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業而多忙的孩子們,時間不夠(不浪費和活用)的解決對策是?

為學業而多忙的孩子們,時間不夠(不浪費和活用)的解決對策是?

1天24小時的時間對誰都一樣,沒有厚薄之分,而成功者、學習好成績者對半都具有有效活用時間的才覺,也正因為他們能高效利用時間,成功的幸運才會降臨到他們身上。

現下的孩子多忙——除了教育體制的本來存在的問題之外,與教育相關的企業們過激的“煽動”和宣傳,還有人為製造的擔心孩子未來的恐懼和不安,讓孩子從小開始就沒了自主的意識,每天為作業,為輔導,為參加培訓而全身心投入“稚嫩”的心靈。

忙已經不是大人的“專利”,學生們,孩子們獲得更忙更累——學習時間不夠已是大多數孩子碰到的實在問題和痛點。

那麼,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時間不夠呢?我這裡可以給出一些解決方策,做起來也不難,但是很有實效。

1、為了有意義地增加時間,需要解決的1個前提—詳細記錄1天的時間配分

這個前提就是“理清1天24小時,孩子每分每時所做的事,做到“知己知彼”,哪些事本來不需要花這麼長時間但是花了,哪些空閒時間可以再利用等,對於每天24小時如何被使用的“盡情把握”。

父母可以自己製作細分的24小時的表格,除了~點到~點之外,所做事的記錄等,然後打印出來,讓孩子自己填或幫助孩子一起填。

準備一週的份——填滿一週再分析,那麼孩子每天時間的利用和浪費都能通過分析變得可視化,“時間和效果”的對比也能清晰可見。

當然,包括休息、睡覺也要記錄在內,形式上以“~時間到~時間,做了~”的形式就好。

為學業而多忙的孩子們,時間不夠(不浪費和活用)的解決對策是?

2、孩子學習時間不夠的解決對策

有了以上的鋪墊,再來考慮時間配分的準確性,時間如何壓縮,怎麼活用時間和花費的時間和效果是否成正比,還有寫出理想的時間流等,然後找到解決對策就會比較容易。

比如,為了獲得2倍的學習效果,但是所花時間也是2倍,那麼從時間對效果的側面看,絕不能說是好的成果。

1)細細設定時間期限,集中在簡單任務上

比如,“~時間為止要學到這裡”,“接下去到~時間為止要完成到這裡的學習任務”等,把學習任務細細切分設定,每個限定的時間內只集中於一個簡單的學習任務上。。

帕金森法則告訴我們,“人都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後,心情會膨脹“,完成一個個細切的任務,由此產生的成就感,會帶動學習動力和自信的發生,進而集中精力繼續學下去

而不細分,大或遠的目標任務,因為和現下的自己的狀況產生不起關聯,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會當回事,結果是我行我素。

舉個身近的例子,每個人都知道吸菸對健康極大的危害,但是即使眼前放著如蜂窩煤一樣的肺部照片,吸菸者還是會無動於衷,照吸不誤,因為吸菸損害健康,對他們來說是很遠以後的事。

但是如果你和他說,“就你抽菸一口黃牙,你的女朋友已經為此怨聲載道,如果再抽隨時準備離開了你了”,如果他真愛女友相信會剋制並戒菸的。

近前的事,馬上就能看到結果的事會強化行動力和動機,在時間段內,把學習任務——從學習內容和時間上進行細分到眼前,不止可以提升效率,還能有效防止拖延和時間的浪費,學習意識也會高漲。

2)設定一些日常事和學習事的規定時間和量,以此壓縮浪費的時間

比如洗澡、吃飯、上廁所等的時間,還有閱讀時間內的閱讀頁數(量),每科作業時間等,能量化的儘量都量化出來,並它們作為固定事在固定時間成為固定習慣。

把這些都打印出來,貼在能經常看到的地方。

3)在不太用腦的時間內,進行多項任務

複數的思考同時進行,會讓學習效率急劇低下,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到此也只習慣於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

反過來說,不需要同時複數思考的多項目任務,做起來也沒有問題。

大推薦的是身體行動,和要思考的行動的同時進行。

比如,乘地鐵或上學放學的路上背背單詞,看看教材,複習一下昨天學的內容要點;吃飯的時候思考一下今天碰到的難問,跑步時可以考慮作文怎麼寫等。

類似這些個,有不要用大腦的慣性行為的時間時,用這種方法學習,就能活用時間甚活用碎片時間。

另外,在詳細記錄一天內的時間配分的時候,還有沒有用這種方法可以活用到的時間,這也是Check範圍之一。

為學業而多忙的孩子們,時間不夠(不浪費和活用)的解決對策是?

【一句話】

現時代,成為學生的孩子學起來真的很辛苦,時間不夠是天經地義,但是能讓學習時間變得更多起來,這個孩子會變得更加有望,因為能用好時間的孩子都會更加優秀。

為學業而多忙的孩子們,時間不夠(不浪費和活用)的解決對策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