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他寫的兩本書送孔子後人,為何孔子後人嚇得趕緊向乾隆報告

乾隆十八年五月,山東曲阜孔府來了個衣衫襤褸的人,他嚷嚷著要面見第七十代衍聖公孔昭煥,還特意遞上自己寫的《洪範春秋》和《文武記》。

孔昭煥粗略地翻了翻這兩本書,看後竟“不勝髮指憤恨”,並連稱此人為狂悖之徒,馬上將此人捉拿,並親自押送到曲阜衙門。同時,他又修密札一封給山東巡撫楊應琚,要求嚴查此人。接著,他又馬不停蹄奔赴北京,向乾隆面奏此事。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又究竟在書裡寫了什麼,讓孔昭煥如此緊張,如臨大敵呢?

山東巡撫楊應琚收到孔昭煥的密札後,高度重視,立刻將此人提審。

有人把他寫的兩本書送孔子後人,為何孔子後人嚇得趕緊向乾隆報告

(窮秀才丁文彬,圖片取於網絡)

經過審問,得知此人名叫丁文彬,是浙江上虞人。父親早亡,靠母親給人做保姆生活,家裡還有個哥哥丁文耀。

在他年幼時,母兄千辛萬苦賺錢供他讀書,希望能通過讀書,改變家中的命運。但丁文彬自考中秀才後,便再也沒有下文了。

不久後,丁文耀結婚並搬到江功松華亭一帶,靠賣燒餅為生。

沒過多久,丁文彬的母親病死了。丁文彬沒有謀生的門路,只得投靠丁文耀。丁文耀一家人頗嫌棄他,對他自然沒有好臉色。

在這種氛圍中,丁文彬漸漸有些瘋癲起來。他常常說自己要“力行堯舜之道,上帝命為天子”之類的話,並且還在乾隆十三年寫了《文武記》和《太公傳》。寫成後,還專程送給江蘇學政莊有恭,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薦。不過莊有恭翻了翻,覺得他是一派瘋言瘋語,只把他當神經病打發了。

緊接著丁文彬又寫了《洪範春秋》,時時自比堯舜。丁文耀一家皆罵他為“痴子”。

後來他實在住不下去了,便借了一兩銀子做盤纏,到孔府去找衍聖公。希望能兌現已故的衍聖公曾許諾的婚約,並且最好還能準備豐厚的嫁妝,以改變自己的困窘現狀。

丁文彬還交待說,上帝派一小人,常在他耳畔言語,書中所言多是聽命而寫。並且還說有德即有位,上帝見他有德,讓他傳堯舜之道,令他“承其統緒,繼位為王,國號大夏,年號天元。”也就是說,他不光要繼承衍聖公,還應做皇帝。

有人把他寫的兩本書送孔子後人,為何孔子後人嚇得趕緊向乾隆報告

(清朝官員圖)

說完,丁文彬還拿出《文武記》給楊應琚看。只見裡面不光設定“大夏”國號,還有“天元”年號,並且還畫有錢幣的圖像。丁文彬稱這種錢為“太公九府錢”。關於禮樂典制,也一應俱全。據他說,均是按堯舜之道編修。他多次表示,所有這一切,都只是自己承上帝之命,恪守堯舜之道,絕不是瘋癲。

楊應琚是個官場老油子,深知丁文彬雖瘋瘋癲癲,但若是將他釋放,定會給自己惹下麻煩。於是慎重地寫了一份奏疏,將丁文彬案的來龍去脈告之乾隆,並稱丁文彬是“梟獍之心,狼號狗吠”,“仰請皇上速賜乾斷”。

乾隆看了奏疏後,問楊應琚:“丁文彬身體如何?”

乾隆為何要關心丁文彬的身體狀況呢?

有人把他寫的兩本書送孔子後人,為何孔子後人嚇得趕緊向乾隆報告

(乾隆蠟像)

​原來,乾隆擔心丁文彬身體吃不消,會死在施刑前,所以他才問這麼一句。

楊應琚聽懂了乾隆的問話,他回道:“臣觀丁文彬語言氣短,面帶死色,應早正典刑,以懲奸慝,以快人心。”

於是乾隆下諭旨:“著傳諭楊應琚酌看該犯現在光景,若尚可等待部文則候部文正法,如恐不及待,即照所擬先行凌遲示眾,勿任瘐斃獄中,致奸慝罔知懲戒也。”

楊應琚得旨後,不等三司會審,遵乾隆旨意,將早已被各種酷刑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丁文彬拖入市井,凌遲處死。他的哥哥丁文耀及侄兒丁士賢、丁士麟,按大清律判斬立決,其嫂則入官為奴。至於其他看過此書的人,均受到相應懲罰。

最可憐的要算江蘇學政莊有恭,竟然視丁文彬為瘋子而不報,於是乾隆責問莊有恭為何收逆書而不報?又問他逆書如今又在何處?莊有恭嚇得七魂出竅,一再表示未見過逆書,最終被罰6萬銀子了事,好歹保住了官位。

此時正是乾隆盛世,儒學昌盛之時,天下皆歌頌乾隆賢帝也。

(參考史料:《清代文字獄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