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的父親中途為何要續娶一個快到更年期的女人做妻子?

用戶69331504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也叫榮國夫人,是隋朝宗室,她的父親叫楊達,她的伯父是隋朝的觀王楊雄,楊雄是隋文帝楊堅的族子,北周大將軍楊紹的兒子。

武則天的父親叫武士彠(yue一),榮國夫人是四十四歲的時候嫁給武士彠的,並且為武士彠生了三個女兒,其實長女為武順,嫁給了賀蘭越石,賀蘭越石是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貞的法曹,第二個女兒就是武則天了,第三個女兒嫁給了郭孝慎。

公元655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楊氏被封為代國夫人,武士矱被追贈為司徒,周忠孝王,而武順被封為韓國夫人。公元660年,楊氏被改封榮國夫人,後來又改封為衛國夫人,公元670年,楊氏病逝,享年九十一歲,追贈為魯國夫人。

公元684年,武士彠被追封為魏王,楊氏為魏王妃。公元689年,武士彠被追封為周忠孝太皇,楊氏為周忠孝太后,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建立武周王朝。

武士彠的原配是相里氏,生了武元慶和武元爽,相里氏死後,楊氏就給武士彠做為繼室。武則天十四歲入宮的時候,楊氏還哭哭啼啼的,十分捨不得。武則天在爭皇后的時候,還託楊氏向長孫無忌請求幫助,只是被長孫無忌給拒絕了。

武士彠為什麼要娶楊氏,也很簡單,因為楊氏的家世就是隋朝宗室,雖然隋朝已經被李唐所代替,但隋唐本來就是親戚,所以隋朝宗室雖然不如以前,但還是比較尊貴的。

相里氏原配的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在武士彠死後(公元635年)對楊氏並不好,所以武則天就將她的這兩個哥哥給貶謫,讓她的姐姐武順之子賀蘭敏之做為武士彠的後嗣。

不過賀蘭敏之行為不檢,武則天十分反感,就將回武元爽的兒子武承嗣做為武士彠的後嗣,武三思是武元慶的兒子。


歷史簡單說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武士彠的原配夫人相里氏病逝,武則天的生母楊氏與武士彠結合,當年楊氏42歲(虛歲,下文同),武士彠44歲。武元慶、武元爽為相里氏所生,武順、武則天、郭孝慎夫人武氏為楊氏所生。

楊夫人生於北周大象元年(579),逝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八月初二,享年92歲。楊夫人去世後,並沒有與武士彠合葬于山西,而是葬在了雍州咸陽縣洪瀆原,即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底張鎮陳家村南。唐高宗下制封楊夫人為“魯國太夫人”,諡“忠烈”。天授元年(690),武則天改唐為周,追尊楊氏為“孝明高皇后”,園寢改為順陵。長壽二年(693)又加上“無上”二字,曰“無上孝明高皇后”,改陵曰望鳳台。上圖順陵碑

楊夫人42歲嫁給武士彠是初婚。一般世俗觀念認為,大齡剩女嫁不出去,不是條件太高,就是想找個更好的。所以,很多後來人揣測,楊夫人是因為門第高,是隋朝的宗室之女,一般的家世她瞧不上,最後歲數大了才屈尊嫁給了武士彠。事實果真如此麼?上圖順陵石獅

從順陵碑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楊夫人婚姻的一些史料。順陵碑銘由武三思“承恩於紫誥”而撰寫,相王李旦書丹。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讓我們看看順陵碑是怎麼記載那些往事的:

武士彠追隨唐高祖李淵參加革命,從武德元年(618)十一月進入長安到武德三年(620)沒有回過家。如果從大業七年(611)他離家到河北道總管府從軍算起,大約9年沒有和妻子相里氏見面團聚。正當他要把妻子和兒子接到長安時,武德二年(619)小兒子死了,次年妻子相里氏又病死。高祖知道後,曾在書面表揚中寫道:“此人忠節有餘,去年兒夭,今日婦亡,相去非遙,未嘗言及,遺身殉國,舉與無比!”對武士彠的不幸遭遇,高祖倍加憐憫,也十分關心和體貼。

上圖武三思撰文,李旦書寫碑文的一部分

昔日高祖和楊夫人之父楊達在隋朝為同僚,又是老朋友,遂產生撮合楊氏與武士彠婚姻的意思。起初是以長輩的的角度勸說,但沒有見效。楊氏是虔誠的佛教徒,身為居士的她從小就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念,立志終身不嫁。上圖順陵翁仲

高祖一心想成全好事,自己勸說不成,又讓自己的女兒桂陽公主出面。桂陽公主是楊氏的堂嫂,並且拿著皇帝的手書。楊氏才明白皇帝這是皇帝的意見,只好答應婚事。但當時內心為違背自己的誓願和對佛的不敬而感到很痛苦,又不能講出來。接下來,一切只有順從堂嫂代表孃家人的安排應酬了。上圖順陵闕樓遺址,因靠近咸陽機場,常有飛機。

高祖命桂陽公主代表女方主婚人籌辦楊氏出嫁事宜,聘禮及出嫁所需費用由官府供給。由皇帝降敕,公主主婚,結婚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這樣的“殊恩”和“殊榮”絕無僅有。楊氏和武士彠婚後共同生活了15年,在楊氏57歲的時候,武士彠去世。


鄧海春

隋唐時期的人娶妻看門第

隋唐時期的人娶妻看門第,也重門第。什麼樣的門第算好呢?答: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七家在隋唐時期是享負盛名的高門。然後,娶高門女有助於提高自己家族的聲望也可能在事業助他一把,因為高門女家族在魏晉南北朝時代都是世代為官的名門,在新王朝開始之初,這些衣冠大族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任官。娶高門等於進入了一個官圈,官圈大不大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上道了。所以,隋唐時期男人基本上都熱衷娶高門女。

至於高門女,好不好看,年紀大不大等問題對隋唐時期的男人來說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那個姑娘是不是出身高門。如果是高門女,難看不要緊,年紀也不要緊,那有高門出身的姑娘都嫁得出去,尤其是嫁給武士彠這樣商人。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自弘宏楊氏,她的父親是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弟遂寧公楊達。這姑娘是標準的高門女。姑娘年紀大,根本無所謂。武士彠不娶,以楊氏的出身,有的是人想要娶的。何況,武士彠能娶到楊氏,那也得謝謝李淵做媒。不然,他可能也娶不上。因為隋唐時期,類似武士彠商人出身想要高門女很難。武士彠出身衝擊量也就是一個庶族寒士出身。雖然這個木材商人確實不差錢,但是門第低。唐朝很多高門不樂意童跟門第低的庶族通婚。導致唐朝很多,發達了的庶族為了抬高自己家門第花天價彩禮跟高門買婚。關鍵還有一些高門就是花天價彩禮,人家還是不樂意跟庶族通婚。唐高宗那會兒出了法令禁止買婚賣婚,同時也不許某些地區部分高門互婚。但是,收益一般。很多高門情願不嫁女兒出去,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庶族。

高門女在嫁人這件事情上,完全不用愁。貧家女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單純因為她不是高門女。終唐一代,尤其是初唐,門第是一個很扎心的問題。高門在唐代是一個很犀利的存在。初唐修訂《氏族志》並沒有把李唐皇室的姓定為第一,而是把山東士族的代表崔氏定為了第一,李世民氣得說我家平定天下怎麼就不能排第一呢!《氏族志》是修改後,才把隴西李氏定為了第一。李世民的感慨到唐代中後期也沒有太大改變,唐文宗為太子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可以讓鄭覃的孫女嫁給太子。因為鄭覃是滎陽鄭氏出身,也是一個標準高門。鄭覃拒絕了,愣是孫女嫁給一個九品官的小崔。唐文宗也很氣憤,直接說:“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所以,武士彠能娶到楊氏是一個很幸運,他真的要謝謝李淵。


柳氏異聞錄

他如果不續娶這個40多歲的女人,歷史上就沒有一代女皇了,因為這個女人就是武則天的生母,再說40來歲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跟更年期還差的遠。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個女人楊氏,後來竟和自己的外孫賀蘭敏之通姦!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的父親是唐初開國功臣武士彠( yuē ),卻很少知道她的生母楊氏,說來這也是一位傳奇,所作所為絕對驚世駭俗。

楊氏出生在公元579年,她是隋朝宗室出身,父親楊達曾任隋朝宰相,伯父楊雄是隋朝觀王,完全配得曾追隨李淵起兵的武士彠。

武士彠與楊氏並非初婚,原配相里氏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後就死了,時年46歲的武士彠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精力旺盛,男性能力還挺強,為了解決空虛寂寞冷,一人睡覺不爽的感覺,他動起了續絃暖被窩的想法,後來在唐高祖李淵的介紹下,娶了44歲的楊氏。

44歲在古代已經是人老珠黃了,但楊氏卻風韻猶存,仍處於慾望旺盛的生育黃金期,而年近半百的武士彠生育能力也值得一誇,兩人結合後一共生了3個女兒,長女武順,三女武氏(名佚),次女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

楊氏崇信佛教,還頗為虔誠,但諷刺的是,已經80歲高齡的她居然被傳和自己的外孫賀蘭敏之有不可告人的姦情,令人跌破眼鏡!

武則天鯉魚躍龍門,成了唐高宗李治皇后,她的姐姐武順卻成了寡婦,經常出入後宮,找武則天聊天。誰料一來二去,李治居然看上了這個美貌不遜武則天,溫柔更勝一籌,且獨守空房的大姨子,倆人很快勾搭在一起,打的火熱,一度冷落了武則天。

更誇張的是,武順還把自己的女兒帶入後宮,也做了李治的入幕之賓,母子共侍一夫,再加上武則天,不同年齡,不同風情,真是美不勝收,看似老實懦弱的李治也是一個花花腸子啊!

武則天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對膽敢與她爭寵的親人,她也毫不留情,先後謀殺了姐姐吳順和外甥女魏國夫人,真可謂心狠手辣。

武則天的舉動引起武順的兒子賀蘭敏之不滿,此人長相俊美,頗有才華,但荒淫好色,對有殺母殺妹之仇的武則天恨之入骨,卻無力與之對抗,最後竟然採取了一種極其另類的報復方法——勾引武則天的母親,也是自己的姥姥楊氏!

賀蘭敏之和楊氏相差足足60多歲,如此罕見的重口味實在令人作嘔,武則天得知此事後也極其惱火,加上她早就想斬草除根,於是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幹掉了這個外甥,而她的生母楊氏已在前一年的公元670年去世,享年91歲。

不知在武則天入宮前便已去世的武士彠,在九泉之下得知自己的家人竟然如此相愛相殺,亂作一團,會不會感嘆自己一生乾淨,為何家門如此不幸呢?


狄飛驚

因為武則天的母親身份高貴啊。

楊氏是隋朝宗室,在唐朝十分極為高貴。

武父只是山西的農民,雖然發達了,得到李淵的喜愛,但是別人還是瞧不起他。

他的髮妻死了,他要改變地位,只能通過聯姻。

這門婚姻,甚至算是他高攀了。

在魏晉隋唐時期,就算是皇家,也不見得身份高貴,高貴的是世家門閥。

李世民讓人修氏族志,發現李家竟然是第二等,很生氣。

武父這種暴發戶,雖然是李淵寵臣,但是很受排擠和歧視的。

後來李治朝,也是貴族把持,武則天和李治做的,就是提拔普通出身的臣子來對抗氏族。

氏族當時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你想想,楊氏身份過高貴?

而且她的孩子血統都比武父的髮妻高貴。


實夢閣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yue,一聲)是唐朝開國功臣,這大部分是武則天掌權後鼓吹的。因為武則天不只資助李淵一人,他是廣撒網,多斂魚,則優而從之。所以他在那些開過功臣中分量不是很足。又加上他是商賈起家,在古代地位不高,就算女兒當上女皇,整個世家大族對武家也是看不上的,認為武家骨子裡血脈不優。而武士彠的這個老婆可是整個世家裡分位很重的,所以娶了她,就等於邁進大族的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