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第一, 對內實行保境安民和休養生息的方針,重視農業發展,大修水利,吳越國地處兩浙,常年有潮水內灌,為防止沿海村莊被海潮吞沒,動員大批勞力,修築塘江沿岸捍海石塘,這種堅固的海堤,不僅能保護江邊良田和村莊免受潮水侵蝕,而且具有蓄水抗旱的作用,使得周邊良田旱澇保收。

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第二, 對外開展外交政策,與周邊國家有著良好的文化、經濟交流,吳越國是與契丹國建交最早的國家,兩國的交往除了在政治上交換情報外,還有經濟貿易,用吳越國的絲綢和瓷器、香料換取契丹國的馬匹。日本和朝鮮等國也是吳越國的外交夥伴,這種經貿往來對吳越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起到了巨大的推作用,功不可沒。

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第三, 在軍事上休兵止戈,深知吳越國是二浙的一個小國,難免會有被更大王朝的吞併的風險,所以從來沒有對外發動過大的戰爭,一直對中原其他王朝謹守臣節,等待可以一統中原的人出現在,後來趙匡胤建立宋朝,吳越國以和平的方式納土歸順,是歷史上少有的佳話,也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了很好的表率。(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了寶島臺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平納土歸順統一)。

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第四,“錢氏家訓”,吳越國高祖錢鏐對家人有著嚴格的家訓,在家訓的開頭就寫有:“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做人以立品為先,有才無德的人,是極其危險的。在家訓中強調讀書為第一等的事,讀書子弟為第一等人;婚姻原則看中的是教養和素質,對家世和財富則從來不提;更重要的要屬家訓中所提到的家國觀,提出了作為社會人的擔當和責任,在那個人人都想稱霸的時代,卻一心追求中國統一。

吳越國為什麼能在五代十國亂世中做到百年不衰

吳越國能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是吳越國王深知戰亂帶給百姓的痛苦以及對外政策示好外交手段,和嚴格的家訓叮囑子孫: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