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並未隨歲月的流淌而消減,我們時刻對日本人入侵中國,大肆燒殺擄掠的歷史不敢忘懷。

當我們看到與日本人相關的東西的時候,大家都會談虎色變,被內心的仇恨所左右,會對與日本人相關的所有東西產生髮自內心的厭惡,無論是覺得有多美好,都會在仇恨之下所變味。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看跟日本有關的影視作品的時候,會不自主地覺得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非常的崇高、令人敬佩。日本的武士刀非常鋒利讓人有強烈的擁有感,日本人的茶文化、日本的古建築與在古建築旁的櫻花、日本人的傳統家居榻榻米、日本人的書道、日本人的忍者道都有一種讓我們這些活在現代都市的人感覺到有嚮往與著迷的感覺。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但是在愛國情懷的作用,心裡就會不自覺的貶低這些跟日本相關的文化,心理催眠自己,讓自己覺得這些東西跟中國文化相比簡直就是螢蟲與皓月之間的差距一樣,使自己內心產生民族自豪感。

這是我內心所產生過的矛盾,雖然不瞭解大家,但相信很多人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但是中國的歷史在不停的發展,經歷了諸多的戰亂以及王朝的更迭,最終這些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文化在中國的本土內被埋藏到了歷史的泥土中。

所以我們可以換個眼光看,我們對日本文化的嚮往其實是我們對自己國內某個被歷史所掩埋的朝代的嚮往。

有史可查的,日本與中國的接觸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發生了,剛只不過是漁民之間的接觸,中國有日本人其實是徐福帶領著去找蓬萊仙島的童男童女繁衍而成的傳說,這個傳說我們無法考據真假。

如果假設徐福去過日本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原本日本國內有許多的原生土著,徐福只是一個文化的使者,將秦朝先進的文化傳播到了日本,教化了那裡的野蠻土著,使他們產生和擁有了文化,我覺得這才是最接近事實的。

但不代表日本人就是我們先祖的子孫,只能說明他們接受了我們的文化。

中日第一次官方交流是東漢光武帝的時期,當時的日本還未統一,由數百個部落國家組成,有一個比較強大的部落國家出使漢朝,被漢武帝授予了金印,承認了其地位,在往後的歷史中,中國的王朝也一直跟日本有著交流。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我們大家都以為和服是唐朝的時候傳到日本的,但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日本和服,其實是在三國東吳時期傳到日本的,在日本很多地方,和服店的招牌都會寫著“吳服”兩個字,東吳時期傳到日本的和服廣在平民階級流傳,收到了日本人的熱愛。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隋唐時期傳到日本的和服只有一些大貴族以及皇室可以穿,平民是不能染指的,所以流傳至今,只有在日本皇室的一些祭祀活動中才能看到我們所說的唐代和服。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由此可見,當時日本人和東吳之間交流的頻繁,在東吳被滅後 ,曹魏當政。當時日本人出使中國,日本國內資源貧瘠,找不出什麼有特色的貢品,那時候日本什麼都不多,只有女人非常多,日本那時候每一個普通男人起碼可以有三四個妻子,貴族甚至可以擁有十幾個女人,所以找不出貢品的日本人把女人當作了貢品晉獻給了曹魏皇帝。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曹魏皇帝對日本人不畏艱難、跨海而來的精神感到很感動,也不在乎日本人寒酸的貢品,當即賞賜了很多禮物給來使,賞賜的禮物之華麗、繁多,把日本人看得目瞪口呆,嚐到甜頭的日本人後面又多次出使,同樣獲得了不少的賞賜。

在唐朝之前,日本人派出過四次遣隋使出使隋朝,不過當時日本已經由幾百個部落統一為了一個國家,在和中國接觸過後文化也得到了發展 ,這個時候的日本人心高氣傲了起來,不再把自己放在藩屬國的地位上。

他們直接以平級帝皇的口氣派遣使者過來參見隋文帝,隋文帝看到日本人自稱為天子,作為當時西域共主的“聖可汗”隋文帝,在國際上地位崇高,享受著萬國來朝,對日本人的無禮極其不悅,直接不理睬日本人。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隋煬帝上位之後,日本人派小野妹子為使臣出使隋朝,日本的國書上是這麼開頭的: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隋煬帝看到這開頭的時候生氣極了,直接吩咐手下,以後日本人送上的國書再也不要拿來給他看,但是隋煬帝不願放過這次展示自己大國威名的機會,所以派人好生接待了日本人,在日本人回國的時候,甚至派出了使臣隨行出使日本,這次出使令日本天皇受寵若驚,虛榮心得到了滿足,當即帶領群臣出城迎接隋朝的使者。

唐朝建立之後,日本人所派出的第一支遣唐使是在白江口戰爭之後,當時日本人的五萬大軍與唐朝的一萬大軍在朝鮮的白江口兵戎相見,唐朝士兵憑藉著鋒利的唐刀以及戰馬把5萬日本人殺的落花流水,就算人數是唐朝的數倍也不是唐朝的對手,這次戰爭之後日本人開始擺正了自己的地位,感受到了盛世大唐的恐怖。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因害怕唐朝的報復,所以當即派出了遣唐使訪問唐朝,以藩國的地位拜見了唐皇。

經歷這次慘敗之後,日本人開始全面學習唐朝文化,派出了多次遣唐使,他們想知道唐朝是如何能達到這麼強大的地步的,遣唐使的隊俉中有僧侶、書生、工匠等各個職業的人,日本人對佛學以及儒學非常感興趣,更對大唐的建築以及各種技術文化甘之若飴,在他們的瘋狂學習下,差不多是達到了一種想把唐朝整個搬到日本的地步。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日本人崇尚強者,他們對當時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保持著無限的崇敬以及追捧,一切的形式都要按照唐朝的標準來做,唐朝人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他們所覺得應該做的事情,瘋狂的地步甚至遠超出了現今人崇洋媚外的地步,因此唐朝滅亡之後,即便唐朝的文化不在,我們在現今的日本人中仍能看到盛唐時候的痕跡。

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眾多文化代表們。

首先是日本武士刀,唐朝時唐刀有四個品級,分別是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其中品級最高、殺傷力最大的是陌刀,專門配備在與遊牧民族戰爭的騎兵上,史料記載,兩軍對戰時,在陌刀的兵威之下,胡人騎兵如同爛肉爛骨一般會被大唐士兵砍得血肉紛飛,全無抵擋之力。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陌刀也是唐刀之中最珍貴的,輕易不能外傳,所以日本的使者根本得不到陌刀,只能退而求其次,通過各種渠道偷偷走私回了唐朝的橫刀和儀刀,橫刀的威力是陌刀之下最強大的,大量配備在步兵部隊中,兵威也極其強大,但珍貴程度沒有陌刀那麼嚴重。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橫刀傳回日本的時候,因鐵料的稀少以及技術的不足,日本人不能完全的模仿打造出唐朝的橫刀,而且日本人的國情與中國不一樣,日本鐵礦稀少,戰爭中兩方士兵很少有穿鐵盔甲的,身上的防護品只有一些木製以及竹製的盔甲,一支軍隊中只有地位最高的將軍才能穿上一層薄薄的鐵盔甲,所以結合這兩方面,日本人在打造唐刀的時候減少了很多鐵料,不用再去追求破甲的效果,從而打造出了真正符合日本國情的日本太刀。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日本的太刀鋒利程度勝於唐朝的橫刀,因為沒有了砍鐵盔甲時的顧慮,刀是直接砍在血肉上的,所以日本人打造太刀的時候極力的追求刀的鋒利程度,最終日本人所打出來的刀成為了切肉如泥的利器。

日本太刀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脫胎於唐朝的橫刀,經過千年的發展,鍛刀技術越來越精湛,日本太刀成了今天的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現今很多日本的古建築完全是照搬唐朝時期的樣式的,當我們在看一些國內隋唐時期遺傳下來的古建築的時候,就會發現與日本的傳統建築極為的相似,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

當然隨著時間的發展,日本人也發展出了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築,這類建築稱為和風建築,脫胎於唐風建築,與唐朝傳過來的唐風建築並列為日本的兩大傳統建築。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日本的文化中,櫻花是最受推崇的,是日本人的精神標誌,在大街小巷中、在古建築古寺廟景觀中、在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傳統頭飾上,盡是櫻花的蹤跡,日本人愛櫻花不只是侷限於女人,上至天皇貴族,中至武士階級,下到平民百姓、男女老幼都將櫻花當成了摯愛之物,很多日本人在櫻花中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把櫻花當做了自己來看待,由此即便櫻花不是日本國花,也相當於日本的國花了。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日本的櫻花文化雖然起源於中國但脫胎於中國,後來在日本人的極力推崇之下,日本人培養出了各式各樣美麗之極的櫻花,發展成了自己國家的民族特色,成為了真正的櫻花之國。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說到櫻花就要說到菊花了,很多人都以為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日本的國花是菊花,二戰之後美國出了本書,叫做《菊與刀》,說的就是日本武士道以及菊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刀代表著日本武士精神在作戰時候的暴戾兇猛,菊花代表著日本人平時生活中的高雅情趣。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菊花也是日本皇室的族徽家紋,二戰時期,日本的軍艦上也有著菊花的標誌。

在日本原先是沒有菊花的,菊花是在唐朝的時候與櫻花文化一起傳入日本的,魏晉時期,文人躲避戰亂,進入山中過上隱士生活,為了明示自己的氣節,魏晉的文人把自己和菊花相結合,大量的詩篇中用菊花來詠喻自己避世高雅的情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東晉名士陶淵明所寫的詩篇,到了唐朝的時候,菊花已經成為了唐朝各地的一種風尚,受到了上至帝皇下至百姓們的熱愛 。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菊花在剛傳入日本時就被定為了日本皇室的家紋,在日本人的栽植培養下發展出了各種不一樣的品種,菊花也替代了佛教當中的蓮花,成為了日本佛教的佛花。

剛開始菊花只在貴族和僧侶中流傳,在江戶時代,因為戰亂多年,皇室權力下降,菊花開始在百姓民眾中普及,受到了民眾們的喜愛,很多普通的百姓以及武士們也將菊花當成了家紋來使用,一直到了明治時期皇權重歸,才禁止了普通百姓們使用菊花當作家紋,菊花又成為了皇室專門的標配家紋,與上面所說的唐朝和服一樣,只有皇室的人才能使用。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相信大家對日本的榻榻米文化也相當感興趣,覺得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但實際上在唐朝之前,榻榻米這一類的文化是中國每家每戶都必有的。

在中國古代,榻榻米叫做莚席,中原的地板多是草編制的,我們稱之為席,南方的地板多是竹子製做的,我們稱之為莚,二者合稱為筵席。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在古代請別人吃東西稱為大擺莚席,那個時期在中國沒有凳子之類的東西,都是在莚席之上席地而坐的,我們古代的席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日本人的跪坐文化,也是在唐朝時期傳過去的。

那個時期的中國人在進屋之前都會脫鞋子進入房間,吃飯的時候也是跪坐在木板上,一張小矮桌放在前面,幾個人圍著小桌跪坐吃飯、品茶、論道,然後睡在莚席上,當時的門和窗也和現今的日本門窗一樣,是連接在地上的,沒有現代的門檻。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席坐方式隨著盛唐文化流傳到了日本,演化成了日本的榻榻米文化,在唐朝的時候除了日本之外還有萬國來朝,西域的胡人以及歐洲中東都與唐朝有文化交流,在向外輸送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外來的文化,在唐朝的時候,胡樂、胡床、胡椅、胡服、胡窗逐漸影響了唐朝的漢文化,受到了上層貴族的熱愛追捧,然後逐漸推廣到了市井中,受到了民眾的熱愛。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正因為在胡人文化的影響下,才出現了我們現今的桌子、椅子以及床,還有離地很高的窗戶以及現今的門檻,人們進門之後也不用再脫鞋,穿著鞋可以直接進入的房間,衣服也變得疏鬆寬大很多,再沒以往的拘謹約束,唐文化剛出了國土影響著日本和朝鮮,轉眼又吸收了胡文化發生了很多的改變。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除此之外還有相撲、茶道、藝妓、弓道、木屐、生魚片、忍道、武士道等都是從中國傳過去或因為中國文化影響衍生的,因篇幅有限,內容過於精細,留待以後再講,大家還想了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謝謝。


這些被我們所厭惡的日本文化,竟然是我們所失傳的先祖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