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改為法考後難度會有什麼變化嗎?

zhangsino

業內人士預計,司法考試改為法律職業資格考後,考試難度將有所提升。以往司法考試中,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有幾年工作經驗的法務工作者,考不過法學專業在校大學生;甚至有法學專業背景的人員,考不過非法學專業在校生。這也說明了司法考試存在一定弊端,有實務經驗的人不一定具備通過司法考試的優勢。  

根據《意見稿》,今後考試“以案例題為主,每年更新相當比例的案例,大幅度提高案例題的分值。”案例題增多,意味著主觀題題量擴大,選擇題等客觀題題量縮小,它更強調對法律技能的考察。另外,著重考查的除了憲法法律知識,還有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包括考生在法律適用和事實認定等方面的法治實踐水平,這說明難度有所提升。這些法律技能,難以通過書本的短期自學獲得提高。業內人士預計,即使將來公佈的改革具體方案不限制考生專業,恐怕非法學考生高通過率的優勢也將喪失。  

這次改革後,原有的司法考試題庫需要大體量更新,考慮到題庫設計需要較長時間,今年的司法考試仍有可能沿用舊模式。增加面試的可能性極大。  

《意見》稿中指出,“加強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與法官、檢察官選任制度、公務員錄用制度及法學教育制度的銜接。”雖然法院、檢察院的司法職業不同於政府類公務員,但本輪司法改革中要求推進的司法人員分類可看出,將今後的法律職業資格考和公務員考試在司法領域合而為一,是大趨勢。專家預計,司法考試改革後,增加面試環節的可能性極大。  

從《意見》稿中還可看出,有關方面繼續研究建立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與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銜接機制,推廣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簡化或免予相應等級執法資格考試的做法。今後,可能證書的效力和針對可從事的法律工作種類會有變化。同時,舊有證書分類有可能與改革後的資格考直接銜接,針對不同法律工作會增加相應附加條件。

本帖內容摘自中國普法網


襄陽中公教育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分為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兩部分,綜合考查應試人員從事法律職業應當具有的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和職業倫理。 應試人員客觀題考試成績合格的方可參加主觀題考試,客觀題考試合格成績在本年度和下一個考試年度內有效。

今年的客觀題考試將在全國各考區全面推行計算機化考試。

  根據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編寫情況,大綱突出法律職業的專業性、實踐性、擴展性特徵,由法治實務部門和部分法律院校專家學者研究確定考試大綱各學科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規定的考試科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同時,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充實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知識點。根據《憲法》和《監察法》調整充實了憲法學科的知識點。 在法律職業道德部分規定了“其他法律職業人員職業道德”一章,要求熟悉瞭解法律顧問、仲裁員、行政機關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複議、行政裁決的公務員的職業倫理。 完善了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律史、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科目的知識點。

從以上內容,並結合報名學歷的變化,雖然規定過渡期非法本可以報考,考試內容增加,最新精神融入,知識點調整,考試方式變化,考生應考準備的調整,總體上會增加考試難度。

基本知識體系保持相對穩定,總體合格率應該會和往年持平,考生結構會進一步優化,考生可以以積極樂觀心態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