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AI實驗室成立,法官和律師會丟掉飯碗嗎?

用戶133749265

法律AI:
一切新技術本質依然是人與人的爭鬥
最近法律AI是一個挺火的話題,國內天同之類的大所,走在很前面,而這提前佈局,也只能是有資源,資本,技術支持的大所,但有個觀點必須駁斥,就是人工智能絕對不會取代律師,機器不和人競爭,真正的競爭是是那些掌控人工智能,大數據優勢的律師對沒掌控這項技術的律師的降維打擊。
作為一名律師,其核心能力,並不是知道法律知識和法律條文,那並不複雜,比如欠債還錢,這誰都知道。
但真實的案例往往是,借貸事實是通過短信往來的,錢是通過支付寶轉的,或者第三發代收點,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會發生,這就需要律師去判斷哪些證據有用,哪些證據沒用,但有了人工智能不要著急,太陽底下無新事,你的這些情況,之前多半也有人遇到過,把核心證據細節情況輸入,大數據幫你在浩如煙海的判決書裡查詢類似的案例,很快就能得出結論了,只是原先是律師根據法律條文分析,再查案例,現在直接案例比對就可以了。類似英美判例法相同的案情,應該有相同的判決,機器的速度不知道高過人鬧多少倍。
再說一個情況,比如房東跳單不願意賣房子,真解除合同賠償多少合適,合同約定是百分之二十,但實際賠不到,那到底是多少呢,機器檢索下當地的判決書,馬上結果也大概知道了。
刑事案子也可以這麼玩,什麼罪,多少涉案金額,有無自首,退髒情節等,大致一輸入,總之量刑涉及到的因素都輸入下,其實法官也是這麼判案子的,但靠著大數據,就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預測作用。
各位想想,如果這AI真開發下去,律師的核心生產力,那就真不是法律知識,而是誰能更好的玩出算法,算法和判決之間更精準,再不停調整算法,這不是說法律自身的那一套邏輯不重要,而是用算法的成本更低,當事人要找到一個對案子判斷準確,又願意說實話的律師是非常難也非常貴的一件事,而AI至少不會說謊,同時AI自身也能進化,比如之前的判斷和最後的法院判決如果有出入,AI也會提供成功預測的數據,供客戶分析。
如果說過去的魔法師是巫師,律師,牧師,政客影響著意識形態,那未來會玩算法架構的就能獲得非凡的生產力,對不會這套遊戲規則的人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對老律師而言,律師對競爭力就是和法院的關係,能影響算法,才是打敗這些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競爭者最後的武器,未來的戰場可能不是律師與律師的戰場,而是律師與算法架構師的戰場,關於黑魔法,一切競爭不就是看誰用最低的成本,能猜的更準嗎?

上海灘小律師

人工智能在法律領域的使用不斷擴大,而“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法律人職業”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首先可以肯定地回答,法律AI可以大大提高法官和律師的工作效率,但絕對不會完全替代法官和律師的工作。

一、人工智能的超強學習能力彌補了律師、法官經驗的不足,有專業領域的法官、律師是不會失業的,因為他們是司法說理、作出裁判並有深厚法學理論、綜合考量社會效果和司法效果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人。

二、由於法官和律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他們是難以被取代的。法學是包括社會、技術、人文、語言藝術在內的綜合科學。研究顯示,科學家、藝術家將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之一。人類有聰慧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法官、律師是將法學和藝術兩者完美結合的典範。法學治癒的是社會之病,藝術滋養的是心靈。

三、現階段人工智能只是高維度空間中的簡單識別。人工智能還無法提取對象的本質,也不能理解對象的功能,無法理解法律背後的原理。智能時代的真正到來,還需在基礎科學上實現革命性的突破。

四、人工智能在離婚案件和醫療糾紛案件中尤其是腦部就醫引起的醫療糾紛案件的侷限性。

人工智能在離婚案件中是無法判斷夫妻之間感情確已破裂,因為感情的主觀性很強,人工智能無能為力。

目前人腦的秘密還未搞清楚,大量的科學家還在開展“腦科學”計劃研究。

腦科學主要包括腦認知的神經原理、腦疾病的診治新技術、類腦的人工智能。涉及認知腦,保健腦,模仿腦的基礎原理、方法技術和系統運用等。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將在腦科學研究成果的啟發下,建立計算模型和學習方法,以實現和打造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智能系統,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器件)研發帶來新啟發。


唐氏二少

不會。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所以任何統治者都不會讓機器來代替他們的意志。機器只能是工具而不會成為主宰,所以作為國家機器——法院的組成人員——法官肯定是不會丟飯碗的。而法官面對各方當事人的機器來審案也是不可能的,面臨的問題的實質如前,即機器決定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決定法律的實施。所以律師也應該有飯吃。


章樑

這個不會的。

法律首先是個操作性很強的社會學科,即使有了機器人或某些法律程序的設計,但是每個案件都有不確定性,突然性,需要靈活變通,這恰恰是機器人的不足。因此,機器人或法律程序設計是更多的彌補了人的記憶不足,可以很好的解決一些程序性或固定性的法律問題,以便於讓法官和律師從繁雜案件中解脫出來,減輕法官和律師的一部分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