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能不較真

珵素

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塑造了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文人形象。不知道是不是受這篇文章的影響,後世不少人讀書時也是不求甚解:不在乎是否讀懂,只在乎自己翻過幾本書。這樣的人聊起天來口若懸河,面對具體問題卻支支吾吾,逼得急了就回一句:“交流一下讀書心得,較這個真做什麼。”還有的乾脆反駁稱:“古人又沒說只能有一種解釋,我這種解釋為何不行?”

確實,因為語言文字的發展,古人寫的很多東西,後人理解起來都比較困難,因此出現不同的解釋十分正常。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意思,適當的討論當然不可或缺。但既然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古人的意思而進行的討論,自然要爭個明白。不較真,又怎麼能把問題講明白?不較真,又怎麼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有的人認為,看書是為了學知識,又不是要把自己變成古人,大致理解了作者的意思就好,太過計較一詞一句的意思實在沒有必要。陶淵明不就贊同“不求甚解”的讀書方式嗎?

讀書不能不較真

但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真的是說,讀書只追求瞭解大意而不需要較真嗎?只怕未必。要知道,陶淵明並非只是會寫田園詩,他的詠史詩、哲理詩同樣出色,對歷史人物、前人思想都有獨到的理解,用典豐富。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在讀書時得過且過?陶淵明不過是借《五柳先生傳》表達自己不慕名利的決心,說自己讀書不是為了追求名利,而只是出於興趣。雖然說是讀書自娛,但還是會去思考書中的道理,不然怎麼會說“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呢?

讀書時花功夫去弄明白作者的意思,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雖然像某些古人那樣,每個字都得找出出處、挖出深意的讀書方式確實不適合大部分人。但將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查證出來,不是每一個合格的讀者都應該做到的嗎?有疑惑而不去查證,真的能把書讀明白嗎?碰到複雜的內容就跳過去,真的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嗎?

所謂讀書只為領會作者大意,所以不需要較真的觀點不過是騙騙自己罷了。若文章簡單到大略一翻就能明白,自然也就不大可能存在什麼爭議,也就無所謂較不較真。而那些出現多種解釋,需要較真的內容,就必然是需要花功夫慢慢查證、消化的,又豈是隨手翻翻就能領會作者意思的?

所以,無論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只要想用心讀書,就需要花功夫慢慢看,一點一點較真,貪多求快、得過且過式的“不求甚解”要不得,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讀書不能不較真

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向孔子請教說:“聽說舜的身邊負責管理音樂的樂正夔(kuí)只有一隻腳,是真的嗎?” 夔是舜時期的音樂家,《尚書》中記載說舜讓夔掌管音樂舞蹈,教導年輕人。孔子聽了魯哀公的問題就覺得奇怪,沒有記載說夔這個人只有一隻腳啊?於是耐心詢問魯哀公,才知道魯哀公是把表達“有夔一個人就足夠了”意思的“夔有一足”理解成了夔只有一隻腳。

孔子的弟子子夏去晉國,經過衛國時見到一個人在讀史書,其中一句是:“晉師三豕涉河。” 豕就是豬。按照這個人讀的去解釋的話,大概就是說晉國的軍隊趕著三隻豬過河。這顯然不大合常理。子夏就對這個讀書人說:“你讀錯了,這句話應該是‘晉師己亥涉河’,因為‘己’寫得像‘三’,‘亥’寫得像‘豕’,所以大家容易看錯。”子夏到晉國之後一打聽,果然是“晉國在己亥這天渡過黃河。”

這兩個例子看似有些誇張,但在現實中也並非沒有出現過。連這樣簡單的錯誤都能出現,在讀書時為了圖省力,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的問題就更嚴重了。比如有不少人就把《老子》中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解釋成了“學到的知識越多,對追求大道的損害就越大”,並據此推斷老子是反對學習的。

讀書不能不較真

因為個人疏忽而誤解、錯解古人的意思並不可怕。畢竟隨著知識的積累、見識的增長,總有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但有些人卻不同,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是奔著學習去的,組織讀書交流活動只是他們謀利的一種途徑。為了博人眼球,可以說什麼都幹得出來。比如有個《周易》學習班,班上的老師聲稱,大家熟知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所以取“三”和“八”這兩個數字,就是因為《周易》中最基本的卦有八個,而每個卦有三爻。

像這樣的讀經班不在少數,像這樣解讀經典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往往以“古人沒說不能這麼理解”或“大家各說各的,較什麼真”為託辭,拒絕眾人的質疑與批評。他們打著貫通古今的旗號來吸引客戶,自己卻是既不懂古,也不懂今。他們以弘揚傳統文化的名義對古代優秀文化肆意解讀、破壞,為中國文化招來不少罵名。

面對這樣的人,不和他們較真而放任他們胡亂解讀,不就成了他們的幫兇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