國家提出新型城鎮化及特色小鎮的初衷並不相符。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發佈的特色小鎮建設指導性文件中,杜絕房地產化、拒絕炒作被屢次強調。發展和培育特色產業、助力安居樂業、助力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才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要義!

長期從事新型城鎮化建設實踐、對特色小鎮建設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的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深刻洞悉了特色小鎮建設領域存在的這些問題。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特色小鎮建設都已經進入2.0版本,其明顯特徵為城鎮居民對教育、醫療、文化等的需求越來越高。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三產並進,協同合作”是切實有效的思路。

“特色小鎮建設更多需要實現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聯動發展,以第三產業為組合型命脈,即以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為主線,初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精英化、差異化文化旅遊需求。具體落地點可以是體育、酒店、音樂、演出等各種不同的文化旅遊消費品。同時,在第三產業的充分完善和搭建過程中,實現第一、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韋傑從具體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值得業界參考和借鑑。

在之前一些特色小鎮建設實踐經驗基礎上,金誠集團在盱眙龍蝦特色小鎮建設中,以一產養殖、二產加工為基礎,建立了研發中心、職業技術教育、龍蝦交易市場、龍蝦衍生文化產地、品牌餐飲、龍蝦大廈等第三產業,很好地實現了三產聯動,解決了其他很多特色小鎮產業單一、產業無法實現協同發展的問題。

能夠做到三產聯動,其實並不容易,需要相關企業有足夠強的產業資源及整合能力。這方面,金誠集團有著豐富的醫療、教育、酒店、演出、互動娛樂等產業資源積累,為其打造不一樣的特色小鎮、探索不一樣的運營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通過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的互聯發展,融合“PPP+產業化+金融化+數字化”的全生態鏈小鎮,已經成為金誠集團在特色小鎮建設領域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重要砝碼。

無論政策、市場怎麼變,對於從事特色小鎮建設實踐的企業而言,關鍵是對特色小鎮的本質要有正確理解以及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模式,再加上具備紮實的產業資源整合能力,才能在特色小鎮建設道路上越走越遠。特色小鎮建設是近兩年來才興起的新鮮事物,各大企業都處於探索階段,並不存在十分成熟的模式,但像韋傑帶領的金誠集團這樣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不多。只有帶著思考去不斷創新改變才有可能形成屬於自己的獨有模式。期待金誠集團三產並進協同合作的特色小鎮模式進一步成熟,成為特色小鎮建設行業的案例樣本。

一二三產聯動打造盱眙龍蝦小鎮,金誠集團的全產業鏈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