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阿里在海外的投資,最後的錢還是被日本人美國人賺了”這種說法?

尋覓\\錯過

這兩年,阿里在印尼等海外市場大量投資收益頗豐。於是有很多人說,阿里的錢都被海外的股東賺走了,這種說法完全是片面的。


軟銀在阿里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投資的越多,阿里回報的就越多。



阿里的股東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日本的軟銀了,在阿里困難時期出手援助。當時一共投資8000美元,佔股34.4%,在16年的時間裡,獲利近千倍。



美國的雅虎在05年向阿里支付10億美元,並交付雅虎中國,換取了40%的股權,但在12年阿里又回購了21%的股權,交易價值約76億美元。


軟銀集團加上雅虎公司持有的股份,已經超過了50%,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阿里的投資都被日本美國賺走了的說法。


雖然海外的投資高於國內的投資,但有助中國企業擴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2017年,BAT等巨頭參與的海外投資金額約1963.33億,併購金額約1984.76億,合計約4000億人民幣。這些海外投資可以擴大中國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因此投資是互利共贏。


阿里的分紅制度是從員工開始,以股東結束。對於國外投資軟銀來講,是最後得到分紅的股東。



阿里的制度,與傳統的合夥人制度不同的是,由合夥人提名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人選,而非根據股份的多少分配董事席位。因此馬雲是絕對的掌控者,如此,阿里的股東分紅,是在將員工工資、待遇、福利發放完後進行,所以股東也分不了多少錢。



被國外資本帶大的阿里,給國內帶來的價值絕對遠超國外。它所創造的巨大能量是無法估量的。如在阿里生態裡的淘寶上下游製造、快餐、快遞等等,解決了上千萬人的就業問題,這些是國外企業再多股份也沒有的。


總結:

阿里近兩年在海外大刀闊斧,在17年時,投資了印尼的三家公司 Lazada、BigBasket、Tokopedia各10億美元、2.8億美元、11億美元。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投資項目,不單止是阿里成為國際化企業,同時也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首席發言者

這樣的說法還是比較片面的。

眾所周知的是,阿里巴巴當初創業,是何等的艱難。但是國內有多少資本真正支持了阿里巴巴?反而像孫正義這樣的具有長遠戰略眼光的投資人,才扶持了馬雲一把!

是的,日本人孫正義是阿里巴巴的受益者,並不算是最大的受益者。為什麼呢?阿里巴巴是在將員工工資、待遇、福利發放完以後,才給股東分紅。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阿里巴巴的最大受益者還是阿里巴巴員工。試問,在國內有多少能夠像阿里巴巴一樣提供這麼多就業崗位?這麼好的平臺資源和待遇福利?

而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資,並不是僅僅為投資人賺錢,是作為全球性企業必須面對的全球競爭。這是一種戰略長視!

持“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資,最後的錢還是被日本人美國人賺了”的人,是戰略短視眼光的人!

是的,日本人投資阿里巴巴,沒錯,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也沒錯。但是我們的投資人,為什麼不多買一點阿里巴巴的股票,也可以賺阿里巴巴的股票分紅!

但從這個角度來說,戰略眼光與看問題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阿里巴巴的總部在中國,實際控制人在中國!

另外一點,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資,本身就是投資人的分紅再投資,理應獲得回報。這也是作為中國基因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拓展影響力的最好辦法!

也可以幫助中國企業,開拓出更加有效的國際視野。為何不好呢?是吧!


唐氏二少

不正確並且很無知的一種看法,軟銀和雅虎的股份確實多,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就不去海外投資的話,阿里這個企業如何更好的發展呢。

1. 持股多,但僅是在表面看來

他們給了阿里生存的機會,收點企業產生的利潤其實也不過分的,因為阿里這個企業怎麼運行都是馬雲說了算,而且阿里巴巴是在將員工工資、待遇、福利發放完以後,剩下的進行股東分紅。軟銀最大的股東是南非的標準銀行,最後,南非標準銀行的最大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

2. 商業全球化,本是互利

依然得說是他們的投資使得阿里生機勃勃,如果說誰賺的更多,其實還是阿里的高層人員。

阿里海外投資,首先擴大了阿里在全球的影響力,而且在國際貿易中也能大展宏圖。再者,如果不是互利共贏的局面,那麼就是兩敗俱傷,你更看好哪一種,一定是前者啊,拋開阿里這個超級大企業不說,小企業也是這樣,互利共贏才是王道!

我有我的見解,你有你的看法,歡迎您的留言評論,展現您不一樣的態度!


懂財帝

首先阿里在海外的投資,美國人和日本人肯定是收益了。首先,把公司開在海外,普通員工肯定都是外國人,如果賺不到錢怎麼可能讓阿里把公司開過去呢?但是阿里在海外的投資的控制權還牢牢地掌握在中國。所以,根據總體的利潤來看,最賺錢的肯定是我國阿里的高層們。


另外,題主所指的日本人和美國人,也正是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日本的孫正義和美國的雅虎,這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應另當別論。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初期,國內跑了很多家投資公司,最後的無功而返,就連雷軍等人都拒絕過馬雲。只有日本的孫正義和美國的雅虎有長遠目光,投資了馬雲。所以,他們每年都能拿到阿里鉅額的分紅,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所以,阿里在海外的投資,大部分賺的錢還是在國內的。國外雖然有一定分紅,但是沒有阿里公司的控制權。


科飛貓論答

說起阿里巴巴,就不得不說到馬雲,一個當初創業擺地攤四處奔波勞累,再之後看到互聯網購物時代時四處找人融資結果被當做神經病,國內富豪沒人投資最後找到日本人的時候,日本人給與其不少金額融資,想起當初馬雲缺錢缺到連給他做清潔阿姨都要拉進夥可以想到當時他對於錢的渴望,多麼希望自己的事業獲得成功,但是國內很多富豪卻不看好他,不得不說在這之後的結果是多麼的諷刺!

馬雲想要找到國內富豪投資,可是國內富豪當他如草無視他,但是國外美國人和日本人肯出手投資,從這些我們看到的是國內當時對於新鮮事物的保守程度與國外投資者是兩個概念,日本人在新領域的天使投資再世界上是無處不在完全不比美國人差,而國內則是關係和名望沒有那麼你會被當做想錢想瘋了!

從這幾年的新聞上我所看到的就是國內想要做什麼要去找到天使投資的話需要你有足夠的名望也就是你的身份,要麼就是你的關係網不然別人根本不會看好你,這個問題上有對有錯,而我們則是很多人用一棍子打死一船人的方式對待所有人,而國外則是日本人和美國人一樣喜歡搞風投,不得不說他們也有失敗的時候,但一旦成功他們所獲得收益是很大的,如何選擇再日本人和美國人風投者有著



自己的規定條件!

好消息就是這幾年國內富豪們從馬雲的事件上看到他們所錯過的機會和財富,有些富豪也感嘆說到當初馬雲找到他肯投資那麼他獲得的財富會更加可觀,現在國內也在學習國外風投這是個好消息,希望馬雲的遭遇不要再出現讓外國人賺大錢的了!


淡吃蘿蔔閒超心

您好!

阿里在海外的投資,所賺的錢大部分被日本人和美國人分了是正確的,因為阿里是上市公司,日本的軟銀集團和美國的雅虎公司是最大股東。

背景

馬雲先生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2000年就趕上互聯網泡沫,他到處找不到投資,記得網上流行當時的一個視頻,講述了馬雲先生在國內找投資的鏡頭,看的人很感動。

最後馬雲先生找到了國際投資人孫正義,給了他2000萬美元的投資,幫阿里撐過了互聯網泡沫期,著名的6分鐘談話就誕生在這期間。

股東持股比例

截止2017年6月9日,阿里股東持股比例,軟銀29.2%,雅虎15%,馬雲7%,蔡崇信2.5%,管理層10.6%。所以阿里最大的股東是日本的軟銀和美國的雅虎。

雖然阿里海外投資的大部分錢被日本人和美國人賺了,但是阿里的時間控制權和受益方是中國人,中國團隊。

  • 阿里巴巴企業在美國上市,採取的是合夥人制度。合夥人享有企業經營所得並對企業虧損共同承擔責任。其他合夥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根據合夥人制度,馬雲先生的股份雖然不多,但是實際上是馬雲先生控制著阿里。

  • 合夥人制度,是公司內部章程,在中國是不被認可的,永遠小於公司法,而公司法是股東股權多,話語權就大。

  • 大部分錢是被別人賺了,最終受益公司是中國的。

受益元素

1、阿里對整個中國就業,稅收都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中國是受益國。

2、阿里帶給我國的收益不僅是這些,還有許多。比如阿里巴巴讓幾百萬淘寶賣家在線上售賣商品,支付寶的技術讓我國進入無現金社會,雲計算引領中國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3、阿里巴巴的強大,在世界立足,令其他國家刮目相看,他的巨大能量給我國帶來無形資產,是無法估量的。

有待證明

有的人說,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是軟銀,而軟銀最大股東是南非標準銀行,而南非標準銀行的最大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所以阿里巴巴最大股東還是中國。

不知道是真是假,答主在軟銀官網查詢到,軟銀十大股東中並沒有南非標準銀行,請各位老鐵探討研究。

阿里巴巴的大部分錢雖然被他國人賺取,但是阿里巴巴對世界電子商務的影響力,使中國企業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受益的最終是中國!

期待各位在評論區的反饋和交流,順手轉發。我是高工,關注可以找到我哦。

高工

這種說法很錯誤,大錯特錯,帶有非常偏激的意味。

首先,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頂尖的網絡公司、網絡平臺,是全世界聞名的,這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驕傲。

而且雖然阿里巴巴的絕大部分股份由美國雅虎和日本軟銀持有,但是阿里巴巴實行的是合夥人制度,他們的制度和普通的股份制不一樣。同股不同權。

所以實際上的操控者一直都是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而雅虎和軟銀就算擁有絕大多數股份,但絕對話語權仍然掌握在中國

阿里巴巴。

所以真正收益的當然還是中國,畢竟阿里巴巴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和對祖國GDP的增長都是功不可沒的。

其次,之所以阿里巴巴會被雅虎和軟銀持有那麼多的股份,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家確實有眼光,在早期馬雲還名不見經傳的時候,就能夠對其有如此大的認可和幫助,所以這也是人家應得的,又有什麼好眼紅的,如果沒有當初孫正義的投資,阿里巴巴也不會有這麼順利。

再說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資,不管股份怎麼算,權利都在阿里巴巴自己手裡,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擴大影響力,怎麼提高國際知名度,都是中國的企業,當然是對中國有利了。如果真的相信阿里巴巴一定能投資成功,那就自己也去買阿里巴巴的股票嘛,不就自己有得賺了嗎?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

聞塵雜說

這種說法,表面來看是對的,阿里巴巴賺得再多,就錢分紅而言,大頭在日本的軟銀集團和美國雅虎手上。但在資本全球化的時代,不應過分計較股權的問題,阿里巴巴昔日初創階段在國內也是求遍天使投資人包括雷軍、投行、大銀行,但是無人問津,最後日本人孫正義的軟銀集團和美國雅虎敢投資才造就瞭如今的阿里巴巴縱橫國內電商界的一幕。

更何況,阿里巴巴實行的是合夥人制度,日本軟銀集團也好,美國雅虎也罷,都只享有分紅權沒有投票權,阿里巴巴的管理層還是牢牢把握在馬雲為主的創始人手裡,在日常決策和運營上由中國人說了算。

再者,如果非要追溯股權獲利問題,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的大股東是南非標準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最大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國人對待阿里巴巴的問題上該多一點寬容,畢竟阿里巴巴一路走來不容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許多,包括電商的便利化、支付的便利化、理財的自由化。


風生焱起

這問題又對又不對,我詳細解釋一下,

一,阿里巴巴賺的錢,確實是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分走了大頭,但是日本和美國只有分紅權,沒有控制權和決策權,

二,知道一個公司的控制權有多重要嗎?中國企業收購外國芯片公司,只要中國獲得了外國芯片公司的控制權,就可以獲得芯片的製造技術,所以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對中國企業收購外國高科技企業一直設法阻撓。

三,馬雲阿里巴巴創業初期,資金陷入困境,中國國內企業不看好不投資,馬雲眼看要撐不下去了,這時美國雅虎,日本軟銀伸出了援助之手,讓阿里巴巴起死回生,可以說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就是馬雲的衣食父母和救命恩人。中國俗話說,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所以阿里巴巴每年賺的錢,大部分給日本人美國人,合情合理合法,救命之恩,如何報答都不為過,所以中國一些人對日本軟銀美國雅虎一直以來每年什麼也不用管,躺在床上睡大覺,醒來收錢這樣舒服的事情再怎麼羨慕嫉妒恨都是多餘的。

四,阿里巴巴這麼多年來發展迅速,積累了成千上萬的發明專利,掌握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由於阿里巴巴實際控制人是馬雲,所以這些發明專利和核心技術都屬於中國人的,日本美國雖然佔股最多,但是他們沒有阿里巴巴的控制權和決策權,所以阿里巴巴所擁有的成千上萬的發明專利和核心技術他們根本沒法染指,核心技術有多重要大家看看美國禁售中興芯片就知道了。相對於阿里巴巴在國內申請的幾萬項發明專利和在國外申請的一萬多項發明專利,阿里巴巴每年分給日本人美國人的錢,只是小事一樁。阿里巴巴就算只出售專利,每年的收入都是相當可觀的。


529902885

談到阿里的海外投資,最後的利潤還是被日本人美國人賺走的說法,不可避免要談及阿里巴巴的相關投資方,其中較大的分別是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我想馬雲最開始也未必願意接受這樣背景的投資方,但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問題是,馬雲創業初期中國的市場環境。有多少人能有馬雲這樣的商業眼光?有多少人即使有了這樣的眼光又敢有如此魄力去投資這樣一個在當時看來還虛無縹緲的新興行業?

顯然,大部分國內有實力的資本方是缺乏這樣的眼光跟魄力的。現在看來,馬雲自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要不可避免的被傷到,總不得其法門,必然要經歷這樣的陣痛。所以,儘管軟銀、雅虎等資本一定意義上成就了阿里巴巴,但同時也深深刺痛了我們國家人民的心。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是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要發展,就要穩步大膽向前,否則,今日阿里巴巴之尷尬境地,又會重新上演多少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