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王夫人是個很奇怪的人。她天天吃齋唸佛,是賈府頭一個大善人,卻是致金釧和晴雯於死地之人,一個是服侍她多年如女兒一般的心腹丫鬟,一個是兒子心愛的大丫鬟,還有芳官四兒的命運,經她撥弄,從此跌入火坑。她罵起趙姨娘和賈環來,那份刻骨銘心的仇恨,不由得使人懷疑,縱然是一心向佛,也無法消解她內心的積怨。

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她是如此的偏執,無論如何,兒子寶玉一定要和侄女寶釵結合,為此不惜和賈母明爭暗鬥,即便在賈元春、薛寶釵、薛姨媽相繼放棄,依然百折不回。而她的堅持,換來的只是賈府凋零之極的傷慟,黛玉自縊,寶釵遭棄,寶玉出家。她一手,壞了三個《紅樓夢》最美好年輕人的幸福。

寶釵之前,她寄予厚望的侄女王熙鳳,在她的操持下,嫁給了榮國府的長房長孫,她對王熙鳳不能說不愛,鳳姐的聲譽她深為憂慮,巧姐出天花,她忙著和鳳姐一起張羅供奉娘娘,一旦她認定繡春囊是鳳姐和賈璉不檢點之物,也是心急如焚聲淚俱下。可是賈璉鳳姐夫婦下獄之後,她卻對巧姐表現出了驚人的冷漠,迫使鳳姐不得不央求王仁把巧姐送到金陵外祖家,引出狠舅奸兄的拐賣。

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如果說,上述行為還可以用無法調和的利益對立,金釧和晴雯都是勾引寶玉的狐狸精,趙姨娘和賈環確實巴不得寶玉和鳳姐早死,以及王熙鳳一系列膽大妄為的做法使她心寒心冷來解釋的話,有一個現象,卻是難以解釋的,那就是王夫人對於親孫子,而且是賈政這一支的長房長孫賈蘭的冷漠。

賈珠可是王夫人的嫡長子,從寶玉被打來看,王夫人最在意最疼愛的兒子不是寶玉,是賈珠。她說過假使賈珠還在,就是打死一百個寶玉也不管。雖是氣話,卻也道出了心聲。而就是這個她最中意的嫡長子的兒子,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王夫人為什麼就硬生生斷了憐愛呢?

王夫人對賈蘭的關注,甚至還比不上她那刻板嚴厲的丈夫賈政。賈政還知道元宵夜宴少了孫子,特意派人去叫,還知道過問賈蘭的學業,時時處處帶著賈蘭吟詩作對,這個爺爺,顯然來得比奶奶稱職得多。

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依照常人的心理,隔代親是中國人倫社會的一個傳統。賈母對寶玉和三春甚至黛玉湘雲毫無保留的愛說明了一切。

按照中國倫常規矩,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貴族之家延續的也是這個傳統,長孫其實也在長子的範疇。賈政對賈蘭的在意就說明了一切。

可是,為什麼王夫人就偏偏是個例外呢?

我覺得原因在於,王夫人覺得,賈蘭太小,她指望不上。她的長子賈珠在世時,王夫人把她未來的指望寄託在賈珠身上,這就是她的高壓式教養方式,賈珠十五歲中秀才,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導致賈珠一病死了的根本原因。而賈珠一死,寶玉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立即繼承了王夫人的指望。我甚至希望賈珠沒死,如果賈珠沒死,王夫人就不會如此執著於寶玉的婚姻了。至於賈蘭,太小了,王夫人指望不上,也就並不甚在意。

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這就是王夫人的心理行為邏輯。

這樣的心理行為邏輯,可以用冷酷和短見來概括,所謂有用的才是最好的,沒用的就不必理會。

其實八十回後,王夫人捨棄巧姐,除了對賈璉王熙鳳的厭棄,還有一點,就是覺得巧姐也和賈蘭一樣太小,只會增添麻煩,她王夫人這一輩子根本就指望不上。

我以為,曹雪芹在塑造王夫人的時候,刻意把王夫人塑造成這樣一個違揹人之常情,冷漠冷酷的奶奶,就是要表現王夫人的冷酷和短見。王夫人從來只考慮她本人和她這個小集團的利益,至於賈府的未來,她從未考慮。

王夫人很愛賈珠,為什麼對和其父一樣乖巧懂事的賈蘭卻十足的漠視

如果她不是那麼的冷酷和短見,稍微有一點點賈母的眼光和格局,就不會有金釧晴雯芳官四兒的悲劇,不會有巧姐的悲劇,更不會有寶黛釵的悲劇。如果這樣的話,即使賈府事敗被抄,也會減少很多不幸,也依然會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大家庭,賈蘭也不會變得如此冷漠,賈府依然會中興,而那樣的中興氣象,才是讓人欣慰的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