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透露:春末易患腸胃病,保健腸胃少了這幾個穴位可不行

過了穀雨時節,代表春日進入尾聲,夏季即將到來。

專家透露:春末易患腸胃病,保健腸胃少了這幾個穴位可不行

俗話說「清明穀雨,凍死老鼠」,春天的陽光常讓人忽略此時氣候多變,建議衣著要慢慢減少,不過也不要過於單薄,早晚出門還是多準備一件外套防寒。

緩解腸胃不適這樣吃

穀雨之後,天氣開始變得潮溼,伴隨陰雨陣陣。 中醫認為溼邪會影響腸胃運作。

不穩定的落雨天氣,氣溫突然下降,低溫會讓胃酸分泌增加、腸胃蠕動變慢,加上久坐、身體缺乏活動,腸胃也跟著罷工,脹氣、便秘、消化不良……等困擾陸續來報到。

其實,如果碰上輕微的腸胃困擾,善用廚房裡的食材,配合穴位按摩,在家就能預防或緩解病痛,不受腸胃病所苦。

專家透露:春末易患腸胃病,保健腸胃少了這幾個穴位可不行

胃虛寒: 有些人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屬於偏虛寒體質,遇到天冷容易胃寒不適,可藉由肉桂、乾薑等溫熱性食材暖胃,防止胃痛。

吃太油: 油膩肉類吃多難消化,飯後半小時不妨以山楂、陳皮煮水當茶飲,能消食化積、理氣和胃,緩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胃痛。

噁心反胃: 感覺噁心反胃時,可拿生薑擠汁,滴到涼開水裡飲用,有助於止吐。

除了運用唾手可得的食材,靠雙手按摩穴位也有助於健胃整腸,以下3個保健腸胃的穴位,平時也可以多按揉保養:

專家透露:春末易患腸胃病,保健腸胃少了這幾個穴位可不行

內關穴: 在手腕內側的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

合谷穴: 位於食指與拇指相交的虎口處,噁心想吐,尤其伴隨頭痛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也有助腸胃收縮消化。

足三里: 在膝蓋眼下方3寸,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強化腸胃功能,防止胃痛。

順應節氣養生,才能養出絕佳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