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名词定义

对于本书中的一些名词,新进的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些长期的学生也只是自以为了解而已。虽然我已经努力避免过多的佛教术语与专有名词,但我仍然不想将它们过分简化。况且,有些术语是无价的。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三乘

佛法的存在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年了。包括中国所有的朝代,耶稣基督在世的时代,十字军东征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网际网路的诞生,以及无数的历史事件之间,佛法一直都为人们所修持。

它从包裹白布、赤裸上身、恒河沐浴者的土地开始,传播到爱惜面子、孝敬父母、祭祀祖先者;到粗犷野蛮、毫无音感、一盘散沙的雪山居住者;到优雅细腻的极简主义者;再传到相信原罪、同时又相信“无罪推定原则”者。

它兴盛于心灵寻觅者占大多数人口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走方的修士被众人所尊崇,慷慨布施以供瑜伽士云游四海,就像今天赠予奖学金以供学生进哈佛大学研读一样高尚。在国王或皇后藉由宗教来荣耀自己、增强国力的时代,它曾经兴盛;在吸食大麻、头上插花的年代,它也曾兴盛;在目前这个极端物质主义的时代,它也仍然兴盛。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佛陀所有教法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众生了知实相。由于众生有无数的种类,对实相的误解也有无数的种类,因此佛陀教导的法门也有无数种类。这些法门有些略为不同,有些极端不同。长久之后,有学者与历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把佛陀独特的教法概略地以语言、内容或教导的地点加以分门别类,因此,我们才有现在所谓的佛教派别或法乘。

佛陀曾经对教法分类提出过警告,因为有了分门别类,就会开始滋生偏好。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某种教法就会被认为比另一种教法低下。大家开始分门别派而产生优越感,例如:你是PC还是苹果电脑的使用者?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虽然如此,我们在整本书中,为了必要并且避免混淆,仍然必须用一些分类的字眼。主要的,我们会讨论到一般公认佛教的三乘:声闻乘(例如上座部)、大乘(例如禅宗),以及金刚乘(例如日本真言宗或藏传密乘佛教)。

在中国与日本等地的大乘佛教徒,以及在泰国与缅甸等地的声闻乘佛教徒,并不完全赞同金刚乘佛教徒的上师法门。事实上,他们不同意金刚乘中的许多法门,这要归功于他们拥有佛陀的话来支持其观点。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佛陀在《法句经》中说:“我无悟给你”。他又说:“你是自己的主宰,没有其他人能当你的主宰。”在菩提伽耶大觉塔的铜匾上,朝圣的人可以看到佛陀的这些话语镌刻于其上。声闻乘与大乘佛教徒服膺这些佛语,因此对密乘上师系统多有指摘。他们认为密乘的上师系统似乎应允了有个外在的主宰可以祛除痛苦,甚至还可以赐予证悟,对他们而言,上师虔敬法门违背了佛陀所说的话。

然而,从金刚乘的观点而言,上师——弟子的关系与佛的话语完全吻合。上师虔敬的法门做为金刚乘的精髓,有其原因。本书将会说明,它与佛陀所言并无矛盾:因为密乘弟子了解,究竟上,上师并非是外在的。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生活,本身是一种修行,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们是三千计,您的智能修行管家。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 END —

- 20170419 No.00110-

三千共读:上师也喝酒(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