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上崗要“刷臉”,繞道擬最高罰款2000元

5月25日,南寧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備受關注的《南寧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修訂草案論證稿)》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巡遊出租車和網約車的監管等方面開展論證。

焦點一

能否暫扣“黑車”司機駕駛證?

擬規定:未獲得車輛運營許可和駕駛員從業資格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給予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暫扣機動車駕駛證三個月。

觀點:南寧市出租汽車協會代表介紹,2017年,南寧的克隆出租車大約有700輛,去年執法部門查扣了400多輛,但今年統計還存在500輛左右,主要原因就是違法成本太低,“8000元至1萬元就能買到一輛克隆車”。

來自南寧三運的代表說,遇到執法時,一些“黑車”司機直接棄車逃跑,即使車輛被暫扣也不去接受處理,導致被暫扣的車輛長期積壓在執法部門,停車費也全靠財政負擔。對非法運營的行為,立法要考慮採取一些有效的處罰措施,提高違法成本。

與會法律專家認為,暫扣駕駛證的規定涉及到行政處罰法和強制法的相關規定,立法應該與上位法保持一致,合法性有待進一步論證。

焦點二

網約車高峰時段隨意漲價,該不該管?

擬規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城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除外。對網約車是否有必要實行政府指導價,高峰時期價格是否需要控制?

觀點:首汽約車南寧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曾經在下雨天做過實驗——明明乘客旁邊就有車,但網約車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可以讓乘客感覺沒車,造成“高峰期供不應求”的假象,從而達到提價的目的。他認為,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不管平峰高峰都應該一樣價,這樣才能保證網約車用戶體驗的良好度。

也有專家持不同看法。來自社科院的專家認為,網約車在上下班高峰期加價是由南寧擁堵的交通狀況決定的,應該交由市場來調節價格,適當提價體現供需關係。還有的觀點認為,遇到網約車高峰期加價時,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拒絕不合理的加價,才不會催生不合理的市場。

來自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的專家說,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者雷雨天,很多網約車價格都會一個勁地瘋漲,她就曾經在下雨天花了比平時高出5倍的價格打車。她認為,市場調節不等於網約車可以在特殊情況下隨意漲價。還有專家認為,網約車隨意加價,有“趁人之危”“趁火打劫”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