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妨礙公司發展的最大敵人是“常識”

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按照兵法常識,應該背山面水佈陣,韓信卻反其道而行之,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

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不僅戰爭不能完全依靠常識,對企業來講,常識也是其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敵人。

行業的慣例已經是過去的東西,遵循慣例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的公司才會有未來。

常識君|有話說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妨礙公司發展的最大敵人是“常識”

01 妨礙公司成長、發展的最大敵人就是“常識”

當我們長久處於一個行業、一家公司、一項事業之中時,不知不覺地就會把現有的狀態當作“常識”。

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想當然地設定出一些條條框框,比如認定:

“想要汽車買得好就該讓車身更長、讓底盤更低、讓車型更特別”

“大眾喜歡的手機是內存高、電池容量大、拍照清晰且價格低”

“電商網站產品應主打女性用戶”

......

而這樣想的結果就是壓制了自己的潛力。

但是,這些條條框框是由誰來決定呢?

是否有什麼國際規則規定了必須那樣做不可呢?

並沒有這樣的規則。這些都只不過是各行業或各行業的公司自己認定的,或者是為了劃分生存空間而根據自身方便與否劃出的條條框框。

這種條條框框的劃分,並沒有考慮到顧客。

那些從顧客的角度來看並無意義的事、給顧客帶來不便的事,行業裡、公司裡的人或是從事某項事業的人卻把它稱為“常識”。

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對顧客來說很重要的事我們卻沒能做到。

我常說:“行業是過去,顧客是未來,不要過分關注競爭對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顧客為中心展開經營。”行業的慣例已經是過去的東西,遵循慣例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的公司才會有未來。

因此,對於那些所謂的“常識”,我們必須抱著懷疑的態度重新審視,比如“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這樣做正確嗎?”“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非這樣不可嗎?”等。

此外,當我們站在顧客立場上感到不便或是產生了“要是有這種商品就好了”的想法時,當顧客問我們“有這樣的產品嗎?”時,就要反思:“我們是否因拘泥於公司的常識,而沒能真正做到想顧客之所想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以一句“對不起”或“我們店沒有這種商品”來草率應對,那這家企業就不可能有未來。

02 7-11便利店的“夏季關東煮”和“冬季冰激凌”

因質疑常識,不受常識束縛而獲得成功的著名革新案例當屬7-11便利店的“夏季關東煮”和“冬季冰激凌”。

過去超市受飲食文化常識的影響,認為關東煮這種熱氣騰騰的東西是在寒冷冬日吃的,而冰激凌則是炎熱夏季的食品。

因此,天氣一變暖,就把關東煮從貨架上撤下來;天氣一變冷,就縮小冰激凌的櫃檯。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妨礙公司發展的最大敵人是“常識”

但是,7-11便利店卻反其道而行之。

即使在夏季,收銀臺旁邊的顯眼位置也醒目地擺放著關東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舊佔據著店裡的絕佳位置。

結果,賣得非常好。於是其他便利店也紛紛效仿。現在,在日本的便利店,這種商品設置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常識”。

7-11便利店獲得成功要歸功於空調的普及。由於夏天開著冷氣,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家中都感覺身體發冷,所以想吃熱的東西。相反,冬天由於開著暖氣而感覺渾身發熱,所以就想吃涼的東西。正是這種生活環境的變化大大影響了商品的銷售。

正因為能夠從顧客的角度來質疑常識,才創造出了“夏天吃關東煮”“冬天吃冰激凌”的顧客,併成功開拓了前所未有的新市場。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妨礙公司發展的最大敵人是“常識”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在人們所謂的“常識”中往往蘊藏著許多商機,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03 不要被不安束縛手腳,要勇於嘗試

我們所屬的纖維行業是非常保守的,很多公司都拘泥於所謂的行業“常識”。一旦讓“常識”支配了我們的心智,我們就會簡單地認為:

“那是不可能的。那樣的事我們是做不了的。”

“即使做了那件事,我們的情況也不會有好轉。”

“那樣的商品是不可能暢銷的!”

“那樣做的話結果一定會很糟糕,我們會被當作異類看待的”等。

諸如此類的先入為主的想法,使我們甚至喪失了行動的勇氣。

對於這類情況,我想說的是“連試都沒試,怎麼能就妄下結論”。

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進行經營。因受常識束縛而產生的上述想法其實只是“不安”。“不安”是一種很不切實的情緒,大多沒有確切的證據,也無法確定是否會發生。而且,它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一種心理狀態。

所以,當你感覺不安時,請你嘗試將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情具體寫出來,並弄清真實情況。這樣你就會發現,為那些事而煩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那些不安其實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

為一些再怎麼發愁都得不出結論的事情,或者為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而煩惱,只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有些人總是為那種不安而前思後想,還誤以為自己是一個考慮周全的經營者,但這其實並不是在深思熟慮地工作。

重要的是要勇於嘗試。

嘗試之後,如果發現心中的不安不幸變成現實,該怎麼辦呢?例如,如果商品果真不暢銷,該怎麼辦?這時,要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那就是籌劃各種能夠讓商品暢銷的方法並付諸實踐。如果還是不行就絞盡腦汁思考下一個對策。如果能像這樣採取一個又一個的具體行動,你就不會有閒工夫感到不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