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地長途買牛,什麼牛堅決不能買!你知道嗎?

有溫度的愛

不少養牛戶由於當地沒有牛源或牛源質量不理想,需要到外地買牛才可以,不過到外地買牛特別容易出問題,例如上當受騙、運輸應激等等,可以說到外地買牛有5種牛堅決不能買!

1、“便宜牛”不能買

信息靈通、交通發達的今天,各地牛價其實相差並不大,可能外地牛要便宜一些,但是運到本地算上運輸費用、路途損耗等並不會比本地牛便宜太多,而網上不少買牛者報價一頭牛犢僅有二三千元,要比市場價格便宜數千元,對於這類“便宜牛”堅決不能信、不能買,不然則有較大可能上當受騙。

2、未斷奶牛不能買

不少人認為牛犢越小越便宜,為此甚至購買未斷奶的牛犢,這種牛犢體質一般較弱,經過長途運輸、環境和飼養管理的改變後特別容易出問題。再者牛小並不一定便宜,例如同樣質量的西門塔爾牛,200斤的牛犢要6000元/頭,而400斤的牛犢可能8500元/頭便可以買到,差200斤只差2500元,比成品牛價格都要便宜,且後者抗應激能力更強、更容易飼養,因此一般情況下牛犢越大其實越划算。

3、品種差不能買

到外地買牛當然是為了買一些好品種的牛,不然在當地買牛就可以了,不少養牛戶到外地去了之後發現好牛原來這麼貴,再經過中介及賣牛者的勸說,便會買稍微便宜一些但質量卻比較差的土種牛或土雜牛,買回去發現比本地還要貴,更重要的是這種牛長勢太慢沒有效益。

4、帶病牛不能買

一些牛明顯不健康,例如拉稀、流鼻涕、咳嗽、反芻異常、體溫高、毛焦體瘦等,這種牛堅決不能買。即便一些看似健康的牛也可能帶病,不過我們很難通過外表觀察出來,因此從疫區買牛時一定要在運輸前或到場後注射相應血清,然後等牛穩定下來沒問題時再加強疫苗。

5、經產母牛不能買

不少人自繁自育為了快點見到效益,往往會選擇購買懷孕的經產母牛,殊不知這樣做風險非常大,真正下犢好、易受孕、母性好的經產母牛沒有人捨得賣,市場的多數經產母牛均為淘汰牛,購買時不僅花費高而且買回來並不能進行生產,因此購買母牛時儘量不要經產母牛。

關注答主學習養殖技術,伴您養殖路上快樂前行!


快樂養殖

長途運輸的牛,如果你是牛販子,自己殺的話,其實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你是拉回去自己養的話,勸你千萬不要這麼搞。我自己也是養牛的,我們村裡很多人都這麼幹過,沒有一個人佔到過便宜的。前年大概十月份的時候,我們村裡這邊兩個人去山東拉了大概五十頭小牛犢,沒有一個月死的死,病的病,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找了幾個牛販子把剩下的二十多頭便宜賣了。所以距離太遠的牛,還有長途運輸的牛千萬不要買回來養。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水土的問題,對於人來說都一樣,你從山東到南方可能都有好幾天的不舒服,感冒,發燒都有可能。對於牛來說也一樣的,運回來的牛,前期肯定會有病的有死的,這個就看你的技術怎麼樣了。

其次就是長途運輸產生的不適。讓你坐一天的車都會不舒服,更何況還是牛呢,對於牛來說,在車上長距離的顛簸,不適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這個是深有體會,就算你的牛沒有問題,長距離的運輸也會出問題的,我自己養的牛,拉到廣西那邊去過,去的時候真的是沒問題的,結果到廣西就不吃食。



所以長途運輸的牛最好不要買,但是很多人看到北方的牛便宜,比如北方的肉牛就13快多一斤,我們南方這邊賣到14塊到15塊,牛犢北方的也便宜很多。很多人就看到便宜就去買,最後虧的更多。

養牛真的是一個技術活,如果自己不懂的話,不管你是買了殺還是養勸你千萬都不要幹,現在牛這麼貴,一頭牛就要好幾千上萬的,又不像死一個雞幾十塊的。對於牛這一行,主要還是經驗,靠你的眼睛吃飯的。一頭牛擺在你面前,什麼品種,目前市場價多少,多重,能殺多少肉,有沒有什麼問題,這些你要一眼就能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