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分外盤和內盤,既買盤和賣盤,按理說有買就有賣,但為什麼買賣盤不相等?

瀟湘凡人1

這位投資者提出這個問題相必經過思考了,按照股市的成交原理確實是買賣相等,而且有賣才有買。但是我們熟悉的盤口內盤和外盤基本是不等的,這到底是為什呢,下面我就來大家解釋解釋。



1.外盤和內盤定義

外盤:表明買方主動性買入股票,而不是通過掛單等待成交的,表明買入積極性大。

內盤:表明賣方主動性賣出股票,而不是掛單等待賣出,表面積極賣出數量。

上面定義我都突出的一個詞“主動性”這個怎麼理解呢,比如我們平時賣買股票是不是有一個感覺,如果現價掛單經常看好的股票會錯過買入,下跌的股票賣不出去而導致大幅度跌。所以你這這時候安排賣五買五的情況,多掛幾分買入,這就叫主動性買入。這筆成交就會記錄在外盤裡面,內盤就相反。

所以哪些掛單等著成交的,不記錄在內外盤裡面。而且每天單子那麼多,所以必然會導致內外盤不一樣。



2.內盤和外盤的使用意義

剛才我們談了積極性,如果外盤大於內盤是不是就表明今天的主動買入的就多,這個股票那麼主動買入可能預示著要漲,買盤積極。如果小於呢,則正好相反了。

但是我強調內外盤只能做買股票的一個參考,不是起決定參考,具體還是以K線原理和成交量作為參考。莊家也會經常內外盤誘導普通投資者。




道破天際

我是金眼論市,點擊【關注】,閱讀更多價值投資文章,分享你未擁有的投資知識。

股市是零和博弈,有人賺必須有人虧,有賣必須要有人買最終等於零;但你走入了一個誤區,外盤和內盤不是等於零的,因為這些單是沒有被成交的,只是有人願意用這個價格去買賣等待成交而已。


應該先讓你明白什麼是內盤和外盤的意思!!

1.內盤:就是場內籌碼(股份),主動性願意用掛的價格成交;也就是等待賣出的籌碼(股份),目前沒有被成交,等待有人買籌碼(股份)而已。

舉例:某隻股某人持有一隻票,這隻股當前價格是10元持他有1萬股,現在他掛5000股已10.5元價格賣出,提前掛5000股的單在10.5元等待成交,等待有人來買掉這5000股才算成交。


2.外盤:就是場外資金,主動性願意用掛的價格買入某隻個股的籌碼(股份);也就是等待買入而已,目前沒有被成交,等待有人賣籌碼(股份)。

舉例:某隻股某個人想要用現金買入一隻股,這一隻股當前價是10元,而他後期看漲願意用現金在9.5元買入1萬股股份,掛著等待成交,看誰願意在9.5元把1萬股買給他,拿走現金套現。

再來理解為什麼內盤和賣盤買賣不相等

從以上分析結論得出內盤和外盤是沒有成交的單,只是等待成交的單而已,所在就不難理解內盤和外盤的買賣是不相等的!又假如這些內盤和外盤都已經是成交的單就會相等,最終相加是等於零的。


老金財經

我看到頭條問答經常有這個內盤外盤的問答,回答者也是莫衷一是、五花八門。我感覺很吃驚,這麼一個簡明的問題為什麼弄得這麼複雜,居然沒有一個明確定義。下面我就舉個實例來明確定義內外盤。提問者有個誤區,股市有買就有賣,既然如此買賣數量應相等,買盤等於賣盤,內外盤相若才對。為什麼內外盤不相等呢。其實股市的買賣盤即內盤外盤不是這樣理解的。今天股市有個叫道森股份的股票漲停(603800),漲停價是19.99元,收市時成交量是20.54萬。其中內盤是12.91萬,外盤是7.63萬。內外盤相加就是20.54萬成交量。提問者的意思內外盤或買賣盤等額才對。但股市的內外盤不是這樣理解定義的。它是將成交總量拆分為內外盤即買盤賣盤分開統計彙總成為當天的成交量。


吉大次郎

看了有些回答,簡直是胡說八道!!! 外盤是以主動性買價成交而不是等待。主動買入無需等待,立馬成交。 內盤同理! 看客們!

所以說不要相信網上的任何分析師,磚家,他們都是胡說八道的在害人

比如我買股票從來都會被記入外盤,我從來都是打漲停價委託,成交多少算多少,目的就是買到。

我賣股票從來都會被記入內盤,因為我是以跌停價委託,成交多少算多少。目的就是賣掉。

所以,內,外盤成交紀錄,看的是買賣意願。

他區別於“委買”“委賣”。

玩然後遊戲都要理解遊戲規則。玩股票就要了解電腦是如何撮合交易的,研究到位,這裡面就有你可以利用的漏洞。

但是,記住不要聽任何磚家和忽悠師的。

心中無頂底,交易莫隨心,就肯定能贏。


才醒素女

大家好,我叫款姐。我,不裝,不作,不文藝,不清新,總是玩命鑽研股市。很多炒股的朋友喜歡找我一起聊股市,剛好最近我們在聊關於內外盤的東西,略有心得,今天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外盤就是俗說的買盤,內盤就是賣盤。

外盤:是指買家不是掛買盤等待別人賣出才能買到股票,而是直接以賣價委託買入股票,是搶買,在盤面上顯示的就是紅色。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莊家可以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可能會有下面的一些情況

1、當股票的截個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陰跌,股價處於比較低的位置,成交量也上不去很萎靡,此後的成交量開始溫和放量,當日的外盤數量的增大,已經超過內盤時,股價肯呢個會上漲。

2、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量上漲,股價現在也是處於較高位置,成交量非常大,而且不能再繼續增加,當日內盤數量放大,大於外盤數量時,股價就可能繼續下跌。

3、在股價陰跌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這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然後在賣1、賣2掛賣單,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

4、在股價上漲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1、買2掛買單,一些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通通接走。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5、股價已上漲了比較大的漲幅,比如哪日外盤大量增加,但是股價卻不漲,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準備出貨。

6、當股價已下跌了比較大的幅度,比如那日內盤大量增加,但是股價卻不跌,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假打壓真吃貨。


好了上面就多說了一點,最後來看看為什麼買賣盤不相等

其實啊在一個時間點上,不是所有的提交的單子都能成交,不能成交的話就會顯示出不一致的狀況。

這是很正常的 ,比如說你做多10手,可是沒成交,撤單以前你的10手這信息就被反映在外盤數據上,你撤單以後,你這10手就從外盤數據裡消失了。這裡數據不準確的 ,很多時候都有要被撤的單子在裡面的。


財經信號

這是混淆概念,內盤和外盤不是買盤和賣盤!是主動買盤和主動賣盤!不可能相等,要不然搞這個指標不是傻子?主動買盤多說明看好的多,反之就是看跌的多,不會炒股不要出來提這種誤人子弟的問題。


說大實話不行嗎

呃 外盤指的的是掛單買的人,不一定是成交的,比如股價是10元,買一是10.1 買2到買50之間都是屬於外盤。而內盤就是掛單賣的人。同理,所以我想你一定是誤會了內外盤的定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