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在企業成長中,有幾種人才難以在團隊中培養——懂資本的人才,財務、法律人才。因為這幾種人才不僅要懂專業,而且需要經驗。

一般的公司多半是在計劃上市時才引進這樣的人才,而1999年剛開始創業不久的馬雲就有了在國際投資機構工作過的蔡崇信,讓馬雲從創業的開始就少走了很多彎路,極大地加強了阿里巴巴駕馭高額資金,以及多次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

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賬上資金耗光的時候,蔡崇信通過高盛的關係,為阿里巴巴帶來了一筆500萬美元的“天使基金”。

2000年1月,獲得日本軟銀的注資2000萬美元,渡過了長達兩年的熊市寒冬。

2004年2月,獲得82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為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蔡崇信自然是幕後的操盤手。

阿里在成長的路途當中,也犯過許多致命錯誤以及遇到許多困難,但最終走向了成功,除了阿里在戰略上能迅速做出調整和補救,還有一點,那就是對資本的駕馭,同比之下,企業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越強,則意味著可以擁有更多的試錯機會。

蔡崇信的到來,無疑是阿里巴巴的“財神爺”。

那麼,蔡崇信這樣優秀的人,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在35歲黃金階段,毅然放棄當時約300萬港幣的年薪工作,並且說服他已經懷有身孕的妻子,甘願加入當時八字還沒一撇的阿里巴巴,領著500元人民幣的月薪呢?

這還得從馬雲和蔡崇信兩次見面說起。

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英文網站推出,一度得到《福布斯》《新聞週刊》等國際權威媒體的報道。同年5月,蔡崇信從香港飛到杭州,代表公司到中國內地尋找投資項目,而阿里巴巴正是其約談對象之一。

那次,馬雲向蔡崇信談了自己“芝麻開門”的夢想,談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要做80年的企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遠大理想。蔡崇信參觀阿里巴巴公司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裡頭黑壓壓坐著20多個人,地上滿是床單,一群“瘋子”在那裡喊叫著、歡笑著,充滿激情的工作。

令馬雲始料未及的是,蔡崇信回香港後不久,再次來到杭州,這是他們第二次見面,這次馬雲給他描繪了阿里巴巴未來的遠大計劃,隨後,蔡崇信成為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

在這兩次見面中,他們具體聊了什麼已不得而知,但蔡崇信當時執意要加入阿里巴巴,肯定是受了馬雲的影響。

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早年還創立過“海博翻譯社”“中國黃頁”,雖然不是很理想,但一路下來,依然有一批人自願追隨他屢次創業,由此可見,馬雲這個人並不一般。

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眾所周知,馬雲身材瘦小,很多人都調侃過他的相貌,但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卻能做到讓團隊自願跟隨,用月薪500元人民幣,俘獲蔡崇信這樣的大將。靠的是什麼?——只有靠領導力!

1995年,馬雲在美國西雅圖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意識到互聯網是未來的一座金礦,時隔四年之後,馬雲把這座金礦告訴了蔡崇信,而具有投資眼光的蔡崇信,在馬雲的點醒下,一定看到了未來互聯網世界的前景。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阿里巴巴並不是進軍電商最早的一家,實力也不是最強的一家,以蔡崇信的資歷,如果他看好這塊領域,完全可以選擇加入比阿里巴巴更好的電商公司去,但是蔡崇信選擇了追隨馬雲。

追隨的背後,是一份信任!

可見,作為一名卓越的領導者,不僅要有洞察先知的遠見,還要有能讓人相信夢想可以成真的魅力。

如今,據《2015福布斯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所發佈信息,蔡崇信以個人淨值53億美元排行第三十九位,摺合人民幣近300多億!事實證明,當年蔡崇信選擇追隨馬雲,賭對了人。

當然,蔡崇信對阿里巴巴的貢獻,功不可沒,但反過來,如果馬雲沒有卓越的領導力,那蔡崇信可能就不會追隨他,也不會有背後的“十八羅漢”,“梧桐樹上鳳凰棲”就是這個道理,欲想引得“鳳凰”棲,尚需先把“梧桐”栽。

所以,領導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們不會跟隨任何人,人們只會跟隨自己的未來!

而卓越的領導力,並非完全源自天生,領導力是可以經過培訓來提升的,一個領導者所能擁有多少自願追隨者取決於自身領導力的強弱,同時領導力是可以複製的,成功的公司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們有很多的領導者,而他們之所以有很多的領導者,是因為它們能夠有意識地、系統地“生產”領導者,這正是商界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

如果你想獲得讓人們自願跟從、自願服從的能力,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領導力,當然,領導力的形成需要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煉成的,科學合理系統性的培訓,這是提升領導力最佳的方法。

https://jinshuju.net/f/ihLfx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