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 打造一个来了 不想走的城市

保山古称永昌,古代为哀牢国首邑,地处滇西居中位置,是我国通往南亚陆上国际大通道最便捷的交通枢纽。这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65%,是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保山 打造一个来了 不想走的城市

近年来,保山通过实施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三个万亩工程”,不久的将来,保山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5A级景区。

为守住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家园,保山市启动了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67万亩的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项目,通过“山脊戴帽子、坡面栽林子、沟底建坝子”的生态恢复策略,探索生态恢复和生态经济发展并行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为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开展历史文化、环保教育、动植物鉴赏、户外运动等活动,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承载保山市民哀牢圣山记忆、回归山野林趣的重要场所。

据东方园林保山公司经理胡文彬介绍,历史上由于过度伐木、开垦,东山山体、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稀疏、山体裸露等特征突出。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为32.5%,植被的多样性不足,未能体现植被垂直差异分布的特征,同时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发展,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秋冬季萧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山市根据生态修复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广泛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资本市场创新,引导社会资本

投入生态修复建设领域。采用了“政府+企业”型的开发建设模式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及经营,引进东方园林,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等形式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偏坡治理中,采用了东方园林独有的高分子喷播技术,将草籽加营养土,利用高压喷播到偏坡的石头上,使石头上也能长草,用生态治理生态,以生态带动旅游。

据了解,为建设美丽宜居保山,提升保山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实现跨越发展和永续发展,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提出了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决定按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以青华海生态湿地为“绿心”,通过东河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贯通保山坝子,串联青华海和沿岸社区调节城市微气候的生态“绿肺”;通过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形成东山、西山和北庙水库等环城市面山区域的环城森林绿廊;通过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联通东西向青华海生态湿地和东山公园绿廊、南北向田园风光带,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绿带。“三个万亩”工程融合了“山、水、田、园、城”等要素,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统筹规划,重新建构融城市、生态、传统文化于一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空间新格局。届时,游客们将感受到“山路花径”、“樱花山谷”、“蓝紫色山体”的“花谷”意境,体验“漫山樱花”、“梨花纷飞”的梦幻般的面山景观。

“导水采用‘大水分散,小水集中’的整地措施,在东山坡面上建设‘隔坡水平带’,利用坡带种草恢复生态,加快坡耕地治理进度,

同时利用坡带产流灌溉下面的水平耕地,将局部水体起到蓄水保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胡文彬说,改土是利用东湖开挖和万亩荷塘整治契机,将东山脚下的东湖和万亩荷塘开挖肥土转运至东山上的水平耕地上,改良土壤。

胡文彬介绍,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是国家林业总局首批示范项目,也是国家财政部的土壤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规划面积10500亩,功能定位为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包括1000亩的西湖城市综合公园、1500亩的东湖生态公园、8000亩的生态湿地。项目依托区域内纵横的水网和湖泊、湿地等滨水资源,打造“有湖、有田、有渔、有鸟、有塘”的景观意境,通过合理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滨水休闲、湖泊游览、环保教育、生物考察、湿地生态观光等多种活动,发挥科普教育、康体健身、休闲度假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古哀牢古国的真正的一个青华海。

“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面积24700亩,功能定位为以现代农业、农业文化体验为主的都市农业公园。功能分区有3300余亩的花卉区、6200余亩的经济林果区、3900余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2600余亩的园林绿化苗木带以及生态水产养殖、游乐设施、农业庄园等。项目依托现有村落和田园风光,通过农田作物特色化种植、季相及色彩搭配,挖掘地方特色,将农业生产与产业孵化、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实现农业‘公园化、景观化、主体化’,成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保山保农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经理李福寿说。项目重点建设“一心三园四带”。

“一心”就是核心休闲区;“三园”就是采摘观光园、玫瑰产业园、华大基因科技产业园;“四带”就是蔬菜产业带、水果产业带、玫瑰产业带、苗木产业带。游道建设围绕“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理念,按照春、夏、秋、冬景象,布置了“春有樱花、夏有蓝花楹、秋有银杏、冬有紫金花”四种不同风景。

目前,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的西湖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市民休闲、健身、聚会、娱乐的好去处。几年以后,通过“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的打造,一个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配套、宜商宜农、宜居宜业、“绿心绿肺”的滇西最美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将展现在世人眼前,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梦想都市将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