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姚廣孝和張玉都被封為榮國公?

用戶176942800

準確的說,姚廣孝和張玉都是被死後被朱棣追封為榮國公。

姚廣孝與張玉都是朱棣的部屬

都被明成祖朱棣追封為榮國公的原因。

姚廣孝與張玉一文一武,是朱棣起兵靖難、奪取天下的大功臣。姚廣孝是朱棣的軍師,起到的作用就如諸葛亮對劉備、李善長對朱元璋;張玉是朱棣燕王護衛軍的統領,起到的作用相當於關羽對劉備、秦瓊對李世民,並且在靖難之役中為了救朱棣戰死。

姚廣孝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一謀臣

張玉在靖難之役中為救朱棣而戰死

1.追封榮國公,表明了明成祖朱棣對二人功勞的認可,畢竟國公是五爵之首;

2.追封二人相同的稱號,表明了明成祖朱棣認為二人一文一武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有平衡文武兩方勢力的意思。

姚廣孝與張玉後代在明朝處於什麼地位?

姚廣孝戲稱為造反愛好者,不愛財富,不好女色。年經的時候出家為僧,選擇了輔佐朱棣作為自己實現理想的主公。朱棣成功成為皇帝后,姚廣孝依然做和尚,賜給自己的美女也不去碰,終其一生都獻給了自己心中的事業,沒有留下子女。

張玉的後代則非常了不起。張玉死後,大兒子張輔繼承他的事業,繼續追隨朱棣,戰功無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輔三平安南,成功的收復中原王朝失去近四百年的越南北部地區,因功被封為英國公。終明朝從明成祖到滅亡的200多年裡,除皇族之外,兩個家族最顯赫。一個是徐達的後代魏國公家族,世代鎮守南京;另一個就是張玉後代英國公家族,世代統領京營,鎮守北京,相當於今天世世代代為北京軍區司令,權勢還在魏國公家族之上。

張玉之子張輔三平安南(近越南北部地區),是堪稱一代民族英雄

老規矩,打油詩一首

靖難之役

本是叔侄戰沙場,

只因世間一帝王。

建文仁慈丟江山,

永樂威名千古揚。


驃騎將軍劉

姚廣孝和張玉並不是被封為榮國公,而是死後被追贈的榮國公。《明史》裡他們二人並居一傳,是這麼記載的:

“(姚廣孝)尋卒。帝震悼,輟視朝二日,命有司治喪,以僧禮葬。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諡恭靖。”

“(張玉)建文四年六月,成祖稱帝,贈玉都指揮同知。九月甲申,追贈榮國公,諡忠顯。洪熙元年三月,加封河間王,改諡忠武。”

姚廣孝(道衍)和張玉,是朱棣起兵造反的左膀右臂。一個是整個靖難之役的策劃者,以及朱棣起兵以後大後方的統領者,另一個是朱棣軍隊的指揮者,負責指揮整個北軍作戰,還為了保護朱棣在戰爭中丟了命。因此,他們對於朱棣的重要性,不亞於當年的關羽和諸葛亮之於劉備。而且更重要的是,早死的張玉能給朱棣留一個同樣能打的兒子,而智絕天下的姚廣孝根本就沒兒子,這兩個人都特別省朱棣的心,朱棣自然也就不會吝惜對他們的恩典。

而作為一個追贈的榮譽頭銜,榮國公並不具有法理上的繼承性,也就是說封了就算。事實上,早就遁入空門的姚廣孝根本沒有兒子,其養子只是被封為五品的尚寶司少卿而已。而張玉的兒子張輔則是憑藉他自己的赫赫軍功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英國公,和榮國公以及後來追贈的“河間王”也沒多大關係。因此,這種純粹的榮譽頭銜,出現重疊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