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國機密》中的人物,哪些最接近歷史真相?

清ai小叄

這劇裡主線上添加的虛構情節比較多但是有些小設定還是很還原歷史的,虛構的地方主要男主身上,為了給劇情添加更多戲劇性色彩,脈絡則用了歷史記載進行了擴散。跟一些隨便YY的劇相比算是略良心的,總結幾個我發現的歷史細節,跟大家討論討論。

董潔飾演的弘農王妃唐瑛居住在墓園,歷史上的確有記載。

唐瑛這個角色歷史上的確有其人,她是漢少帝劉辯的妻子,董卓毒死劉辨時唐姬就陪伴左右。董卓死後劉協封她為弘農王妃居住在兄長的墓園中,電視劇裡董潔身為王妃但是在一座荒涼的墓園居住其實是符合史實的,不過她刺客、間諜的身份則是虛構。

董承反曹失敗一族滅門很還原。

劇中受漢少帝的遺詔之計,楊修與伏皇后唐瑛等人策劃利用董承襲擊曹操之計使楊修獲取曹操的信任,這個計策的代價例是董承等人以及董美人被殺。計謀是虛擬的但是劉協命董承反曹卻有其事,而且董美人當時被殺時懷有身孕與劇中設定也相符。

張繡因為殺曹昂被曹丕懷恨在心。

劇中張繡出場不多但是給人重創漢室,他為曹操辦事卻因為曾經殺死曹操長子曹昂受到曹丕的痛恨伏筆也是有史可依。歷史上張繡曾經降曹後又起兵殺曹,在宛城殺死了曹昂,後來又受賈詡的遊說再次降曹,對於他最後的死一直有曹丕逼死他的說法。

其實幾乎每個人歷史上確有其人的線路都有一定的可查性,只是因為這三個歷史記錄比較有傳奇色彩相對來說也好回憶,還有劇中曹操的女兒曹節在史上會成為伏皇后被殺後的繼任皇后不知劇中會怎麼發展,你們有沒有其它細節的發現呢?


零度以下

《三國機密》是以三國曆史為背景改編的歷史劇。

相同的歷史人物在不同電視劇中會被創作者賦予不同的歷史形象,三國題材的歷史劇中都不乏為主角翻案的嫌疑。

最難的大概就是從歷史真相中取材人物原型,然後增加作品的喜劇性,最終結局還要與歷史吻合。

所謂《三國機密》到底有哪些機密?

  • 漢獻帝劉協竟然有一個孿生兄弟劉平,劉協重病駕崩,為穩固漢氏,劉平被接進宮上演了狸貓換太子的宮廷大戲。劉協設計的這場換皇帝大戲,可見真正的劉協是有勇有謀的,如果不死,漢代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 皇后伏壽親自教導小叔子怎麼學習做皇帝,卻意外生情愫,面對床上的叔嫂關係,伏壽內心究竟作何感想?最終伏壽被滅三族,已經互相吸引的兩個人,劉平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 司馬懿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突然變成了皇帝,原本一心醉心於山水,楊平卻意外身亡,司馬懿發現了真相決定幫助皇帝穩固皇位,為何沒能免得了皇帝被廢的結局?

這些電視劇中留下的主線索,都是引導觀眾繼續觀看的懸疑點。

《三國機密》中是以劉協的主視角為拍攝角度,這個原本在歷史上就應該是主角的皇帝,一直都被忽略,無論是感受還是身份。

這裡普及幾個冷門的歷史知識和歷史人物:

  • 冷壽光通曉醫術: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確實精通醫術,活到100多歲。在劇中扮演皇后的小太監,因受過皇后的一餅之恩,對皇后十分忠誠。和郭嘉同出華佗師門,兩人還有較深的個人恩怨。

  • 弘農王妃為夫守孝:

    劉辯後來被董卓賜毒酒逼死,唐姬回到故鄉潁川。

    父親會稽太守唐瑁想要把她嫁出去,唐姬寧可死也不同意。

    等到西涼軍閥李傕攻破長安,抄沒關東地區,得到唐姬,想要娶她,唐姬堅持不從,李傕最終沒有和唐姬成婚。

    尚書賈詡聽說此事後,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感到悲愴,把唐姬迎接到宮裡的後花園中,拜她為弘農王妃。

    劇中董潔飾演的唐瑛生活在弘農王廟裡,是皇后手中的一把刀,與王服和司馬懿都有感情戲。

  • 王服死於董承叛亂:

    原名王子服,東漢偏將軍,受到曹操任用,但是一直忠於漢朝。

    與董承、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受衣帶詔共同謀殺曹操,後事發,為操所殺。

    劇中的王服為皇后效命,卻成了皇后陰謀中的犧牲品。帶頭攻入許都衛,才發現被楊修出賣,一直對唐瑛情有獨鍾,卻因為彼此的社會身份,無法表明自己真實的情感,最終為保護唐瑛,死在了唐瑛的刀下。

  • 張繡聽從賈詡降曹操:

    張繡是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率眾投降。

    曹操納了張濟的遺孀鄒夫人,張繡因此懷恨曹操。

    曹操聽說張繡不高興,就秘密準備殺掉張繡。

    結果計劃洩漏,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戰死。

    張繡引兵追擊,被曹操擊退,於是張繡退回防守穰城,再次與劉表聯盟。

    建安四年,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向曹操投降。

    張繡到達後,曹操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劇中的張繡在官渡之戰期間降曹,負責曹操司空府的防衛,因張繡於曹丕有殺兄之仇,曹丕想要殺張繡以報仇,被卞夫人攔下。


羅丹1號街

歷史上,漢靈帝只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漢少帝劉辯,一個就是劉協,而《三國機密》中所述劉平是劉協的雙胞胎弟弟,這是虛構的。在歷史上劉協並沒有雙胞胎弟弟,劉平這個人也是不存在的,沒有歷史原型。

但即便如此,電視劇《三國機密》中的漢獻帝也十分接近歷史真相的,因為正史中的漢獻帝,如同電視劇中苦心設局、縝密佈置反曹計劃,為此還不惜死後讓皇后閹割、火燒自己的屍體,並放棄血食,草草安葬的果決心狠之人一般,他從來不是一個軟弱之人,否則他也不可能堅定無比、跋涉千里、歷盡劫難、百折不回的從涼州軍閥虎口中逃回關東來。

可唯有一點,雖然沒有實權,但並沒有必要為了反曹犧牲如此之大。當時天下大亂,北有袁紹不臣(不承認漢獻帝,曾想過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南有劉表不敬(不供職貢、多行僭偽,乃至郊祀天地、擬儀社稷),漢獻帝甚至還要多多仰仗曹操,至少在建安五年曹操北征袁紹之時,如果此時反曹,受益者只會是正大舉南進的袁紹。所以很多歷史學家如呂思勉、學者易中天等都曾對衣帶詔事件的真實性表示過懷疑。

因為他此時雖然沒了前代天子的權威,但真想要曹操下馬也並不太難。

按漢朝舊制,三公凡有領兵出征之前,必須覲見皇帝,向天子辭行,而且覲見的時候,必須由左右虎賁衛士用鐵戟叉在脖子上推著到天子面前,就跟押赴刑場似的,以示沒有異心。而在《後漢書 皇后紀下》中有記載:

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劉協接見曹操時,並沒有好言好語,而是斜靠在龍椅上,望著鐵戟下戰戰兢兢的曹操,放出一句狠話:“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曹操聽後,面如土色,冷氣攻心,全身不停發抖,待退出殿來,已是冷汗浹背。

如此可見,至少在建安五年,曹操並不如我們想象中囂張,對皇帝也是有敬重的!

第二個比較接近歷史的人,是弘農王妃唐瑛!

歷史上漢少帝劉辯的妻子唐姬,在董卓毒死劉辯後一直陪伴在左右,董卓死後,劉協封她為弘農王妃,並居住在墓園中!不過電視劇中,她刺客和間諜的身份則是虛構的。

第三個接近歷史真相的事件就是,董承造反後遭滿門抄斬,一族被滅門!

《三國機密》中因接到衣帶詔而策劃反曹,最後因計劃失敗遭到滿門抄斬,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並且,董美人被殺時也懷有身孕,這一點劇中是還原歷史了的!

另外還有一點,何皇后善妒,王美人在孩子出生後就被害死,最後孩子是由董太后撫養長大,這一點也是沒錯的!

目前《三國機密》還在更新,很期待後面的劇情,“鬼才”馬伯庸的劇還是很值得期待的,雖然改編出了換皇帝的劇情,但結合歷史上,劉協為山陽公十四年,利用宮中所學醫術,走鄉串巷為老百姓醫疾治病這一點,劇中劉平愛好行醫,就不難聯繫了(編劇從這一點入手做鋪墊,真的很聰明!)


濃情蜜意西班牙

“鬼才”馬伯庸《三國機密》中的人物,大多數還是符合歷史的,主要還是以三國正史為軸心的,並非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想象。

1. 許都令☞滿寵,天下聞名的酷吏,曹氏集團的軸心人物,對曹操極其的忠心,其心中只有曹操,沒有漢室,為曹魏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2.
司空府二公子☞曹丕,曹魏帝國的首任皇帝,其本人不但在政治、軍事、文學上造詣高,而且在劍術上的造詣也是極高的,這個在正史上是有記載的。


3. 漢獻帝☞劉協,東漢末年最後一任皇帝,為了擺脫傀儡的厄運,一生都在為之努力,只因對手太過強大了,先是董卓、王允、李傕郭汜等人,繼而是曹操,尤其是曹操曹丕父子二人,劉協使勁了渾身解數,也根本無法斗的過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