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中的四大家(三)

宋史中的四大家(三)

文/吴天晖

按语:苏轼的胸怀令人佩服,乌台诗案时他有可能马上要被斩首,但是还是问差吏要来纸笔给他的弟弟写诗,并没有诉苦。被誉为行书天下第三帖的《寒食帖》是在其流放到黄州时写的,在黄州同样留下他无数豁达的故事。文人除了文章之外,也要有胸怀,真正在历史上豪无争议的大家庄子、陶渊明、李白以及苏轼等等无一不是具有大胸怀而豁达的人。心小即眼窄,文笔自然受限。

苏轼(一)

宋史里有一卷来专门记苏轼,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他的弟弟苏辙列其后,也是单独一卷。他的父亲苏洵就只能列在文苑传中,同其他人共占一卷。可以看出,苏轼在宋史中的待遇挺高。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他老爸苏洵就把儿子老婆扔在家里,游学四方了。没办法,苏轼的老妈程氏只好亲自来教儿子读书了。苏轼聪明自不必多言,有一次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由叹息。范滂年轻时就以正直清高有气节闻名乡里,后成为党人名士,汉灵帝大杀党人,范滂不畏死主动投狱,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苏轼问程氏,老妈,我如果为了名节学范滂赴死,你觉得可以吗?程氏反问,你做得范滂,我就做不得范滂的老妈了?

到了二十岁,博通经史,每天要写数千字的文章。这个历害,我就算用电脑,啰里啰嗦一天最多也就写个几千字,而人家是文言文,内容含量数倍于白话文,老S每天记千把字的流水已经是我见过最历害的人了,而我三天打鱼晒网得十天,坚持不了每天都写。苏轼喜欢贾谊和陆贽的文章,后来看了庄子,大发感叹,认为以前自己见到的想到的但是写不出来,自从看了庄子后,仿佛庄子老人家知道我的心思啊。

嘉祐二年(1057),这一年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这一年同榜进士中除了苏轼之外,还有苏辙、曾巩、程颢、程颐等等大人物,被后人称为千年第一榜。但是这届状元叫章衡,他有个叔叔叫章惇,也中了进士,但是他看不上他的侄子章衡到了什么地步呢,就因为名次在其之下,居然放弃了入学,扔掉录取通知书回家,嘉祐四年(1059),重考后进士及第,名列第一甲第五名,开封府试第一名,后官至宰相,又因反对立端王(宋徽宗)被贬,从这一点来看,的确有资格看不起章衡。

章惇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卷四百七十一,列传第二百三十),是是非非暂不管他,只说一件如苏轼有关的趣事。章惇与苏轼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下是万仞绝壁,但有一树横长在绝壁上,章惇就拉着苏轼说,我们站在这树上然后在绝壁上写几个字吧。苏轼害怕,连忙拒绝。章惇不慌不忙的走到树上,然后用绳子挽在树上,另一头绑在自己的衣服上垂到悬崖下,用毛笔蘸满漆墨在绝壁上写着,苏轼、章惇到此一游。上来后面不改色,苏轼摸着他的背说,你以后肯定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己不要命的人,就能杀人。章惇大笑。

当时文坛弊病太多,欧阳修想改改风气,当他看到苏轼在礼部考试的文章《刑赏忠厚论》时,大为惊喜,想把作者列为第一,但是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放在第二(这是苏轼列传的记载,但苏轼并不是榜眼,连探花也不是)。后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得了第一名,在殿试中乙科。(按,从这一段来看,真是复杂,不明白礼部考试,春秋对义,殿试到底是什么区别,待考。)后来欧阳修对梅圣俞(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我当回避一下,好叫此人出人头地。出一头地的成语就来此)。听到此话大家都笑话欧阳修,之后苏轼的表现证明此言不虚。

嘉祐五年(1060),苏轼调任五年,之前在丁母忧,如果按守孝三年来算,那就是苏轼中进士那年他母亲就去世了。欧阳修真是个大好人,他认为苏轼才华识见都了不起,推荐他去秘阁(代指崇文院,后世改称翰林院)。考试的时候因为时间紧,以前就没有人是先打草稿再写试卷的,直到苏轼才先打个草稿,然后再正式写试卷,所以不但字迹工整,还文采飞扬。六论之后,又对制策,直接进了尖子班。宋朝在苏轼之前,能直接以制策就进尖子班的,只有吴育一个。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中有吴育传。说他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还说他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还说他体素羸,少时力学,得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饵之,大醉,一夕而愈,后数发,每发数十日乃已。政治上主张对元昊采取绥靖政策;不太服范仲淹。

苏轼升任大理评事,在凤翔府当判官。因为元昊叛乱,民贫役重,岐下每年运输入贡品的木筏,又经常遇险。苏轼去实地考察,调整一下水工的工作时间,从而就能减少一半的损失。我还记得苏轼实地考察过石钟山,以前课本里有他的《石钟山记》,想必大家都知道。

治平二年(1065),升为登闻鼓判官。英宗在宫里就听说他的名头,想仿唐时招贤为榜样将其召入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太远大了,以后自然能对天下人有用。要先放在朝廷内多多栽培,则天下的士人都觉得苏轼这样有才华的人也需要进修,所有人都会觉得朝廷内高人更多,之后再起用他,则人人都无话可说。如果现在急于用他,则天下人认为文章写得好就有用了,这样势必造成不好的影响。英宗说,那先给他一个修注怎么样?韩琦说,记注与制诰差不多,不能急于授给他。不如让他在馆阁中做近上帖,请皇上召之一试。英宗说,让他考试看看他能不能胜任,如果苏轼不行呢?韩琦表示不用试,但是还是考了两轮,又进入了优等生行列,得直史馆。苏轼后来知道韩琦的话,说,他可真是以德来爱人啊。我不知道苏轼这话有讽刺的意味没有,反正总觉得韩琦的理由有些不可思议。

苏洵死了,人们都拿钱给苏轼办理丧事,苏轼推辞不要,想要给个一官半职,于是赠光禄丞。苏洵临死前,认为哥哥太白死得早,子孙未立业,妹妹杜氏,死后还没有下葬,以此属咐苏轼。苏轼刚办完苏洵的丧事,立即就将姑姑下葬。后来官职可以继承,苏轼将官职让与太拍的曾孙苏彭。我觉苏轼是家中老大,有担当,有胸怀,真是常人所不及。

熙宁二年(1069),苏轼入朝为官,这时王安石掌权执政,一向厌恶苏轼与自己观点不同,所以安排他做判官告院。四年(1071),王安石要变科举、兴学校,诏令两制、三馆商议。苏轼上议反对,这里摘了大段文字,太长我就不录了,大意是祖宗之法好好的,不能随便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