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文/王文釗

生辰綱被劫,楊志仕途盡毀,而坐鎮北京的市委書記梁世傑在得知噩耗後,更是急的眼冒金星,咬著牙花子發誓要把楊志碎屍萬段,倒黴蛋楊志本身就犯有瀆職罪和殺人罪等前科,屁股還沒擦乾淨,現在頭上又被扣了這麼大一屎盆子,可以說北宋帝國版圖內再無楊志立錐之地,楊志若想活命,必然要成為政府對立面,佔山為王建立私人武裝,以求自保。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而就在同時,被林沖出賣的花和尚魯智深,也因得罪北宋軍界大佬高俅而遭圍捕通緝,同樣急需一處進可攻退可守的庇護所, 因此在二龍山不遠處,魯智深和楊志這對難兄難弟在此偶遇並結識,兩人在“操刀鬼”曹正的幫助下,聯手拿下二龍山,打死原山寨頭領鄧龍,終於在北宋帝國的陰暗角落中建立自己的私人領地,暫時得以喘息。

所以二龍山集團的成立,其實要早於以晁蓋為首的梁山集團,在後期,二龍山又先後吸納了副總裁兼大股東武松,中層幹部兼小股東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孃,金眼彪施恩,操刀鬼曹正等能人,同時也確定了以魯智深為首的核心領導地位,這是後話。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那麼問題來了,可以說魯智深和楊志,是在曹正的幫助下合力拿下二龍山,而且論武力高低,二人因誤會單挑,結果是魯智深先叫停,這等於率先服軟,所以說明楊志的單兵武力值並不在魯智深之下,還有“二龍山大捷”的至關人物,為他倆提供計策和方案的操刀鬼曹正,也是看在楊志的面子上才肯幫忙貢獻智計,那為何最後魯智深順理成章的當了一哥,而楊志則甘心情願的屈居老二?不可不仔細揣摩,所以根據二人從相識到合夥的種種細節,文釗根據個人判斷歸納出以下四點原因。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一,人的名樹的影,魯達聲望太勇猛。

楊志在去往二龍山的路上,驚嚇到狂躁的魯智深,這貨不問青紅皂白掄起六十斤重的大鏟就開打,打了四五十個回合發現對面滿臉太田痣的醜鬼身手絕非等閒之輩,於是便主動叫停開始盤道,社會人嘮社會嗑兒,不問拉倒,一問才知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京城楊團長,而魯智深人生巔峰時官階最高雖只做到提轄,相當於武警中隊隊長,但他更是渭州市頭號社會大哥,自詡為“關西第一黑幫”的屠宰場老闆鄭屠戶都被這位爹三拳揍死,在加仗義出手相救林沖,倒拔垂楊柳等一系列勇猛事蹟,花和尚魯智深的江湖名號,絕對是響噹噹噹噹響,所以楊志聽聞馬上回應道:“俺在江湖上多聞師兄大名”,而一門兒心思混跡於體制內的楊志,此之前則是老老實實聽從上級安排認真工作,從不染指社會江湖,因極為重視自己的仕途,所以給自己的行套上牢固枷鎖,比如,同樣殺掉地痞流氓,魯智深乾死鎮關西后選擇跑路,楊志砍死牛二後則選擇自首,魯智深的狂放不羈和無懼一切的魄力,是楊志所缺少和豔羨的。在魯智深這顆自由無畏的靈魂面前,楊志的壓抑和隱忍,顯得十分自卑。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二,盜亦有道,先來後到

另外,在楊志決定落草之前,魯智深就早已瞄上二龍山,並申請入夥,二龍山集團原董事長鄧龍同志,自知能力無法與魯達相比,怕他喧賓奪主頂替自己的領導地位,因此斷然拒絕,軟的不成來硬的,魯智深暴怒,決定以武力強行奪取,還差點一腳踢斷鄧龍的腸子。因此,在楊志之前魯智深就早有動作,所以從情理層面來看,魯智深佔著一個“先”字,這多少也給後來魯智深當一哥加了點分。

三,風險最大,收益最多。

強攻不成,那就智取,在曹正的精心策劃下,一條妙計成為奪取二龍山的關鍵轉折點,但前提是要以魯智深為誘餌,楊志,曹正等人將魯智深五花大綁,以貢獻戰俘的名義進入二龍山內部,博取鄧龍信任,好讓鄧龍報這一腳之仇,而楊志,曹正等人,則拿著兵器偽裝成押送人員,計劃在見到鄧龍時突然解開魯智深的綁繩,然後擒賊先擒王,滅了鄧龍,也就等於降服了整個山寨。所以這則計策中的重點核心角色,就是魯智深,所冒風險最大的也是他,試想,在情急之下,萬一鄧龍有所察覺 ,在魯智深綁繩尚未解開之前率先動手,楊志曹正等人沒有束縛,手裡還有兵器,憑藉自身武力自保尚有一線生機,可被五花大綁的魯智深,則極有可能被鄧龍和手下的嘍囉們亂刀剁成肉泥。

所以魯智深,無疑是這場計策中所冒風險最大,承擔責任最終的關鍵人物。按照多勞多得的標準衡量,魯智深無疑貢獻最多,自然得到的也會最多。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四,一鏟定乾坤, 確立霸主地位

有句成語叫“一錘定音”,來到鄧龍面前後,曹正的兩個手下迅速解開魯智深背後的綁繩活釦,魯達拿過六十斤重大鏟直奔鄧龍,原文中這樣描述前二龍山集團掌舵人鄧龍的慘烈死相—“鄧龍急待掙扎時,早被魯智深一禪杖,當頭打著,把腦蓋劈做兩半個,和交椅都打碎了。”從腦袋劈到腚跟,腦袋被打稀碎,連屁股底下的座椅都一起劈碎,可見魯智深這一鏟的威力有多大,其破壞力絕不亞於一場慘烈車禍,同時原文中描述道“五六百小嘍囉並幾個小頭目,驚嚇的呆了”,魯智深一鏟子拍扁鄧龍的同時,也拍裂了所以意圖反抗者的肝膽,正是這關鍵一擊,以極其駭人的破壞力和震懾力,打出了魯智深的絕對領導地位,真正做到了一錘定音。

再看楊志,在這場速戰中並沒能把握住關鍵時機手刃鄧龍,而僅是用手中撲刀捅死了四五個不值錢的小嘍囉,與魯智深那石破天驚的一鏟相比顯得綿軟許多,只能起到輔助震懾作用。

有些時候,權威的確立,往往就在千鈞一髮的關鍵瞬間,一個人到底是強大還是弱小,通常能在緊要危機關頭盡顯無遺。

除了上述四條理由外,還有一個不能稱之為理由的理由,但可稱為天意,二龍山上的山寨據點,本就是一座寺廟,名曰寶珠寺,而已剃度出家的魯智深,似乎在冥冥中便與這所寺廟有著不解緣分,匪巢寶珠寺迎來“黑幫第一僧”魯智深做當家,一切又是那麼恰如其分。

二龍山上,為何魯智深當老大楊志甘居次位?花和尚到底高在何處?

綜上所述

於情,魯智深威名顯赫,堪稱“社會大哥楷模”,江湖無人不知無人不敬,再加行動在先,要早於楊志開展“奪取二龍山業務”,礙於道義和情面,楊志都不太好相爭。

於理,魯智深甘當誘餌,以最大風險換取最大收益,並在行動中及時把握戰機,一鏟拍死鄧龍,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實際行動確立首席開創者地位。

當然,在原著中此章節中,施耐庵並未直言魯智深是二龍山一哥,只說二人共同落草,但卻在文中用一首詩來描述楊志,委婉闡明二人之間的地位差異:

有智能深助智深,綠林豪客主叢林。

降龍伏虎真同志,獸面誰知有佛心。

直到後來,隨著武松等豪傑的陸續加入,二龍山集團才正式確立了以魯智深為核心的領導集團,更加說明魯智深在野蠻粗鄙的外表舉止下,隱藏高深莫測的大智大勇,和一顆坦誠率真的赤子之心,真正做到了服眾,否則,僅憑藉創業初期攻打二龍山的那點功勞和技巧,也不足以維繫他在二龍山後期的絕對領導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