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打算吐槽一番,卻換來幸福和大雪從天而降,在工商註冊大廳,新辦企業都遇到了啥……

原打算吐槽一番,卻換來幸福和大雪從天而降,在工商註冊大廳,新辦企業都遇到了啥……

25日上午,窗外鵝毛大雪,窗內人頭攢動,肇嘉浜路301號上海市工商局4樓註冊大廳

  • 窗外鵝毛大雪,窗內人頭攢動。25日上午,肇嘉浜路301號上海市工商局4樓註冊大廳,寒冷天氣擋不住新設企業辦理註冊和進行相關諮詢的急迫心情。市工商局註冊處處長俞培剛和副處長池燕萍計劃來一場毫無預設的調研。

  • 他們徑直走到企業扎堆的“內資登記”窗口。俞培剛自報家門,並對各位申辦人說,“你們有註冊方面任何問題、困惑,我願詳盡解答”。

  • 立馬,就有3位申辦人湊上前來求解惑。他們隨即被請入一旁小會議室。“店小二”希望給企業一個清靜的吐槽空間。

原打算吐槽一番,卻換來幸福和大雪從天而降,在工商註冊大廳,新辦企業都遇到了啥……

市工商局註冊處處長俞培剛和副處長池燕萍,與3位新設企業申辦人座談,解答企業疑惑

  • 名稱審核回覆只需24小時!

  • 剛一坐定,其中一位吳女士便迫不及待開門見山,“我是來諮詢核名的。我們公司辦公在市區,最近打算在郊區成立一家生產型企業,按照規定要跑到郊區進行名稱登記。那麼顧慮來了,如果一次登記成功也就罷了,萬一字號被打回來,再重新報老闆、擬名稱,市區郊區多次往返,傷不起啊……”

  • 俞培剛立即作出回應,“名稱申報數量龐大,2016年和去年,全市名稱申報分別達48萬件和59萬件,再加上國家對企業名稱有禁限用規則,所以申報與核准之間矛盾的確有些突出。而像你們辦公在市區,註冊地在郊縣,來回佔用時間,確實受苦。好在最近,我們在前期調研基礎上,馬上就要進行企業名稱申報改革,將通過互聯網+雲服務,由申請人登錄政務網站,隨時隨地申報和辦理。同時將簡化審核環節,從原來的企業申報、區局受理初審、市局核准即‘一報、一審、一核’,減少到兩個環節,也就是企業申報、市局直接核准。這麼一來,就避免了過去‘這區不行那區行’的尷尬,而且審核時限也大大縮短。我們正在盡力,爭取讓企業在申報24小時內獲得回覆!”

  • “24小時內?”吳女士不禁眼前一亮。沒有對比就不會有驚喜,她說,“原先名稱核准與否,回覆是在法定5個工作日內,2016年11月浦東率先試點後將速度提到3個工作日。這次還能更快?”

  • “對!今後會在24小時內,以短信通知的形式回覆申辦人!”一旁的副處長池燕萍胸有成竹道。

  • 企業開辦服務平臺即將推出

  • 拿著1015申請號的吳先生接著提問,“我也是帶著疑惑前來諮詢,想了解一下今後企業名稱網上申請後,後續辦理營業執照、公章刻制、銀行開戶乃至與稅務相關的發票申請,是不是也都可以一攬子網上流轉了?”

  • 這似乎又正中俞培剛下懷。他說,“企業開辦的第一道關是查名,但這只是我們啟動改革的首個切入點而已。從1月29日開始,我們將實行一系列流程再造,原則就是互聯網申報為主、網下辦理為輔,簡化審核環節,提速增效,且一網申報、全市辦結。特別值得強調的是,一網申報也放低了企業名稱註冊地填報的門檻,企業不再需要填報具體的所在區和註冊門牌號,這就為企業遷移提供方便。今後,企業一旦在上海註冊,可根據需要隨時在全市任何一個區辦理工商登記!”

  • 他還沒說完,“更大的紅利在後頭。接下來,我們將發揮雲服務優勢,整合企業新設執照、刻章、發票領取等各環節,建立一個企業開辦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企業一次提交申請後,各部門同時審理,企業一次辦結。相關信息化建設已經啟動,初步計劃今年3月正式對外服務。”俞培剛將時間節點說得明明白白。

  • 電子版營業執照能走天下?

  • 另一位王女士也按捺不住諮詢道:“現在名稱登記時,有些區有特殊要求,法人機構註冊的話要出示營業執照原件,自然人法人則需要出示身份證原件。如果將來都是網上辦理,那麼證件審核是否能改為照片掃描呢,還是依然要親自到現場進行原件報送?之前,我們有些股東或自然人法人,身在外地,被要求出示身份證或營業執照原件,太折騰了……”

  • “你這個問題切中要害”,俞培剛說,“今後的身份認證將通過一系列維度,包括企業自己手裡的數字證書,包括引入第三方機構和數據,進行人臉識別、身份證核對等。原則上,我們會通過更多技術手段,來確保企業的便利”。

  • 王女士大鬆一口氣,“這樣對企業就方便多啦!”

  • “能不能再提個問題?”第一位諮詢的吳女士又有新疑惑。“今後我們在網上申報名稱並且核准後,是要來市局領預先核准單呢,還是任何一個區局都能領,或者我直接網上打印就行?”

  • “可以網上打印,也可到我們市局來領取。你不領取也行,單單憑你網上的申報號碼,就可直接辦理新設企業網上註冊,因為這些都可以通過我們內部流轉來實現。”池燕萍不忘補充道,“事實上,今後隨著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加速推進,企業數據可以共享到前置許可部門,那麼許多證明材料都可以取消了,也不需要紙質版本,甚至連營業執照都可以保存在手機裡,隨身帶著就行!”

  • 在完成了這場沒有議題設置的調研後,俞培剛仍有些興奮,“沒想到企業的吐槽點都是我們前期花大力氣鑽研並大舉進行改革的環節。1月29日,我們將正式推出全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制度改革,期待能踩準企業的節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