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還經常在皇帝身邊轉,身上沒味嗎?

塔羅右手


對於一年洗一次澡的女人蘇麻喇姑,你覺得整天在皇帝身邊轉悠會沒味?沒味豈能把康熙大帝醉迷了心,猶如喝了清廷著名玉泉酒般,只是這的味非彼味,不是臭味,而是女人味。

(康熙與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順治晚期史載裡頗負傳奇的奇女子,為何傳奇源於既被孝莊文皇后喜愛,還深受康熙喜歡,不僅如此,其一生眾多軼事皆讓人顛覆傳統想象,好比一年洗一次澡,在偌大的紫禁城都能不為所動而延續。

當然,她的這個“癖好”之所以能成功,第一在於受寵,第二在於蒙古族習俗,第三在於信仰,遂,即便偌大一個清廷,也無法讓其改變一年就除夕一次的沐浴。

這也是為何一年洗一次澡的她,還能在康熙年間整日圍繞在後宮、及康熙身邊。

(蘇麻喇姑)

只是,這樣的蘇麻喇姑,其身上會沒味嗎?答案是沒有味,如果非要說有味,那就是與生俱來的女人味,為何這樣講,在於她的受寵就註定是一個不平凡女子;順治時期,不說清廷多接軌於世界,但在香薰這塊,也具備悠久歷史,從唐傳至清的一些香薰還是很多。

這也造就,本身作為侍女卻深受寵愛的她,在生活這塊,實則優待,並不差,遂,其身即便一年一次洗澡,也難有臭味,而且當時的清廷最奢於享受,冬日配暖爐,夏日配冰鎮,整個皇宮猶如“四季如春”。

而且蘇麻喇姑自入宮後,隨皇后信仰佛教,飲食這塊極其清淡,身上汙濁甚少,所以如常人那般腥臭相繼也會更少。

(走哪隨身攜帶香囊、手串、香爐的蘇麻喇姑)

要說她非有味,那可以理解為女人味,因為她自入宮起,就為順治時期的這位康熙皇帝付諸一生,乃至於不顧自己的性命。

早前,入宮之際的她,僅限大於康熙許歲,那時正值清廷鬧天花,年幼的康熙貴為皇子也未能倖免疾病來襲,康熙八歲時喪父,九歲喪母,導致無人敢照料天花下的他,當時照料他的就是蘇麻喇姑。

後康熙幸得抗下去了,從此二人形影不離,乃至於長大後,康熙都依戀於蘇麻喇姑,可以說,她在康熙的生活裡,既是侍女,亦是姐姐,同時也是康熙想娶的女人之一,只是其中淵源過於曲折,作了梗,導致遺憾一生。

這也是為何講蘇麻喇姑有味卻非彼味的所在。

喜歡的看官別忘了關注:探索歷史奇聞,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探索歷史奇聞


蘇麻喇姑是清朝初期孝莊太后的侍女,歷史上記載蘇麻喇姑有一個與眾人不同的生活習慣,那就是終年不浴,只在年終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的時候用少量的水擦下身子,然後再把用過的髒水喝掉。

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幾天不洗澡的話,身上都有氣味,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還經常在康熙皇帝和孝莊太后等人身邊轉,身上沒味嗎?

蘇麻喇姑為何如此任性,一年只洗一次澡:

一、生活環境影響

蘇麻喇姑出身於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的貧苦遊牧家族,後來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才成為了孝莊太后的侍女,作為蒙古族人的蘇麻喇姑從小就深知蒙古大草原上水資源非常匱乏。

在古代的蒙古大草原上,水只是用來給人喝的,對水的珍惜已經到了“惜水如命”的程度,蘇麻喇姑認為如果拿水洗澡那就是巨大的浪費。

二、內心信仰

蘇麻喇姑在蒙古因為缺水不洗澡也就罷了,可是來到水源充足的紫禁城還是一年洗一次澡,那就不只是因為缺水了,更多的還因為她內心的信仰所導致,只能說一個人生活的環境會變,可是信仰卻不容易改變。

在清朝原禮親王昭槤的歷史筆記《嘯亭雜錄》卷四中有過相關的記載:

“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史料上是說蘇麻喇姑信仰佛教,終年不洗澡,只在除夕的時候擦身子,然後把髒水自己喝掉,原因就是為了懺悔。


在草原出生的蘇麻喇姑一直對水奉若神明,之所以喝掉髒水是因為蘇麻喇姑認為用水洗澡是一種浪費,而且浪費水會遭到上天的懲罰,只有把水喝掉,才能減輕自己的罪孽,這樣還得燒香拜佛,向神明和佛祖懺悔自己浪費水了,請求原諒。

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身上不僅沒有味道,還芳香滿懷

一、生活方式清雅

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個澡,在現代的我們看來,她身上肯定有異味,而且還會遭到皇帝的嫌棄,然而這蘇麻喇姑身上不僅沒有味道,還芳香滿懷,她非但沒有被嫌棄,反而贏得了康熙和孝莊太后一生的尊重。

蘇麻喇姑身在皇宮,是孝莊太后的貼身侍女,吃穿用度都有下人伺候,也不用勞作,蘇麻喇姑信仰佛教,飲食清淡,而且紫禁城屬於北方,氣候乾旱,夏天的皇宮也是用冰的,因此一般不會出汗。

二:用各種香料

蘇麻喇姑還可以用香水和香料薰香,因為在15世紀的時候香水已經在很多國家普遍使用了,在康熙時期的皇宮裡面,蘇麻喇姑用香水也是很平常的。

況且蘇麻喇姑身在皇宮,還可以用各種名貴的薰香來薰染身體和衣物,她日常梳妝打扮用的頭油和胭脂水粉都是有香氣的。

還有隨身攜帶手爐、香扇、手串、香囊,想讓身體香很簡單,這樣即使天天在皇帝身邊轉,身上也不會有難聞的味道,反而還有淡淡的香味。

因此綜上所述,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經常在皇帝身邊轉,身上也不會有味道,當然一生未嫁的蘇麻喇姑不僅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她生病從來不吃藥,不過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一直活到了90多歲,不論在古代還是現如今都算是高壽了,也是非常難得的。


小聰歷史客棧


蘇麻喇姑她為何一年洗一次澡,下面我來為大家解答,知道原因後不經讓我沉思。

說起蘇麻喇姑,不得不說蘇麻喇姑堪稱是一個奇女子,冰雪聰明,兩次冒險找多爾袞,讓多爾袞先後兩次將皇位拱手送給了皇太極和順治帝,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最終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的盛名。

但就是這麼一個奇女子卻有兩個令人奇怪的怪癖:一是不洗澡,二是不吃藥。

其實蘇麻喇姑之所以不洗澡,這一點我們要從她出身說起,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在那個時代,蒙古族人的水是給人用來喝的、給牛羊飲的,他們覺得把水用來洗澡之類的,這些都是對水的一種嚴重浪費,是對老天爺的一種極度的不尊重行為。

蒙古地區一直都是異常缺水,所以蒙古族的人民都惜水如命的,他們認為浪費水是對他們天神的褻瀆,所以他們的信仰就是一年只洗一次澡,只有在除夕的那一天才會用少量的水用來洗去全身汙穢,自然洗完澡的水也要自己親自喝下以示對天神的懺悔。

我們所看到歷史記載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完澡之後還要把髒水喝掉,也不要在覺得奇怪了,蘇麻喇姑自幼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作為草原的兒女自然會養成這樣的的生活習慣,即使後面到了中原地區不在缺水了,但是這一年只洗一次澡早就成了蘇麻喇姑的一種信仰。環境會變,但一個真正有自己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是永遠不會變的。


像素說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90多歲一生未婚的蘇麻喇姑(蘇茉兒)走完了人生的旅程,這年齡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可謂高壽。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個特別奇怪的習慣:她終年不浴,唯有除夕那天才破例,僅用少量的水擦一下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表示懺悔;皇帝也知道她這習慣,已然對她很尊敬,有些人就很好奇蘇麻喇姑常年不洗澡,難道不怕皇上聞到味道?


《嘯亭續錄》卷四載:

“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蘇麻喇姑為什麼不經常洗澡

蘇麻喇姑,蒙古族人,大約生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的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一個貧苦牧民家庭,生活條件很差。她不洗澡一方面因為她的信仰,另一方面因為蒙古水資源匱乏,而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一,信仰原因。蘇麻喇姑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長生天”(蒙語“騰格里”)。這種信仰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認為水是長生天賜給人們的最寶貴的聖物,浪費水就是對長生天的不尊,會遭上天的懲罰。《世界征服者史》記載:

蒙古人在“春夏兩季人們不可以白晝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銀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晾曬洗過的衣服;他們相信,這些動作增加雷鳴和閃電。

因此蘇麻喇姑也認為人的身體是汙穢的,用汙穢的身體沾染聖水是犯罪,更是對長生天的褻瀆,所以那時的人們非常忌諱在河水中洗澡、洗衣服、甚至洗手、洗臉,更不許往水裡扔髒東西,水的汙染會給人帶來可怕的疾病和瘟疫。在他們的歷史上,對水的禁忌早已上升到法律中:

成吉思汗大扎撒中規定:“禁於水中和灰燼上溺尿,禁民人徒手汲水,禁洗濯,洗破衣服。”在《喀爾喀律令》中規定:“故意或戲耍而汙濁水源者罰牛、馬二隻,給證人賞牛(一頭)。”

他們如果實在髒的受不了,僅用極少的水擦拭身體,在擦拭之前要向長生天請示並表示懺悔。



二,水資源非常匱乏。

蒙古族居住在亞洲大陸腹地的蒙古高原上,遠離海洋,受極地氣候影響較大,具有降水量少且不勻。人們過著遊牧生活,追逐水草放牧。他們靠天養畜,自然放牧。


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青草生長,牲畜無法生存,人類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例如,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進攻後,退到巴勒渚納,那裡非常乾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傑思汗的這段歷史時刻警醒著後人。蘇麻喇姑喝掉洗澡用過的髒水,應該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水好很多吧。

可憐的牧民明白,每遇到乾旱就會水涸草枯,牧民就會陷入絕境,大批的牲畜和牧民死亡,水的缺乏給人帶來恐慌。另外遇到乾旱,乾枯的牧草極易發生火災,更讓人恐懼。蘇麻喇姑那時根本沒有水井,牧民們不會獲取地下水,多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來維持日常使用。殘酷的缺水經歷告訴她水是人們的生命之源,節約用水已經成了當時整個蒙古族的習慣,這一習慣自然延續到蘇麻喇姑的身上。



身上的味道

如果,人一年不洗澡,身上一定會有臭味,特別是夏天汗臭更是難聞,會讓人噁心嘔吐。例如路易十四不愛洗澡,他最愛的情婦說他:“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

但是,溫柔、善良、聰明的蘇麻喇姑身上不但沒有臭味而且芳香宜人。

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身邊最信任的貼身侍女。她的一生平凡而輝煌,她一生經歷了太祖、太宗、順治、康熙四朝,她扶助孝莊幫順治皇帝上位、她還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康熙曾說:“賴其訓迪,手教國書”,她制定了大清朝上下的冠服諸制,她晚年教導康熙皇十二子胤裪,使他免於皇位之爭並安度晚年。蘇麻喇姑雖是侍女,她為大清做出了巨大的功勞,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贏得最高統治者的尊敬,為自己贏得高貴的身份。


當然還有很高的生活條件。她在宮中每天有芬芳的鮮花薰香身體和衣物,吃的是來自各國的奇珍異果,果香濃郁,喝的是名貴的茶水,自然除掉體內的臭味,用的是名貴的香料擦拭身體,住的房間有薰香,例如用沉香、檀香、麝香、龍誕香等高品質的香品在房間裡燻焚,氣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再加上她身上掛有香囊當然不會臭了。

她雖然一年不用水洗澡,但可以用各種花的蒸餾液(相當於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銀花、玫瑰等,擦拭身體,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潔淨作用而且能美膚。



康熙為了回報蘇麻喇姑對大清的恩情,他按嬪禮重葬蘇麻喇姑,把她與與孝莊文皇后主僕二人葬在一起。


小姐姐講史


蘇麻喇姑,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一個貧苦牧民之家。

由於生活貧困,在很小的時候,蘇麻喇姑就進入科爾沁貝勒服中當丫鬟,成了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而這位二小姐,正是後來名聲赫赫的孝莊皇太后。

孝莊皇太后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而蘇麻喇姑的一生也頗具傳奇色彩。據記載,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和常人不同的特點:一是一年只洗一次澡,二是生病從不吃藥。

例如,昭槤《嘯亭雜錄》卷四中記載:

“……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仟悔雲。”

意思是說,蘇麻喇姑終年不浴,只在除夕之日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用完的水喝掉,以示對天神的仟悔,而蘇麻喇姑之所以這樣做,和蘇麻喇姑的出身有關。蘇麻喇姑出生於科爾沁草原,受氣候影響,當地終年乾旱少雨,水資源極為珍貴,所以蘇麻喇姑自小就養成了惜水的習慣。

在蘇麻喇姑看來,水是用來喝的,用於洗澡是對上天的一種褻瀆,容易遭天譴。

受此影響,即便到了不缺水的中原地區,即便成了孝莊皇太后身邊的紅人,蘇麻喇姑還是堅持以前的習慣,一年只洗一次澡。而蘇麻喇姑不僅是孝莊皇太后的侍女,還當過康熙的啟蒙老師,有人可能要問,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身上沒有難聞的氣味嗎?

說起來,蘇麻喇姑確實沒有難聞的氣味。

畢竟,如果蘇麻喇姑身上有難聞的氣味,很容易遭到孝莊皇太后和康熙的嫌棄,而之所以沒有難聞的氣味,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蘇麻喇姑流汗比較少。

雖說蘇麻喇姑只是孝莊皇太后的侍女,但其地位卻遠高於一般的侍女,吃穿也都有下人伺候著,所以蘇麻喇姑就很少流汗,流汗一少,身上也就不會有特別難聞的異味。

第二,用各種香料掩蓋可能的異味。

作為孝莊皇太后身邊的紅人,蘇麻喇姑也有資格用到各種名貴的香料,她可以利用各種名貴的薰香來薰染身體和衣物,還可以隨身攜帶各種香包、香囊和帶有香氣的手串,這樣,蘇麻喇姑身上不僅沒有難聞的異味,而且由於香料的作用,還有淡淡的香氣。


金兔歷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清朝的蘇麻喇姑是一位奇女子,她最初只是一名侍女,後來成為康熙的啟蒙老師,而且還幫助康熙將十二子撫養長大,成為大清皇室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蘇麻喇姑的傳奇不僅僅是她的生平經歷,據史料記載,她有一個習慣令人非常不解,那就是“終生不洗澡”。

據《嘯亭續錄》記載:“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史料記載,蘇麻喇姑因為從小生活在高原地區,那裡極度缺水,這樣的環境使她格外珍惜用水。因此蘇麻喇姑一生從不洗澡,只是在每年的除夕那天,她才會用水拭擦身體,但擦完以後還要把盆裡的髒水喝掉,以示懺悔。

有人很好奇,蘇麻喇姑這樣的習慣不會使身上產生異味嗎?答案是會!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汗腺,如果長時間不洗澡,汗腺分泌出來的汗液就會產生令人難聞的味道。歐洲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鼠疫,當時歐洲人認為不洗澡可以避免病毒的感染,於是他們開啟了兩個世紀“不洗澡的歷史”。當時的國王路易十三還被人稱為"臭王",而他的兒子路易十四則因此發明香水,用來遮掩身上的味道。

蘇麻喇姑不洗澡,身上肯定會有味道,她在照顧康熙的時候就沒有被發覺嗎?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到康熙與路易十四之間是有過通信的,會不會路易十四有送過香水給康熙?這個問題沒能在史料中找到答案,不過說到香水,早在路易十四發明“法國香水”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了。

香水的歷史

從史料上查閱,最早有香水記載的應該在五代時期,當時是從波斯引進而來,是用蒸餾的技術從薔薇花上提取香味,製成香水,當時又被稱為薔薇露。到了北宋時期,這種提取花香的技術已經被熟練掌握,而且當時不僅可以提取薔薇花香,還可以提取其他種類的花香,這就是最早的香水,也被稱為“古刺水”,是從波斯語譯音過來的。

古代的香水用途很多,因為這是純天然蒸餾提取,所以不但可以噴灑在衣服上,還可以喝。明代的左懋第在《詠古剌水》中寫道:“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列皇飲祖澤,旨之如羹然。”又說“再拜嘗此水,含之不忍咽。”可見這是一種可以喝的香水。

因此古人要用香水的時候,可以拿古刺水噴酒在衣服上,然後再喝上幾口,自然可以由裡香到外了。

蘇麻喇姑身居皇宮,可接觸到的香料更多

古代的古剌水被很多文人所描寫,可見這種東西已經廣泛流傳於民間,對於皇宮裡的人來說自然不是什麼稀罕物。除了古剌水,古人還有很多除異味的方法,比如香薰、香囊等。蘇麻喇姑身居皇宮,自然不缺各種香料。而且蘇麻喇姑信奉佛教,經常需要燒香拜佛,在檀香繚繞的環境中,身上自然也會留下檀香的味道。

因此,蘇麻喇姑雖然從不洗澡,但她可以隨身佩戴香囊,經常處在香薰的環境中,還可以在衣服上噴灑“古剌水”,這樣就可以完全遮蓋住身上的體味了。


水煮汗青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蘇麻喇姑?這人您別說是擱在清朝的歷史上,您就算擱在整個大華夏的歷史上,這都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咱別的不說,她這人真沒啥背景,蒙古大草原上一貧家庭出生,要靠沒靠,要門子沒門子的。

瞅她的名字大傢伙也能感覺得到,最開始的時候她叫蘇茉兒,這是蒙語的音譯詞,翻譯過來就是毛制的長口袋。後來改成滿名叫蘇麻喇,翻譯過來就是半大口袋。

您瞅瞅這名字繞來繞去全是口袋,這輩子就這口袋別的沒裝,裝了一口袋的福氣。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不是叫蘇麻喇姑嗎?咋就變成了蘇麻喇了呢?”

其實那姑字在滿語裡邊是尊稱,就和咱過去叫一男的某某先生一個意思,真名就叫蘇麻喇。

她這人一輩子別的沒幹,盡給人做侍女了,但人家這侍女和別的侍女不同,歷經清朝四代帝王。

這老了老了,但孝莊走了之後,最後一代帝王康熙,害怕這蘇麻喇姑寂寞,就把自己的十二皇子交給蘇麻喇姑撫養,讓這蘇麻喇姑有個念想,能活的久遠一點。

畢竟人老之後,沒個啥念想的話,這就只能耗著那點精氣神,等耗的差不離也就走了,給她添一孩子,這精氣神還能養養。

所以從這方面講,康熙還真就把蘇麻喇姑當一長輩來看。

至於題主說的有味沒味這事,也就不難解釋了,就算有,長輩嗎您還能咋地?

那麼蘇麻喇姑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待遇呢?解決這個問題,咱也能捎帶著把題主的問題給解決了,不然的話您直接說,這有點空不是。

為什麼

最開始的時候,蘇麻喇姑被科爾沁大草原上的貝勒府看上了,買回去直接就做了孝莊的侍女。打這起就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

話說科爾沁這屬於蒙古當中的一個部落,他這戰鬥力擱到蒙古人裡邊,連個水泡都砸不起來,屬於被虐的一類。

就這時間點上,趕上了滿人的崛起,滿人為了拓展生存空間,這就時不時的撩蒙古人,這首批被撩的就有這科爾沁,畢竟柿子這得挑軟的捏不是。

所以科爾沁後來乾乾脆脆就抱上了滿人這粗大腿,就這時間點上滿人建立的國號還叫後金。

那麼科爾沁為了把這關係捆綁的更加結實,這就先把哲哲嫁了過去,嫁給的是皇太極。

皇太極他也需要外部尤其是蒙古人的支持,給的待遇相當的好,這哲哲就成為了皇太極的皇后。

但哲哲這肚子不真氣,壓根就沒有給皇太極生個兒子出來,那麼科爾沁這方面就比較著急,這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監急的角色。

這不決定再嫁一個女的過去,這就是哲哲的侄女孝莊。就這時間點上孝莊才十三歲,皇太極這都三十四歲了。

而蘇麻喇姑作為孝莊的貼身侍女,這不作為陪嫁她也就跟了過去。

大傢伙也知道孝莊這人也聰明,能跟她手底下做貼身侍女的,這也不白給。

所以蘇麻喇姑這人也特別的聰明,平時不僅照顧孝莊的生活起居,而且抽空還學習滿文。

大家都知道這滿文真不好學,康熙之後的滿人大多都不會寫滿文,而且說都不會說,到了溥儀的時候滿文能認識溥儀,溥儀壓根就不認識滿文。

所以大傢伙能體會得到學習滿文的艱難,畢竟這是新創作出來的文字,在清以前壓根就沒有,所以學習的時候沒啥可借鑑的。

而蘇麻喇姑不僅滿語說的特別的溜,這手底下也不白給,一水娟秀的好字。

基於這幾點,在加上蘇麻喇姑又絕對的忠誠,所以孝莊一步步的把蘇麻喇姑看做了自己的心腹。很多事情,這都交給她去做,所以蘇麻喇姑的一些個才幹這都慢慢的歷練了出來。

當年清朝要整出一套上下冠服來,這蘇麻喇姑就又參與,可想而知才華肯定是有的。

當然這些東西,還不足以得到皇帝的信任,畢竟你是個外人還是侍女不是,這還隔著一層。

後來的事

後來皇太極特別喜歡的海蘭珠死了,他自己個也沒挺過兩年也死了。

結果皇太極悲傷過度,壓根就沒想起來立皇儲,這下邊的人打破了腦袋想要上位。

那麼孝莊也想在裡邊撈點好處,她的依仗就是六歲的福臨。

可問題是,福臨一個六歲的娃,你說要靠沒靠,要力沒力的,能上去這不胡扯嗎?

所以孝莊這就需要外力,她就瞅著那跳的最高能力挺強的多爾袞不錯,就找他做自己的靠山。

說真的,就這眼光,不是一般人能瞅出來的,當年多爾袞自己都想當皇帝,那有功夫推你兒子當皇帝,這不白瞎嗎?

事實證明真沒有白瞎,多爾袞和豪格那好懸沒掏刀子,雙方各退一步,這多爾袞才想到了之前孝莊埋的暗旗——順治,這才有了順治登基的口子。

那麼在這一系列的運作下,孝莊不可能自己個跑出宮門,找多爾袞商量這事,畢竟皇太極安排的祖制就擱那,後宮的女人沒吩咐你別說出宮門了,回孃家這都不成。

所以把孝莊和多爾袞連起來的這人其實就是蘇麻喇姑。而辦這事的時候,您不是說頂個腦袋,一張嘴就完事了,您這說的不好,一不小心腦袋都得讓人摘了去,順帶事也得攪黃了。

所以打這裡起,蘇麻喇姑其實已經參與到了清朝上層一些個隱秘的事情當中了。

再有後來,孝莊和順治也就是福臨,他們雖然是親骨肉,但按照祖制,這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見的,而且加上這多爾袞想要多方面的控制,他可不允許腦瓜裡裝的全是聰明的孝莊靠近順治,畢竟多爾袞從歷史的方方面面來看,他也想著有朝一日取代順治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心思。

所以這母子二人,雖然身份尊貴,但一個月就能瞅一次,就這一次,您覺得能教點啥?

那麼在這個環境中,順治他就是個娃娃,說道根子上也沒啥經驗不是,您要是把自己個一些個聰明勁用到了不該用的時候,這萬劫不復都是輕的。

所以順治時不時的需要人提點,那麼蘇麻喇姑作為孝莊的貼身侍女,這就成了首選。

這事說到底,蘇麻喇姑就成為了順治不是老師的老師。

請您記住了順治可不是個大心眼的人,那心眼比針鼻都小兩圈,要不後來咋就把下葬還沒倆月的多爾袞的墳頭給掘了,鞭屍不是說,還砍了腦袋。

蘇麻喇姑並沒有惹怒順治。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好心教你,你還當受氣?不可能吧!”

教可不好教啊,這是帝王啊,您要是那件事惹到了,自己還不清楚咋回事,他到是怒了,這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從這裡,蘇麻喇姑雖然和順治之間至少是不惡。

要知道後來那小太監安德海,參與清朝上層隱秘的事多了,這就炸翅了,最後不得好死讓人給剁了腦袋。

所以蘇麻喇姑這人嘴也嚴實,不是那種給點風就想上天的人。

那麼後來順治那董鄂妃死了,玩了命的這就想剃了腦瓜子做和尚。

最後不就推出康熙坐下一任皇帝嗎?

康熙上位的時候,也是個小孩,你說說,這事弄的比較尷尬。

而康熙出生之後,雖然有乳母曹氏(曹雪芹他們家的人),但很多事情也得需要一個人照顧,這蘇麻喇姑就當仁不讓了。

當年康熙出天花的時候,還就是這蘇麻喇姑從中穿針引線的天天瞅瞅,再有就是那曹氏天天的照顧。

所以康熙對這兩人感情是相當的好,這也是為嘛老曹家蹲江寧織造這位置那麼多年,一點事都沒有,結果康熙一走,老曹家立馬就受到了雍正的清算,這位置太肥缺了。

這話有點遠了,咱接著聊,所以康熙對於蘇麻喇姑這份感情是不一般的。

加上蘇麻喇姑這歷史地位,康熙對這人更多的是敬重。

回頭咱在說這洗澡的事

確實有這麼檔子事,那是人家蒙古人的一種信仰,過去蒙古對水那是有著天然的崇拜。

用水洗澡那是對水的玷汙,所以她是一年洗一次,還是用少量的水插一把,然後把水喝下去。

康熙沒有嫌棄,這第一,是對蒙古人的尊重,畢竟自己的奶奶就是蒙古人,這第二,就是對蘇麻喇姑本人的尊重。

至於臭不臭,這還用問,雖然有各種香料壓制,一些淡淡的怪味還是有的,但康熙確實沒有嫌棄,畢竟當年他出天花的時候,所有人都躲著他,蘇麻喇姑可沒有。無他長輩尊重而已!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蘇麻喇姑是清朝後宮的傳奇宮女,同時她也是有史記載地位最為尊貴的宮女。她死後,康熙下令將她以嬪[地位僅次於妃]禮下葬,同時也讓皇子為他守孝。為此《康熙王朝》中甚至還杜撰出了一段康熙和蘇麻喇姑的愛情故事。






蘇麻喇姑地位如此尊崇,但她卻擁有一個讓人看起來無法理解的習慣,那就是一輩子不沐浴,一年只擦一次身體。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的六世孫昭槤在《嘯亭續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昭槤說的很清楚,蘇麻喇姑崇尚佛法,晚年選擇吃齋。另外她一輩子都不沐浴,只用少量的水在除夕夜擦拭一下身體。擦完身體後,她還會將擦身體剩下的的髒水喝掉,以表示懺悔。

【注;古人的“沐”指的是洗頭,“浴”指的是洗身體。所以用水擦拭身體並不是沐浴】






關於蘇麻喇姑不洗澡的原因,大部分人認為是古代蒙古地區缺水,所以遊牧民族為了保護水源一生只會沐浴三次,即出生、結婚、去世。因此當蘇麻喇姑來到紫禁城後,每年擦一次澡都成為了奢侈的象徵,所以他為了表示對浪費水源的懺悔,選擇了將洗澡水喝掉。

至於這件事的真假無從考證,但關於古代蒙古人異常珍惜水源卻是真的。《新元史》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蒙古帝國初期,曾經有一名西域商人奧都拉合蠻來到了蒙古地區經商。大概是由於天氣太熱了,所以她就跑到了附近的河水中洗澡。洗的正開心的時候突然被察合臺的士兵抓了起來,之後察合臺親自下令要處死這哥們。

估計當時這哥們當時也嚇傻了,成吉思汗的兒子親自下令要處死自己,而且自己連犯什麼罪都不知道。



正在恐懼的時候,窩闊臺說情,說他這是在河水中找尋丟失的金銀,並不是在河中沐浴。原來蒙古帝國有一條國法;“春、夏浴水中者死”。

最終察合臺聽了窩闊臺的話才勉強放了這名商人。估計從此之後,這哥們再也不敢在河水中洗澡了。

話又說回來。春天、夏天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這種時候人們下河洗澡竟然是死罪。以此看來,蒙古人確實對水源異常珍惜。






最後說一下不洗澡有沒有味,答案當然是有味了,而且還非常大,搞不好還會長蝨子。

說兩個宋朝的案例吧。宋朝時期,士大夫階層非常喜歡沐浴,但總有那麼幾個個別的人和蘇麻喇姑一樣不愛洗澡。這其中就有出身宰相之家的竇元賓。他由於不愛洗澡,身上都臭了,於是朋友們經常戲謔的稱他為“竇臭”。

另外王安石在不洗澡方面更出色。有一次上朝的時候,王安石身上的蝨子都從鬍子裡爬了出來,惹得皇帝和滿朝文武哈哈大笑。最後王安石還是在親家幫助下才改變了不洗澡的壞習慣,消除了身上的臭味和蝨子。






蘇麻喇姑不洗澡,身上一定是有味的,但一般也不會有人嫌棄。原因在於她服侍了孝莊一輩子,還曾參與了清朝冠服的制定工作。另外,他在康熙身染天花的時候不離不棄,主動照顧康熙,最終康熙也在她的照顧下康復。單單憑這份功勞也足以獲得滿清皇室的尊崇,又怎麼會有人嫌棄疏遠她呢?


我是越關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可以讓大家回想另一個問題,我們從小到大,洗澡的頻率是不是也有很大的變化?

現在有多少人每天都洗澡?答案恐怕有很多人,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熱水器。

那80-90年代,有多少人天天洗澡?答案是少得可憐,少數能夠天天洗澡的人,通常都是極少數的富貴家庭,或利用工廠的內部浴池(那個年代的特色)。大部分人的洗澡頻率,最頻繁的恐怕都要在一週左右,其中包括90年代的筆者。那個時候家裡沒熱水器,外面的澡堂又要花錢,家裡賺的不多不可能頻繁去洗,一週一次已經是最頻繁的了。特別要強調的是,這還是在城裡。



那更早之前,近代甚至古代,在沒有現代化浴池的情況下,大眾的洗澡頻率能有多久,恐怕大家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答案。天天不可能,每週也很難,甚至每月也同樣很難達到。自小生活在蒙古草原的蘇麻喇姑是啥洗澡狀態,大家自己想吧。

古代的蒙古草原沒有浴池,少數民族部落不斷進行遷徙式生活,也是由於原住地的水草有限,無法長時間停留,連人畜飲用都不夠,又有多少能用來洗澡?且不說河裡的水又要保持足夠的乾淨以方便牲畜飲用。到了冬季,草地枯萎燃燒物有限,更缺乏足夠的燃料來升溫熱水。可以說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適合古人頻繁洗澡,尤其北方的少數民族。蘇麻喇姑一年一次洗澡,放到現在看似誇張,但在古代卻根本算不上稀奇事。

所以另一個問題也迎刃而解,既然大部分都不頻繁洗澡,大部分都是那個體味,那誰又會在意彼此之間相互的味道呢?



當然順治和康熙不會一年一洗澡,他們與蘇麻喇姑的體味肯定存在差異,不過蘇麻既不是需要幹活的宮女,地位高貴又可以得到薰香的高檔化妝品照顧,身上的味道完全可以壓得住,或者想想當年的歐洲黑死病期間,眾多人不洗澡,日子不也照常過嗎?味道要大噴香水唄,法國香水也是這麼誕生的。

最後說一個家族裡的事,家族有一個長輩,由於個人喜好和身體問題,晚年就是不喜歡洗澡,幾乎也是一年一二次的標準,跟蘇麻喇姑狀態一致,每次與長輩見面都能感受到強烈的體味,很難聞但也不是受不了,甚至時間久了也習慣了,這還是長輩沒用香水的情況下,所以蘇麻喇姑的狀態,絕對比我家長輩要好太多!


遼寧資深球迷


蘇麻喇姑是孝莊文太后的侍女,雖說是侍女,但是在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曾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並且也是康熙帝幼時的啟蒙老師,前後共經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地位身份非同一般,但是有傳言說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這是真是事實麼?而且她整天在康熙皇帝身邊,身上沒有味道麼?

一年只洗一次澡的蘇麻喇姑

據記載,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是真實存在的。

蘇麻喇姑自幼時跟隨孝莊太后後,就一直在皇宮中,要說平常人家缺水,不捨得用水洗澡,可以理解,但是要說身在皇宮並且地位不低的蘇麻喇姑不捨得用水,那就是天方夜譚了。那是為什麼一年只洗一次澡呢?

其實這跟她的信仰有關,對於常人並且是女人來說,兩個月不洗澡,她都難以忍受,更何況一年一次?這種煎熬常人難以忍受,而對蘇麻喇姑來說,這更能鍛鍊她強大的自律以及虔誠的信仰,對她來說,洗澡是一種儀式,這不僅僅是為了去除身體上的汙垢,更是為了清潔心靈,去除心靈的不潔,摒除對權力的慾望,對他人的傲慢,自己的不滿,所以希望通過一年一次的洗澡儀式,來去除這些不好的東西,找回最初最真實,最善良的自己,從一年的開始,用最本質,最樸實的自己去對待接下來的每一天。

喝掉洗澡水

在一年洗一次澡的同事,蘇麻喇姑也會把洗澡水喝掉,因為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洗澡水上漂浮,沉落著自身體清洗下來的汙垢,灰泥,在別人看來很髒,但在蘇麻喇姑看來,這是屬於她自身的一部分,身體的汙垢,心靈的慾望誕生的汙穢都是屬於她的,也是自己身體上面的缺點,不足,而歷經風雨的蘇麻喇姑知道,人要強大,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的不足,負面東西,要正視,才能做代不恐懼,不逃避,從最根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蘇麻喇姑身上的味道

那既然一年洗一次澡,身上的味道不會特別難聞麼?

如果對於正常人來說,味道的確會讓人難以忍受,但是蘇麻拉姑身處皇宮,地位又異常尊貴顯赫,從她日常的飲食服飾以及用度上就可以來解決“臭味”的問題。

吃的都是清朝或者當時其他國家進貢的名貴香果,用最精貴的香料粉飾來擦身體,同時在蘇麻辣股的閨房內又諸如沉香、檀香、麝香、龍誕香等高品質的香品在房間裡燻焚,氣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雖然她不洗澡,但是也可以用各種花的蒸餾液(相當於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銀花、玫瑰等,擦拭身體,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潔淨作用而且能美膚。

所以蘇麻拉姑一年洗一次澡是確有其事,但是因為身處皇宮,處理氣味的方式就特別的多,所以身上並不會有多臭,反而會奇香撲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