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發展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拓拔玉兒263


印度一個連低收入陷阱的大坑都沒有跳出去的國家,中等收入陷阱簡直是奢望。目前印度的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還需要升級,否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中等收入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00美元左右)以後,可能出現兩種結果:1.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發達國家。2.出現貧富懸殊、環境惡化甚至社會動盪等問題,導致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後一種結果稱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印度2017年的人均GDP只有1848美元,距離中等收入還很遙遠,而且即使印度達到了中等收入,恐怕也會掉入陷阱。

怎麼樣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方法只有產業升級,用高科技進行競爭,因為高科技產品附加值高,競爭能力強,歐洲的發達國家莫不如此。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GDP的升高,工人的工資開始提升,中等收入國家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進行競爭,這將會導致工廠企業外遷,如果高科技不能頂上去,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就結束了。



印度的產業模式還不能進行及時的轉型,尤其是向高科技轉變,因為時至今日,印度種姓制度下,人口最多的最下兩個等級的首陀羅和賤民們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上不去,其他的都是白搭,而且僅僅靠一所印度理工是不夠的。


目前公認的成功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只有日本韓國,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萬美元。韓國1987年超過3000美元,1995年達到了11469美元,2014年更是達到了28101美元,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從中等收入國家跨入高收入國家,日本花了大約12年時間,韓國則用了8年。

阿根廷則在1964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超過1000美元,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後又回升到2014年的12873美元。


其他的墨西哥,菲律賓等美洲和東南亞國家,雖然經濟有所升降,但是始終沒有跨過15000美元的發達國家門檻。


視野新觀


首先,現在的印度經濟還談不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中等收入是一個人均概念,印度人均收入還遠遠沒有接近一般概念上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低線。也就是印度現在要努力的是如何接近哪怕3000美元這個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低檔,而實際上以今天世界的經濟發展狀況來說,人均3000美元恐怕還是要被歸入低收入國家的水平的。

其次,中等收入陷阱現象的出現的國內原因是由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高速發展,帶來人均工資上漲,但技術水平提升不夠,企業沒來得及升級換代,導致國家產業鏈仍然停留在靠低工資贏得競爭的水平,結果出現因為工資水平上升導致的企業成本推高,競爭力下降,經濟陷入低迷。印度到目前還沒走上發展大規模製造業的道路,不管莫迪說得多漂亮,印度增長模式變化不大。而原有的印度增長模式根本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印度經濟增長是靠電信服務業等少數產業拉動的,底層民眾基本沒參與進入,也就談不上因為收入增加而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的問題咯。

除非印度徹底轉變增長模式,走大規模工業化道路,否則中等收入陷阱這種工業化國家才有的問題是和印度無關的。


葉海林


2017年印度GDP為24390億美元,人均GDP僅僅為1852美元,而中等收入的標準大致在3000美元至1萬美元之間,所以現在談印度會否掉進去這個問題為時尚早,不過我對未來印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表示謹慎樂觀

這是因為印度經濟的未來比較美好,這也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看法,那就是總體上看,印度未來將會保持持續增長,在總量上會接近甚至超越美國,排到第三位甚至第二位。但在人均上,參照其他國家的經驗,個人認為20年之內印度都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但這是正常的。


▲印度在南亞的地理位置

為什麼有以上這樣的判斷呢?

印度的優勢在於①它的起點低,貧困人口總量巨大,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它經濟增長才潛力巨大。②勞動力資源豐富。2018年印度人口總人數為13.53億人,男女比例為152:100。近年,印度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穩定,2017年為1.13%未來,隨著印度增長率的相對較高水平的持續,勞動力資源將非常豐富。③印度產業門類相對比較齊全,而且隨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將逐漸優化。印度的製造業、製藥、航空、軍事的發展也都有目共睹。④莫迪政府的正確領導,他的經濟改革政策卓有成效。


▲印度總理莫迪

有人可能會吐槽印度自然環境差、基礎設施落後,但這並不是影響經濟的決定因素,並且都是變量。至於種姓制度,現實也已經證明,它並不妨礙印度發展。☞只要印度政局保持穩定,只要印度國內外不發生重大變故(這主要是指印度內亂和外部戰爭),印度以現在的姿態再發展20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國家邁進是完全可期的。

(哎,之前用手機碼了幾百字,黑屏再打開後竟然丟了,這是第二次一字一字碼上去的,不容易啊~~~)


麵條愛吃米飯糰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而印度人在中國人心中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

印度是一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貧富差距極大。

以現今印度的狀況連中等收入國家都談不上何來踏入中等收入陷阱。印度這個國家種姓制度,尊王分封,印度今天的每一個邦相當於咱們每一個省,也可以看作我們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每個邦在立法和司法上都有特權,特別稅收上,舉個例子從印度一個邦到另一個邦運送貨物是要收稅的。就相當於我們從北京送貨到上海要給沿途的城市都要交稅。在印度的貨運公司和我們的貨運公司做的事是不一樣的,在印度貨運公司是幫你擺平沿途各邦的各種稅收衙門,讓你過關過卡時快點。印度書不同文,語不同音,度量不統一。

印度的人均Gdp很低約為1900美元,達不到中等收入的人均GDP,就算印度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他也跳不出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由於低端製造業轉型失敗,低端製造業可以帶來中等收入,但隨之而來的汙染,低質量,低價低質量造成惡性循環。低端製造改高端製造是完全靠高科技來解決的。而高科技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總結印度中等收入未達到,就算達到也跳不出陷阱。


張延嵩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印度是在九十年代初才改革開放,比我國晚了整整十多年。印度近年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即將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雖然其人均gdp不高,請大家看一下我國在十多年前gdp總值是多少。誠然,印度存在的問題也較多,人口增長過快,人均受教育程度低,資源環境壓力大,社會兩極分化嚴重,貧富不均,種性問題等。試問一下,中國在發展之初就不存在這些問題嗎?首先印度具有的寬鬆的外部環境要明顯優於我國,受國際打壓的空間小,從其與美日歐澳等國的關係中可以明顯看出來。二是人口優勢。人口過多對環境資源確實壓力大,從另一方面來說,人囗也是發展的基石,沒有人怎麼發展。看看日本近年經濟停滯不前,其實質根源在於人口不僅不增長,還在下降。人口是生產的第一要素,中國經濟的騰飛也是人口紅利所致。而印度的人囗年輕化的結構,更優於中國。第三,印度的科技業發展迅速。西方國家對其先進技術轉讓要明顯優於中國。其航空業的一箭104顆衛星發射成功,揮測火星的飛行器成功抵達火星。其lt服務業享譽全球。醫藥製造業也極為發達。第四,基礎建設。印度目前無論是鐵路、公路等交通目前都不發達,城市發展水平也較低。而這也正是其能夠快速發展的根基。中國近年來的飛速進步,很大部分得益於基建業和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第五,後發優勢可使其能彎道超車。這些都註定了印度的發展不可小噓,。我們甚至都能聽到印度在後面追趕我們發出的呼吸聲。


專利居入


印度人民在翹首以盼,讓我們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吧。一般來說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GDP在一萬美元左右。印度一個人均GDP不到兩千美元的屌絲,你讓他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他配嗎?



北南異客


一個國家是否會陷入中的收入陷阱?關鍵要看它的發展是依靠內生動力還是主要依靠國際市場和海外投資?如果主要依靠的是後者,那就令人擔憂了。相反,如果他主要依靠的是內生動力,而且像中國和印度這樣體量巨大,那誰也阻止不了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國家的發展。


金沙碧浪1


它現在連中等收入國家都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是別陷在低收入國家中。


花影嘉斯


不會,印度已經掉進低收入陷阱,不可能同時掉進兩個陷阱。


了輸就唸來過倒108474


現在還處於低收入不用咱們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