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旅行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嗎?

對於去西藏旅行能否改變人,網絡上大概有兩種極端的意見。

一種很文藝範的認為去西藏旅行可以淨化思想洗滌靈魂,另一種持以不屑的態度反問前者:你思想是有多骯髒才想來西藏淨化?

我站在這兩種言論之間:只要用對了方式,旅行中給予我們的那些啟發與觸動就能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思想,從而讓我們的行為發生相應的轉變。

正如我在視頻裡所說的一樣,其實真正帶給你的,不是西藏,而是你自己。在你看到一些東西,感受到一些事情而被打動的時候,不是那個風景和那個事打動了你,而是你的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東西。是這個東西被外界所觸發,從而讓你產生某種情緒狀態。

如果能在這種情緒狀態滋生的時候,我們能及時去思考背後的成因,並且相應做一些行動來配合,就會達到影響我們行為的目的,而這就正是通過旅行來獲得改變的一個開始。

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旅行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嗎?

目前絕大多數的旅行方式,尤其是短期幾天的旅行,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而這正是我們彌藏所想做的。

我們想通過旅行的入口,讓更多人由此能看見自己不曾察覺的另一面。

我們想讓更多人因此而變得更好。

幾天前我接受了一個採訪,大意問題是說分享旅行經歷能否也是讓更多人能獲得提升轉變的一個方式。當時我就想起有一年帶女兒走川藏線過通麥天險的事情。2014年的夏天,通麥天險還不像現在這樣貫通了隧道和高架橋,依然還是要過排龍那18公里沿著江邊懸崖的路段。在過了魯朗之後,我跟女兒說我們馬上要走天險了,這一段路被稱之為死亡之路,在這裡很多車掉下去喪失了許多的生命。

她趕緊主動繫好安全帶,並且死死的抓住後排扶手,等待天險的路程。我看得出她很緊張。那天天氣很好,車也不多,而且那時其實路基已經拓寬了許多,並沒有前些年讓人膽戰心驚的險峻。兩三個小時的顛簸之後,我們很順利的通過了老通麥大橋,我轉身對她說險路已經結束了。她很詫異的回答“這就結束了?”明顯,她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驚險,反倒覺得我有些小題大做。

我跟她描述前些年這段路是如何如何的驚險,我們是如何如何的小心翼翼諸如之類的種種……但她並不能感受到我們當時的那種感受。這讓我很沮喪。

於是我發現,分享其實是一件挺讓人難過的事情。我們永遠無法完全還原當時的狀態,讓傾聽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只能去經歷和體驗而無法通過分享而獲得。

我們永遠無法藉由別人的翅膀飛進自己的天空,他人再美再好的分享,也不及自己呼吸的感受,溫度的觸摸和親身的遇見。

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旅行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嗎?

所以,彌藏旅行在設計路線的時候我們也故意做了很多的調整和安排。

我們行程裡會住到最頂級的酒店,品嚐到各地最難得的美味,同時我們也一定會去到最原始的最差的地方,在牧民的家裡和他們一起坐在看起來幾年沒有洗過的卡墊上,用沒有洗過的手捏糌粑,喝古舊茶壺裡倒出來的熱騰騰的酥油茶。

我們會安排在某天零下十幾度的雪山腳下住帳篷吃著天然冰鎮的三文魚仰望銀河璀璨,我們也會安排大家集體去撿回遍地的牛糞回來點燃一堆篝火,我們會安排在湛藍的湖邊煎著牛排品紅酒享受愜意人生,而某些時候我們卻安排住在偏遠牧民的家裡體驗一天和他們一起放牛放羊,擠奶收青稞。

我們會安排去美麗卻人跡罕至的地方,在最震撼的景緻裡拍下一生最難忘的照片,甚至我們還會有隨行的攝像師為你記錄一路的短片。我們也會安排走進千年的古剎,在藏香嫋嫋中閉目,聽高僧大德解惑開示人生的真理。

……

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旅行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嗎?

我們本著對藏地無法割捨的熱情,探尋了許多鮮有人知的路線,這成為很多人想和彌藏一起旅行的理由。

但對於彌藏自己來說,風景並不是旅途的唯一,甚至可能都不是重點。我們一切的設計,都為了拆開看似熟悉的兩個字:旅行。

在旅途中的修行,才是真正在路上的意義所在。

旅途是最本真的,一路上無處不教堂無處不佛堂,無處不天堂也無處不地獄。

一生再長,也不過是旅途。旅途再短,當下就是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