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上分析,自主品牌真的超越韓系車了嗎?

曾維浪

千萬不要被一時的繁榮而欺騙了眼睛,先不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韓系車只是在中國銷量受挫,還遠不至於危及生命的時候。況且,汽車行業正如股市一樣,有漲有跌,此一時彼一時。前幾年日系車頹靡的時候,日子照樣過。現在韓系車情況也一樣,過了這段時間的低谷,還是能回到該有的位置。

所以現在說自主品牌超越韓系,為時尚早。太具體的技術不說,光是在產品線的廣度以及深度上,自主品牌已經無法媲美。以美國市場為例,現代的產品線覆蓋了SUV、緊湊型、小型車,動力方面覆蓋了汽油(2.0T、1.4T、3.3T V6等)、柴油(2.2T)、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動力。高端領域還有捷恩斯品牌。而自主品牌的發力點還是聚焦在SUV這個領域,真正有難度的緊湊型車、中級車,甚至豪華車還是無從下手。

這意味著從發動機、底盤、變速箱這三大件部分,現代都是有完整的自主研發能力,其中1.4T和2.0L都入選了全球十佳發動機之列。別的不說,發動機部分自主品牌才剛有點起色,逆向EA888、EA211的我就不說了。搞正向研發的奇瑞、吉利、傳祺也只是在2.0T或以下排量,更高排量的礙於國內政策,估計不會涉及了。也意味著V6或者更高技術的發動機還是空白狀態。

至於變速箱部分,吉利使用邦奇CVT,長城外購現代6AT、長安用愛信6AT、傳祺用愛信6AT以及部分自產DCT、比亞迪自產DCT、榮威/名爵的發動機以及DCT和通用有多少千絲萬縷的關係不用我細說了。以上這些品牌能做到發動機與變速箱匹配完善的尚且沒有多少家,更別說擁有獨立的AT、DCT研發能力了。

說完三大件,再來說說安全性能方面,其中要涉及的吸能、剛性、潰縮等研發同樣是自主品牌的弱項。中國C-NCAP有多少水分大家可以從網上略知一二,但真要比起含金量而言,獨立運營不受廠家利益輸送的美國IIHS無疑可信度更高。其中韓系車在IIHS“頂級安全獎(IIHS TOP SAFETY PICK+)”最高榮譽的38款車,以及最高安全獎(IIHS TOP SAFETY PICK)”榮譽稱號”的44款車裡頭,都是佔有這不少位置。與自主品牌的孰高孰低,一眼就能看出來。


倔強的兔子Lv

目前不可能,韓系銷量全球前10在美國銷量比大眾還高比日系略低,在德國銷量比所有日系都高,在美國質量排行榜起亞全美第一名,還擁有全球前10佳發動機,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可以同時自主製造發動機跟變速器的車企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