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華爲蘋果三星等主流手機大廠家都不用無頭的全面屏方案?

牛叉的牛叉


-----------------------------------

今年6月,手機圈可以說格外的熱鬧。許久沒有推出過旗艦產品的兩大廠商OPPO和vivo,一前一後分別發佈了Find X和NEX兩大破格性產品,給今年有些疲軟的手機行業注入了一絲活力。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這樣兩款破局創新的產品,卻不是來自頂尖廠商蘋果或者三星呢?

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國產廠商需要新技術衝擊高端

在中國市場,手機行業的競爭程度尤為激烈,近兩年不僅逼走了所有的國際廠商,就連國產廠商都倒了幾家。而市場表現比較好的幾家廠商,比如華米OV,他們基本上任何一塊市場都不放過。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向很商務的華為搞起了“嚇人”的遊戲技術GPU Turbo;原本是互聯網廠商的小米,近年瘋狂擴張線下市場,小米之家一家一家的開;而之前只靠R系列和X系列也能賺的盆滿缽滿的OV,也不得不狠下心祭出自家旗艦,甚至vivo最近都有瞄準性價比市場的趨勢……

長期以來,絕大部分的國產廠商牢牢地把握住了4000元以內的中低端價位市場份額,但是要他們的價格再往上走,就觸及天花板的感覺。雖然近年不乏華為Mate RS、OPPO Find X蘭博基尼版這樣的萬元國產旗艦,但其實大家都清楚,這類產品都是藉助其他高端品牌實現的雙贏策略,而非僅靠手機廠商自己的實力。

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並衝擊高端價位,國產廠商大多都是鉚足了勁搞研發,技術迭代的節奏非常之快。華為將一塊1/1.7''的大底塞入P20 Pro,小米安卓首發了3D結構光,OPPO做出了業內屏佔比最高的曲面全景屏,vivo搶灘屏下指紋、屏幕發聲等新技術,搭載TOF 3D技術的新旗艦也在路上了。

因此,OPPO和vivo選在2018年推出這樣的兩款旗艦機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至於為什麼是這兩家廠商先出,答案並不難回答。一個原因是OV這些年來一直靠中端機走量,旗艦機因為價位偏高,目的更多是炫技和提升品牌形象,所以它們並不用特別顧及到出貨量。由於這類新技術產能依然是問題,所以不出意外它們將只會在中國等少數市場銷售。另一方面,OPPO、vivo一貫的產品路線,決定了它們的產品利潤相對偏高,這些豐厚利潤也為它們的技術研發提供了保障。

國際廠商為保證龐大的出貨量,對產品更求穩妥

可能在普通消費者眼裡,國產廠商也好,國際廠商也罷,他們只不過是自己購買時的選擇之一罷了。但事實上,首先這兩個陣營的主場就不同,國產廠商一般會先做好國內市場,然後再去攻陷海外市場,而中國市場對於國際廠商而言,其實只是想要吃到的蛋糕之一罷了。

蘋果和三星作為傳統國際廠商,它們所面臨的主場並非國內市場,而是整個全球市場。因此,它們推出的產品必須要經得起量產的考驗,對於易用性、可靠性均有非常高的要求,並且還要能夠讓不同國家的用戶都能夠接受,而不是隻針對中國市場。

因此,它們對新技術的反應往往較慢,並且一般會等待最優方案出現再使用,因為它們更看重產品的口碑。比如HTC、LG、華為很早就用上了雙攝像頭,但蘋果的首款雙攝手機iPhone 7 Plus卻等到了2016年9月,採用的是當時頗為特別的“廣角+長焦”方案,模組來自LG。而三星的首款雙攝旗艦Galaxy Note 8更是等到了2017年8月才發佈,它帶來的則是業內第一款配備雙重光學防抖(OIS)的雙攝像頭。

而站在營銷層面來看,蘋果、三星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品牌形象都已經是業內數一數二,儼然成為高端的代名詞,而華為、OPPO、vivo、小米雖正在進步,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距離。蘋果、三星等頂尖廠商並不需要任何不成熟的技術來博取消費者的關注,因為它們有自己固定的產品節奏和週期。

儘管目前看來,國際廠商的慢條斯理和國產廠商的快馬加鞭放在一起有些格格不入。那麼是否搶先首發創新技術,就一定能換回強勁的銷量呢?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技術創新並非決定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唯一因素

仔細想想,消費者購買一款手機的決定性因素有很多。顏值、配置、功能特性、價格、營銷到達率和轉換率乃至品牌忠誠度等,都可能會被考慮到。因此,技術創新僅僅只是一款產品的賣點之一,並非決定消費者購買的唯一因素。

舉個例子,蘋果去年推出的三款iPhone,即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當時在網絡上的聲音基本都是吐槽,例如iPhone 8系列就只是iPhone 7系列換了個殼,iPhone X的劉海也太醜等等。但這幾款機型的實際銷量又如何呢?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公佈2018年5月全球市場智能手機銷量TOP10來看,iPhone 8和iPhone X分列榜單第一名和第三名,銷量份額分別為2.4%和2.3%。iPhone 8的銷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差,因為還是有不少人在換機時選擇iPhone,即便其他廠商在創新上要做的好的多。

也正因如此,在蘋果和三星這些頂級廠商眼裡,OV這樣的創新並不是他們目前必須急著要做的。畢竟,頂級廠商也在暗自搞技術研發,例如蘋果和三星在2019-2020年都有摺疊屏新機計劃,只是並沒有立刻發佈一款商用的產品罷了。

話說回來你更傾向於穩妥的國際廠商,還是喜歡激進的國產廠商呢?


雷科技


那麼有些消費者對於全面屏的認識比較迷惑,各家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於是我羅列一些了主流全面屏的對比圖,我們一起來看看:

哈哈哈,是不是汙染眼睛啊,不過確實表達得沒毛病。細數目前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機,其實已經有不少了,主要是這些廠商:小米,華為,vivo,三星,努比亞,金立,蘋果,夏普。大概可以這樣總結概括:有小米MIX 2的“禿頂派”設計,有蘋果iPhone X、夏普AQUOS S2的“劉海派”設計,當然也少不了三星Note8的“對稱派”設計。基本在全面屏形成三足鼎立。

什麼叫全面屏呢?全面屏是指整個手機的屏佔比接近100%或者大於某個百分比。至於大於百分之多少目前還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標準。之前手機的屏佔比大概在60-70%左右。而去年的小米MIX,LG G6,今年的Samsung Galaxy S8都宣稱為全面屏,而這些手機的屏佔比則在75%-85%左右,並沒有高於90%。包括現在發佈的iPhoneX齊劉海,屏幕也沒有達到100%。

毋庸置疑的是,全面屏手機的概念是小米提出來的。但是,迄今為止,全面屏手機貌似依然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上下額頭比較窄,左右邊框也比較窄的手機,很多廠家就都叫做全面屏手機了。既然是全面屏手機,就應該做成沒有下巴的MIX,或者沒有劉海的iPhone X。這樣的手機才應該是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

目前來說,也就大概這三類全面屏手機了吧,什麼時候能夠有真正做到的100%屏佔比的全面屏手機出現呢?哪一家廠商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OPPO?三星?還是小米呢?拭目以待!


科技之窗


現在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機都是騙人的,只能算是偽全面屏,不是有額頭劉海就是有下巴,再不就是把額頭下巴都儘量做窄,有本事就做出真正的全面屏手機。沒額頭沒下巴,正面全是屏幕,這才是真正的全面屏,但是很顯然,現在的技術還達不到。我想的是:既然現在的技術還做不到正面全是屏幕的全面屏,那麼從手機設計上來看,三段式的手機,額頭上裝載各種感應器,前置攝像頭,聽筒等電子元件,在現有技術水平上還去不掉,那就保留,把額頭做窄做平,下巴上就兩個部分的功能,按鍵和前置指紋,按鍵可以做成屏內虛擬按鍵,指紋可以設置在背後,那就把下巴去掉。現在市場上的全面屏手機,iPhone X比較接近,但是劉海太醜,不如做平,小米mix2簡直日了狗了,明明下巴可以去掉,卻把前置攝像頭搞到下面,多此一舉。其他的全是既有額頭又有下巴,只是做窄了,碰瓷全面屏的概念而已,真把消費者當傻瓜。

還有,我的一貫想法就是,既然設計的手機有下巴,就把按鍵和指紋識別安在下巴上,如果下巴實在太窄,指紋識別放不上去,就把按鍵設計在下巴上,有個窄下巴還搞個屏內虛擬按鍵,下巴上什麼都沒有,光禿禿的就一個下巴簡直就是腦殘設計。


殘夢之間


這幾家企業目前沒有無頭全面屏方案是必然的情況。

華為可以暫且不說,他們的重點從來都不在屏幕上,目前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拍照和處理器,屏幕方面說得過去就行了,而且想要全面的做出來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即便是華為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蘋果是因為妥協。因為蘋果在研發IphoneX的時候並沒有完美的解決屏下指紋問題,因此他們只能用Face ID。我們知道,Face ID需要大量的空間,蘋果被迫做出了劉海屏這個東西。三星也是一樣,S8和S9額頭上有八個左右的開孔,這些傳感器一旦加上就根本去不掉。所以三星也沒有那種無額頭全面屏。當然,對於蘋果,三星和索尼來說,最重要的是防水功能,因為升降式攝像頭並不能實現ip68級別的防水。



LG和HTC沒有這種設備是因為他們變得膽小了。LG一直在創新,然而他們的創新與收益從來都沒有成正比,因此,他們迴歸了傳統。HTC就是沒錢,產品叫好不叫座,他們現在真的已經非常虛弱了。


看球人


反人類,只能當噱頭。真要全面屏,話筒可以在側面,指紋可以在後面,但前攝呢?估計只能等屏下攝像頭出現了,要不你前攝很難解決,異形屏不僅醜還貴!

三星的解決方案是最優的,但是成本太高。

蘋果的不僅成本高,還醜!

夏普的方案比蘋果要好,但也貴!

小米的方案反人類,好看不好用。

華為?理工技術男,玩技術可以,但外觀審美弱項。直接重新定義全面屏,也是現今唯一能量產低成本的所謂全面屏!

其他國產機,就只能呵呵了!跟風者而已,老羅除了說實話也做不出全面屏,實話易說,實事難幹!


呂斌57


大屏手機是由三星引領,當行業跟進後,三星就推曲面屏,國產手機沒有曲屏可用,唯有搞個所謂全面屏概念。有如現在的手機鋼化膜,搞出的鋼化軟膜(鋼不一定是硬的),裝修行業的原木門(整木才是真的實木),其實這些都是忽悠,包括最近吹的最熱的AI。感嘆現在國人創新科技遠不如創新詞彙。鬼佬學中文越來越難了。😂


木士又3T


手機向全面屏發現有什麼優點,1好看.(光好看卵用,適當增加厚度,以增加電池容量,提升續航,適當縮小屏佔比,提供可靠耐用的機身才是靠譜)有什麼缺點呢,1玻璃面板面積更大,更不耐摔更易碎,2,聽筒,距離感應,前置攝像頭等集成整合成本更高,視覺感受反而會更多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