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高中政治和歷史?

官兒迷

作為一個文科生,我認為,要想學好這兩門學科,與我們的理解、記憶方法以及做題方法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另外,也離不開我們對學科的認識與個人的定位。下面,我想跟你提出以下的建議,希望我的意見,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對於這兩門學科的學習,絕大部分學生應該把目標定位到更長遠當中,比如,以後大學還要進行思修課和報考公務員學習的需要等等。而不僅僅只是為了高考才要學好它。然而,這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到的,所以,假如你能做到,對你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更多的還能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對於這兩門學科,我們又該如何高效地去學習呢?

對政治、歷史學科來講,最大的學習障礙在於信息量大和理解難的問題。所以,假如你仍然通過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去學習,不僅耗時,更費力。因而,只有在理解情況下去記憶,才會更高效和快速。那麼,哪些方法可以促進理解呢?對於政治學科,有三種可行的辦法:一是多把知識與周圍生活相結合。比如,關於哲學生活中講到矛盾是對立統一的,並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時。那麼,我們為何不能想象自己上次考試的失敗到如今成績名列前茅,不就是一種矛盾互相轉化的過程嗎?二是業餘時間可多觀看時事新聞也能促進理解。當然,可能很多學生並不喜歡看新聞,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課本上的觀點都有在新聞當中提到過;三是學會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去記憶。有了前兩者的鋪墊後,可通過單元的主題或標題來記憶,而可不再一詞一句的記憶,這也就是記憶的最好辦法。



而對於歷史學科,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和記憶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網絡去查詢瞭解,比如,可通過某一事件的電影、講壇或者聽故事的方式。當然,我不太建議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去了解,因為那樣所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大了。其後,我們應該著重去注意歷史事件的時間、背景、原因以及評價和社會影響。因為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們後面做題的準確性。

因此,總體看來,只要我們善於運用好學習方法,就可以把知識學的更簡單和輕鬆,從而,可以極大提升自己的成績。而不再是固定的去記憶和做題。我想,這也應該是絕大部分學生需要去掌握和思考的。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

學通達

政治和歷史其實分不開,他們都是思想輿論的陣地。瞭解和掌握了這些內容背後的邏輯,就等於掌握了通關秘籍。

政治主要訓練的是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他的主旨內容是要發現社會運行的一般規律,找到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科學性、合理性、正當性。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定位及認識,這個問題當年可是爭論了很久,曾經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最終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結。如果瞭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就會明白課本里短短的一句話,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就可能是那個時代的人的一輩子所追尋的至道。

政治還是是人類的有組織的活動。不管是民主制度、共和制度、專制制度等,都是一種社會組織形態。這種形態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權力和義務的設置,來完成生產、生活資料的分配。因此,改革就分兩種,一種是經濟改革,相對阻力較小;一種是政治改革,需要對權力和義務進行再定義,阻力較大。

如果從國際政治來看,這個人類的組織行為不管事實如何,都會去說別人的不好,說自己的好,所以才會有美國的“普世價值”和“中國威脅論”。這是政治宣傳。

說說歷史,都說政史不分家,政治和歷史分不開的。

歷史在中國這個國家,承載著更多的作用,這是在為全體中國人找到一個共同的特徵,依靠這種特徵來形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歷史課本那麼厚,實際上想表達的是: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明其德。都是一家人,都是中華民族,都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現在,我們一般用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問題,這是具有哲學高度的,不是簡單的故事合集。

歷史是有溫度的,這是一個人文學科,我們看到的文字都是別人一生的的血淚。比如,漢朝的和親公主有很多,可是在史書上連名字都沒有,她們都被歸類進了“和親”的詞條裡。

所以,高中的政治和歷史,真正要學的,應該是務實的經濟學態度和客觀大氣的歷史觀。有了這樣的態度,不管是史料分析題,還是經濟題,都能直奔主題,想人所未想之緣由,發人所未發之宏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