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工資結構分幾個部分,退休後哪部分工資不發了?

高中數學一點通



現在來說一說,理一理。

一、工資部分

1、崗位工資

崗位工資即職稱工資,與職稱掛鉤,職稱越高,工資越高,這部分相差較大。

2、薪金工資

薪金工資與教齡長短有很大關係,也就是與參加工作年限有關係,但差距不是很大。

3、教齡津貼

可以忽略不計,我30多年教齡,最高12元封頂。

也有的地方發的較多。各地經濟發展不一,落實程度千差萬別,上級政府要求模稜兩可,國務院無明確規定。

4、績效工資

2009年1月1日實施,無具體操作細則和辦法保證;無國務院強力措施保證,很難盡如人意。

現在大部分地方是:70%打卡,30%由學校統一分配。由於考核細則不科學合理,導致不公正、不公平,教師意見大,矛盾凸顯。



二、補貼部分

1、十三月份獎勵性工資,也有人叫年終獎,也有人叫職業年金。只是基本工資,也就1000多吧。

2、農村教師補貼

各地多少不一,我們這裡按季度發放。

30年以上300元;20--25年200元;25--30年250元。

3、路補

根據離縣城遠近距離,多少不同,邊遠地區較多,我們離縣城50裡,補貼每月70元,每年打10何月,年終發放。

4、取暖費

每年初級2200元,中級2800元,高級3200元。



三、退休後工資

績效工資沒了,這是在職和退休教師工資差距的主要原因;補貼部分取暖費現在還有,只是比原來少了。

養老金並軌後,企事業人員都是一樣的,養老保險繳多領多,繳少領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機制,按養老金髮放標準計算後發放,不存在其它補貼問題了。


瓦良格

教師的工資結構分幾個部分?退休後,哪部分工資不發了?



先回答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教師的工資構成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構成。

1、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護提高10%工資

①、崗位工資,因為教師屬於專業技術人員,所以教師的崗位工資與其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直接聯繫,由於崗位工資是工資結構佔有非常大的權重,這就是為什麼職稱對教師有那麼重要,自然每到評職稱的季節,領導頭疼,職工心疼。

②、薪級工資,這個就是俗稱的飯齡工資,直接與自己工資關聯,每年晉升一次,長工齡與短工齡之間相差也是非常大的

③、教護提高10%工資,這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任職教師、護士的一種特惠工資吧,這也是教師區別於其他行政事業單位為數不多的一項特權吧,教護提高10%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

2、績效工資

其他行政事業單位與教師績效工資相對應的是“規範後的津貼補貼”,不同的是教師績效工資一分為二,一部分是績效的70%每月發放,叫基礎績效,二部分是績效工資的30%稱為獎勵性績效,是半年或一年由教育局先考核學校,再由學校考核教師發放,關於獎勵性績效是最令教師反感的,箇中原由……

3、津貼補貼

①93年工改保留津貼78元

②教齡津貼,標準分別是3元、5元、7元、10元,上限是10元。這教齡津貼標準是很有定力的,任你時光荏苒我自巋然不動。

③、獨子費,如果配偶是農村戶口則標準是10元/月,如果配偶是城鎮居民戶口則標準是5元/月,獨生子女年滿18週歲則終止發放,實行二胎政策後新增獨生子女戶不再享受此項。

以上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教師的工資,結構簡單,內容也不復雜,其他省市是否也是這樣呢。



第二個問題,退休後哪個部分不發?在這個地方要先說明一下,由於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教師的退休費用不再是由財政支付發放,由社保發放養老金,然而對於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養老金髮放的具體實施辦法還未出臺,所以我們這兒先按改革前退休費用計算方法說一說。

教師退休後,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護提高10%)依據工齡按照對應比例計算,再加上保留津貼、教齡津貼一併計入退休費,在職的基礎績效則改名為退休生活補貼,獎勵性績效不再發放。退休費和退休生活補貼為退休後發放的全部。



請關注評論,說一說不同地方的工資


鄉村小稻

1. 基本工資: 其中包括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基本工資的標準是國家制定的,由國家統調整。

2. 教齡工資:(含工齡部分)教師的工齡與教齡是有區別的,工齡是從參加工作時算起,工齡越長養老金越高,而教齡是專門為教育工作者規定的年限,按照國家規定 教齡達到30年的,按照100%支付養老金,所以教齡和工齡都很重要。

3. 績效工資:學期和學年的獎金,這裡面有國家直接撥款給教育局,然後教育局直接發給教師的俗稱“表現工資”,另外還有俗稱的“成績工資”如課時部分的考核。

教師退休後績效工資部分不在發放,績效工資指的是工作業績工作效率。教師退休後,賦閒在家績效就不存在了,所以停在發放。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參與討論,評論留言。




醉美395

說起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實際上有相當多的部分構成的。

其在職職工的工資待遇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做基本工資和基礎部分。

主要是我們機關事業單位發放的工資和一些基數部分工資。

事業單位主要包括事業單位薪級工資和崗位工資。這一部分得3000到4000元。

而且教師有10%的提高額。

另外教師還有跟護士一樣的教齡,護齡津貼,據說只有十元錢。不過獨生子女費青島才6塊5。

如果是事業單位的話,還有基礎性績效的基數部分,這個教師也是有的。這一部分一般一千元左右。

還有一部分是非基數部分以及各類補貼部分。這一部分主要是因地而異了。

其實我們的基礎性績效,分為兩部分了,基數部分和非基數部分,非基數部分略微低一點,但也有八百元左右。

剩餘的像,物業補貼、保留補貼、事業性獎勵績效,住房增量補貼,住房租金補貼。都是有相應的具體數額的,但是各個地方一般不太一樣。

另外就是特別的一些。冬季取暖費,行業性津貼,獨生子女補貼,禁豬民族伙食補助,扣發生育津貼,其他應發工資和其他。

第三部分實際上是我們社保、年金、住房公積金交費及扣費部分。主要是個人承擔費用。

包括六大塊,住房公積金個人部分,養老保險個人部分,醫療保險個人失業保險個人部分,職業年金個人部分以及個人所得稅。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目前都使用新辦法和老辦法同時計算退休工資。

新辦法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

老辦法待遇是這樣計算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事業單位退休後,不僅不再扣繳個人部分和所得稅了,而且工資構成將會出現非常大的變化。

由於我們的事業單位工資構成複雜,這也是我們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遲遲不能理順的原因。

隨著我們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預計今年就會理順的差不多了。

希望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能夠早日將待遇發放到位。


暖心人社

一、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和和薪級工資。崗位工資就是指的教師的職稱工資,現在分為中小學二級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中小學正高教師,也是以前所說的助理教師、中級教師,副高教師和正高教師。由於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高有低,所有教師的崗位工資是不同的。薪級工資指的是教師工作的年限,參加工作時間長短,薪級工資是不同的,參加工作時間越長,薪級工資越高。也就是說崗位工資是隨著教師的職稱發生變化,薪級工資是隨著教師的參加工作時間發生變化。



二、教齡工資。目前是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教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教齡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教齡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可以看出教齡工資部分是非常低的,也是不合理的,有關部門正在進行這部分工資改革,讓廣大教師能夠得到實惠,切實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


三、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是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多勞多得,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目前,不同省份各有不同的發放方式,有的省份是按月發放,有的省份是按年終獎一次性發放。各個學校都有績效工資考核標準,按照考核成績高低,發放給教師的績效工資也不同。

四、特殊補貼。主要包括:國務院津貼,下鄉生活補助,貧困縣(偏遠山區)和革命老區,給足當地教師一定的福利待遇,讓教師的生活水平有相應的提高。

教師退休後,除績效工資不再發放,其它工資按百分之九十發放。

以上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風無言666

教師工資的組成部分。

一、基本工資。


1、職務(崗位)工資 。崗位工資,跟每位教師的技術職稱有關係。中小學教師技術職稱有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高級教師有副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不同職稱的教師工資不同,職稱越高工資越高。





2、級別或薪級工資。薪級工資跟教師的工齡有關,工齡越長,薪級工資越高。薪級工資每年晉升一級。以一位副高級職稱7檔的教師薪級工資為例,2014年薪級工資為984元,2015年為2345元,2016年為2452元,可見2015年以後薪級工資有了大幅度提高。


3、10%津貼。這一項工資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百分之十。




二、績效工資。教師績效工資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工資,經國務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政策,績效工資是獎勵性工資。


三、津貼工資。1、教齡津貼,最高10元/月,2、班主任津貼,不同地區班主任津貼不同,大致是每月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3、校長津貼,大致是200—300元/月,4、獨生子女費,獨生子女年滿18週歲前10元/月。5、第13個月工資,是基本工資部分。




教師退休後工資。 2014年10月1日以前教師退休工資計算方法:職務(崗位)工資、級別或新級工資、10%津貼三項之和*90%(35年以上工齡90%,以下85%)+教齡工資+生活補貼+住房補貼+獨生子女(10元)+個人賬戶工資(個人上交的統籌金),個人賬戶工資根據個人上繳統籌金的多少,按10年發放給退休教師。住房補貼=(前三項之和*90%+生活補貼+獨生子女10元+教齡津貼)*13%。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教師,按照新辦法執行退休待遇,現在政策還沒有出臺。


教師退休以後工資缺少:1、績效工資(相當可觀)2、班主任津貼,3、第13個月工資,4、校長津貼。(個人觀點,有不妥請指正)。


礁石56

首先說明一下:各地可能有所不同。



我們這邊,教師的工資由如下幾個部分構成:一是每月固定的,有崗位工資,按職稱確定;薪級工資,與教齡長短有關;教齡補貼;工齡工資;基礎績效工資;工作補貼,與工作年限有關,與距離縣城遠近有關工;住房維修費。二是不固定的,只有獎勵性績效工資,每學期發一次。三是節日補助,每年的元旦、五一、國慶、春節。

四是年終獎勵,按上年度第12月的基本工資。

退休後目前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基礎退休工資;二是生活補貼;三是住房維修費;四是節日補助。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


小學語文老教師—老李

你好!教師的工資結構分幾個部分?退休後哪部分工資不發了?

工資是指僱主或者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者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

教師和其他事業單位的技術職稱人員一樣,拿的是職稱工資,工資結構由基本工資和獎勵工資兩大塊組成。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組成;獎勵工資包括了績效工資、教齡津貼、特優津貼等。其中,基本工資中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都是國家統一發的,全國基本上都是一個標準。獎勵工資由地方財政出錢,除了教齡津貼、特優津貼和基礎性獎勵工資在退休後都可以如數發放外,其他的績效工資、副食品補貼、課時補貼、山區補貼(有的地方稱為老區貧困補貼)在退休後只按照在職時的40%發放。

當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由於退休後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而其中的基礎養老金計算時包括了在職時的月平均工資和繳費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在計算時包括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儲存額; 過渡性養老金在計算時包括了在職時的月平均工資。所以事實上就等於教師的工資結構中,每一個部分都參與了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的計算,也就是說,教師每個人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都包括了你本人在職時所領取的工資總額。

所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你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中,每一部分的工資都沒有少發。只不過是如今的養老金和過去的退休工資在計算方法上的不同罷了。


葉公來幫忙

教師的工資結構分兩部分:

[一]、基本工資

其中又分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基本工資由國家制定,全國統一。

[二]、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工資。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及對教師的關懷。激發和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育事業,吸引優秀人才長期、終身從教!



績效工資的實施辦法又分兩種:

1、義務教育學校,此類學校教師工資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部門、財政部門按照當地教師的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來確定。

2、其他學校:依據事業單位的平均工資與當地相關單位的工資保持相對平衡的原則來確定。

教師退休以後,獎勵性的工資就沒有了!

我國地大,只有[一]、基礎工資全國統一,其他的就看各地的情況了!


獨石橋

教師工資由職稱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三部分構成,並軌之前老師基本工資包括職稱工資和工齡工資,30年以上工齡發百分之百,但發百分之百也不多,中級-工資只有68O元,副高只有93O元,而工齡工資4O年也就近千元,合計加上老師的百分之十。中級也就近18OO元。副高也就21oO元。因此績效工資我們這裡發百分之八十,我們這裡績效平均25OO元,25ooxO.08=2OOO元,因此2O14年9月3O日之前退休的養老金,不加15年退休人員漲的,中級有38oO元,副高410O元,15年中級漲35O元,副高漲46O元。有的人說老師退休沒發績效工資這是不懂裝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