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

解套財經

第一點: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葬是一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不是說改就能改的,農村老輩人講究入土為安,所謂死者為大,老人臨終前要求給自己火葬,作為老人生前最後的一個願望,子女們肯定是要滿足的,否則會被人說不孝順的。

第二點:一些農村地區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比較忌諱火葬。比如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水葬、天葬等,中國民族眾多,各地的風俗習慣多有差異,而國家一直也是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所以很多農村地區還是延續以往的火葬傳統。


第三點:火葬收費貴,墓地也貴,農村地多,土葬便宜。網上不是有個段子:現在火葬場是暴力行業、而且墓地這麼貴,死都死不起了。而農村還有很多荒地,實行土葬花費便宜,也不會浪費土地資源。不過,隨著土地價格越來越貴,農村人的思想觀念也越來越轉變,以後堅持土葬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少。

大黑牛老師:今日新農人簽約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碩士,“田管家”免費農產品交易平臺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也經歷過同村裡的老人離世,目睹過土葬的全過程,那時還不懂土葬和火葬的區別與意義,只知道很多農民很多是堅持土葬的,幾乎沒有人是火葬的。現在看來,我覺得,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第一:風俗習慣的影響。埋葬的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不同的農村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一些少數民族實行水葬、天葬等,但是土葬還是主流。在農村裡面無論是有喜事還是喪事,一般都會先叫村裡面老一輩們來幫忙,聽聽他們的意見,老一輩們也是蕭規曹隨,而土葬又是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習慣,這種觀念對村民影響深刻,早已經根深蒂固了,村民們一時半刻不會去改變它,況且,死者為大,不可以隨隨便便、馬馬虎虎辦事,年輕一輩也只能按規矩去做,否則被村裡人說三道四的,所以還是延續以前的風俗習慣來進行土葬。


第二:老人的意願。農民在農村生活,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留個全屍,埋葬在土地裡。有些人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準備好棺材了,我記得我的鄰居的舊屋家面以前就是放著兩副棺材,就是為了以後蓋在棺材裡面,埋在土裡,入土為安。而現代的火葬燒剩下骨灰,這完全顛覆留全屍的意願,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暫時接受不了。

第三:經濟條件的左右。網上流行一段句話:死不起,因為墓地價格太貴了,火葬場成了暴利行業,去火葬場火化的開銷都是以萬來算的,對有錢人來說是小數目,但是對農村的普通人家來說,是一筆鉅款了,還有喪事的費用等等就是幾萬來算了,而土葬就只是辦喪事的費用,而且,在農村左鄰右里都會來幫忙辦喪事的,親朋好友都來弔喪慰問,就點出酒席的錢,相對火葬而言,土葬還算比較經濟實惠。

第四:個人意識選擇。

農村人都喜歡拜佛燒香,比較迷信,認為有神靈保佑,認為死後還可以超度,全屍入土為安之後可以轉世投胎,火化之後就在骨罈子裡面就好像永無翻身之日一樣,而且火葬是年輕人這一代人可以接受,老一輩人潛意識裡面還是入土為安的思想,聽說人死要守靈三天,之後還要運到城裡面的話,容易動了屍氣,迷信的人認為會孤魂野鬼,不得超生。他們認為人死了必須選擇一塊吉地陰宅下葬,這樣會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第五: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看法。土葬在一定程度上面,浪費了土地資源,一方面是因為農村人離山地不遠,想就地取材,另一方面就是受教育程度低,迷信多,埋葬的處理涉及到的長遠考慮和法律法規沒有很明確的瞭解與認識,而火化知識的好處和土葬的壞處沒有清新的認識,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對火化的誤解。



其實,從長遠考慮,我們百年過後,終為土灰,無論怎麼埋葬死者,只要不給後代添麻煩就是為他們造福,也就是保佑這他們的興旺與發達。


我是白鶴少年

為什麼農民伯伯們不喜歡火葬反而轉去大興土葬呢?這其實是有一定的歷史遺留問題的,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歷史信仰中有入土為安的習俗,這個習俗直至現代都影響深刻,許許多多的農村都深受這種觀念影響,所以在現代農村,還是有許多的土葬存在。

現代火葬場一般一個城市才有一個,一個農村很難有一定規模的火葬場,這就導致了農村人即便有火葬的想法也要跑去市裡才能火葬,然後再將骨灰運回村裡立碑下葬,這就大大的增長了成本開銷,而土葬對農村人就很“經濟實惠”。誠

然這確實是浪費了土地資源,但是農村人的受教育程度底下,沒有很好的普及現代法律及知識,這在一定方面助長了土葬的興起。

我國土地面積大,農村分佈廣泛,對於許多農村人來說,土葬是最廣為認知的方式,而火葬對於植被面積多的農村,也是一種破壞環境的方式,農村也沒有一定規模的火葬場,所以農村人也不得不選擇土葬,而且土葬的選擇可以讓農村自我選擇土地的利用,不會浪費優質土地,可以葬在荒郊野嶺。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利用土地吧。

感謝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嶽秀川1122


袁寶131035712

老輩人說,人死了入土為安,可以轉世投胎!如果火化了,不能投胎!

人死後,一魂守屍體,一魂去地府,一魂往前生,燒了屍體,魂不全,不能投胎!


影視快車道

首先一個好端端的親人,一個小時後成了一包灰,親人心理上有些難以接受。第二火葬費用也比較高。很多人相信人死之後是有靈魂存的,燒了親人的身體,會使親人難受。第三燒了後仍要象土葬一樣安葬,並沒有節省地。


提醒辣語


請大聲說實話

土葬是中國人傳統喪葬習俗,講究入土為安,只有佛教徒才火化。

如今人們不願火化,是因為無法接受這種新的火葬形式,人們意識形態裡只接受土葬形式,思想固化在土葬習俗上,認為人勞累一輩子,死了連葬身之地都沒有,連副棺材都想不到睡,是下輩人對上輩不敬、不孝,會遭人唾棄、非議的。

農村有句俗話,叫“祖墳墳頭冒青煙了”,土葬發家,旺下輩人,保佑子孫後代人丁興旺,平安吉祥,富裕榮華,光耀門楣等,所以人死了必須選擇一塊吉地陰宅下葬。

火葬形式人們一時無法接受,有恐懼感,特別是老年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經常去山區,所有的山場都白化了(白色墓碑),可耕之地越來越少,可葬之地也越來越少,好在人們都外出務工養活家人了,對山場沒有依賴了!還有,每年清明節期間都因祭掃焚香引起森林大火,清明節,臘月“上臘墳”祭奠,政府和消防部門,如臨大敵,臨戰狀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查抄攜帶違禁品和火種進山,每年都有祭奠引起森林大火,而被刑拘和判刑的人!


長江老農

現在國家一直強調遺體火化後再行海葬、樹葬、花壇葬……目的是為了減少土地資源浪費,開展綠色環保殯葬,避免空氣或二次汙染……

而很多邊遠山區農民由於土地較多,已經劃為墳地的土壤地段一直沒有人過問和阻止,使之繼續土葬。當然,入土為安也是當地習俗之一。從理論上講,農民們不願意花那個冤枉火葬費用;也不願意大老遠的把遺體拉到城裡火化,他們認為太殘忍;再就是在廂房裡存放三天或五天裡搭設靈堂,既能代表孝子等的孝心,又能讓親戚朋友、街坊鄰居親眼目睹老人的遺容。然後按老套方式入土為安,以求歸西。

當然,現在很多縣城農村都要求火化,人在哪裡故去就近火化,不允許隨意轉運。這也是避免二次汙染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