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不是只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賈政作為父親的形象,有“嚴”的一面,也有“慈”的一面,更有無為和無奈的一面。賈政之“嚴”主要體現在對寶玉的教育方面。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嚴父慈母”,《顏氏家訓》說: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 ……狎則怠慢生焉。”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賈政從寶玉“抓周”開始,就對其有厭嫌之心,再加上賈母一味地溺愛,其對寶玉更是有意從嚴管教,不是“冷笑”就是“斷喝”,因此只要寶玉聽說父親傳喚,就會感到驚恐不安。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第 23 回,寶玉聽說元妃下諭,讓他和眾姐妹去大觀園居住,正高興,忽聽見“老爺叫寶玉”,頓時像打了個焦雷,向賈母求助,死也不肯去。其實賈政只不過是要叮囑他在園子裡不要淘氣。第 26 回,寶玉正與黛玉玩笑,襲人道: “老爺叫你呢。”寶玉聽了,“不覺打了個雷的一般”,丟下黛玉,趕緊走了。第 33 回,寶玉正為金釧的死悲傷,迎面撞上父親,也是“不覺的倒抽了一口氣”。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從這些情節可以看出,寶玉對父親,已經不是一般的敬畏,而發展成了病態的恐懼。賈政對寶玉如此,對賈環也一樣。第 33 回,賈環碰見父親,“唬的骨軟筋酥”。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那麼賈政有沒有不那麼嚴厲的一面呢?其實是有的,只是讀者往往只看到賈政“嚴”的一面,而忽略了他“慈”的一面。寶玉捱打後,賈政也是“淚珠更似滾瓜一般滾了下來”。而第23 回,賈政看見寶玉,神彩飄逸,秀色奪人,不同於賈環的委瑣荒疏,又想到賈珠,再想到自己已鬍鬚蒼白,於是,“把素日嫌惡處分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第 75 回,中秋聚會,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寶玉、賈環、賈蘭三人各有詩作,賈政高興,獎勵了他們。後來還帶他們三人去朋友家尋秋賞桂,出發之前寶玉見到父親,“果然賈政在那裡吃茶,十分喜悅”,還當眾誇獎了一番寶玉的詩才,這樣的行為連王夫人都覺得是“意外之喜”。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第 78 回,賈政命寶玉、賈環、賈蘭三人作《姽嫿詞》,賈蘭、賈環各有佳處,寶玉更是“立意不同”,合了賈政的“主意”,賈政主動提出“你念我寫”,之後寶玉一邊念,賈政一邊寫,並不時催促“快續”、“再續”,最後合作了一篇《姽嫿詞》。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賈政對寶玉是這樣,對其他兒女也不乏慈愛之情。第 95 回,得知女兒元春病重,“滿臉淚痕”; 得到元春去世的消息,“一路悲慼”。相對於賈赦之於迎春,賈政對探春的婚事也是以女兒的幸福為念再三考慮。對孫子賈蘭他也有不少照顧之處。第 22 回,元宵節猜謎取樂,唯有賈政注意到賈蘭不在,忙遣人把他喚來。寶玉、賈環在賈政面前都像老鼠見貓一樣懼怕,賈蘭卻沒有這樣的反應,或許,賈政對待孫子的態度遠沒有對待兒子那麼嚴厲。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第 78 回,敘述者說到賈政命寶玉作《姽嫿詞》的心理活動: “近日賈政年邁,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因在子侄輩中,少不得規以正路。近見寶玉雖不讀書,竟頗能解此,細評起來,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們,各各亦皆如此,雖有深精舉業的,也不曾發跡過一個,看來此亦賈門之數。況母親溺愛,遂也不強以舉業逼他了。……”

賈政不是隻會“冷笑”、“斷喝”,對兒女也有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賈政對寶玉的“嚴厲”,或許是讓他走上正途。他年少的時候就存有以科舉考取功名的理想,後來皇帝恩賜了官職,只好作罷。在“唯有讀書高”的封建社會,科甲出身才是仕宦正途。所以,賈政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理想寄託給了兒子,然而長子夭折,賈環天賦不夠,寶玉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寄託理想的最佳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